经验汇报(通用30篇)
此外,我们教师与学生自己也是非常喜爱烙画这门艺术,在投入到烙画过程中时都觉得非常开心,也希望能够将这门艺术在自己的手中发扬光大。
三、具体实施
在烙画课开设前,首先学校领导和专业教师对烙画校本课程进行了总体规划和设想,学校特成立领导小组,对教学课程开设进行筛选和编排。并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编写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教材。其次在教师专业引领和专业素养方面,学校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多拜访名师,多培训教师,提高教师专业基本功,不断开阔教师视野,拓宽思路,在实践中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素质。最后分阶段实施,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对学生分层指导,让师生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运用烙画艺术打造学校名牌。在开展烙画特色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着重做好了这七方面的工作。
1.确定目标
学校特别重视烙画艺术,专门成立领导小组,每学期定时开会,研究烙画学期目标,并参考专业教师意见,确定烙画上课辅导目标。同时,我们将烙画写进学校的课程表中,每周定时上课,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
2.打造强大队伍
(1)教师队伍打造
要想做好一门特色,教师自身首先要有扎实的功底。因为我本身的20xx年毕业的,个人经验不足,来到学校之前对烙画一窍不通,更不知道改如何辅导学生。为了改变这个局面,我每周都利用周六与周日的时间,主动去拜访河南省烙画协会会长任更顺老师,从选材、画稿、温度掌控等烙画最基本的知识开始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得到任老师的认可之后,才开始正式辅导学生。我们学校的其他老师也和我一样,经常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去任老师的工作室学习烙画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烙画水平,更有5位师家河本村的教师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参加任老师针对村民的烙画培训班,和任老师一起烙画与辅导村民,烙画技艺非常出众。并且还邀请任更顺老师每周二下午都到学校为全体师生讲学,让全体师生都能够有机会接触到深层次的烙画知识。现在,在任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已经有了一批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老师,每个人都能够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辅导。
(2)学生队伍打造。
有了强大的教师队伍,还需要配备良好的学生队伍。因此,我们特根据农村小学生的特点,结合我校“合格+提高”的教育思想,利用“学生辅导员”“分阶段辅导”等方式进行烙画教育。
首先,对学生进行分阶段指导。众所周知,烙画需要配备专业的烙铁,因此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能力才可以学习它。为此,我们特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阶段,分阶段学习不同的知识。
低年级阶段包括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身体素质还不成熟,所以只需要在课堂上学习一些绘画与烙画最基本的知识,知道烙画的步骤,能够说出烙画所使用的材料即可。这方面的辅导主要由班主任及美术教师进行辅导。
中阶段包括三、四年级的学生,他们从烙铁的使用方法开始学起。在《烙铁的使用方法》这一堂课中,学到的第一个知识就是如何保护自己。在保证自己不受伤的前提下,从临摹开始学习烙画的一整套学习方法。烙画与中国画一样,必须经过长时间的临摹,才能够自己独立下笔。因此我们结合任老师的意见,精心为学生挑选了适合他们自己的烙画画稿,学生临摹合格后,才能开始烙。在烙的过程中,还要逐步学习正确的握笔方法、烙铁的养护方法。刚开始利用废旧木板练习点、线、面的不同画法,并自己尝试不同的温度能够烙出什么样的颜色深度、烙出的错误线条该怎样修改以及完成的作品要如何保存。
高阶段包括五、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前四年一系列的学习,这个时期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烙画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绘制出烙画作品,并且开始学习自己装裱烙画作品。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也会帮助教师辅导低年级学生。
其次,成立学生辅导员。学生之间的交流,永远要优于教师对学生的交流。因此,我们采取在每个学段挑选优秀学生,成立学生辅导员的方式在学生中间扩大烙画的影响。学生辅导员课堂上辅助教师管理学生纪律,带领大家努力认真学习。课堂下则负责向更多的学生讲解烙画的好处与知识点,带动大家共同学习,增添学习动力。
最后,采用“合格+提高”的教育思想,对学生进行有针对的教育。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烙画,并根据自身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与个人能力等因素,自愿报名参加学校成立的烙画特色班,以此培养更优秀的学生。
3.探寻教学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烙画学习的重要保障。学校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烙画与其他课程学习不同,更看重的是学生自己对画面的理解能力。因此,我们经过一系列的摸索,特制定出实验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首先根据本课的主题进行教授,向学生讲解知识,对学生提出问题,但不告知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实验。比如在烙画的选材这一课中,我告诉学生除了葫芦外,烙画还可以选用椴木、枫木、榉木、素描纸、宣纸、丝绢等材料,但是以椴木与丝绢效果最好。然而许多学生并不认同,他们觉得纸张怎么可能输给丝绢呢?椴木凭什么就比别的木头好用呢?为此,我们特找来几种材料进行实验,运用不同的温度反复烙。通过实验,学生们发现素描纸与宣纸脆度过高,碳化速度非常快,难以掌握,而加入丝与棉的丝绢则能很好的中和速度。纹理细腻的椴木表面光滑,非常适宜烙铁头的摩擦,而其他板材则需要打磨后才能有同等效果。经过实验,他们不仅知道了该怎么选择材料,更知道了为什么,故而记忆更加深刻。同样在温度发掌控一课中,我告诉学生温度越高,碳化速度越快,效果越明显,反之则越慢,效果也不明显。但是我并没有说每种画面到底应该选择多少度,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去实验。学生通过自己在废旧木板上反复实验终于得出在华氏800度时碳化最快,最易上色但却因为速度过快而不好掌控,因此很少选择。而在华氏600度时碳化速度有所减缓,颜色深度也有所中和,因此最易掌控,特别适合大面积的叶片、山石等画面的使用,在华氏400度时碳化进一步减弱,颜色也更浅,因此特别适合花卉、云雾、人物的面部等细腻物品的选择,到了华氏200以下,基本难以碳化,如果使用则是费时费力。我相信,学生用这种自己探索出来的方法进行学习,得到的效果肯定要比我单纯的讲课要好的多,学生的记忆也会更加巩固,烙画的效果将会更加明显。
为了扩大师生们对烙画的积极性,也为了能够进一步利用任更顺老师的讲课课堂,我们特创设出师生同堂学烙画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样学习有两个好处:
第一,与老师一起学习会让学生感到更加有趣,学生更愿意与教师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第二,自己本班的教师对学生也更有威严,课堂纪律更加有保证。每周末,我都与任老师商讨上周的学习情况与下周的学习计划,并在周二下午与任老师同一讲课。课堂上,我主要负责收集学生的典型作品进行讲解,指出共性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任老师则会对全体学生进行全面性的讲解与示范,并在学生的位置上与学生一同烙画,一边烙一边讲解画面所需的温度与手腕的力度掌控,让学生能够亲眼看到、亲身体会到真正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此外,我还负责学校的美术课,在每个班的美术课堂上都会抽出一部分时间向学生渗透有关烙画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烙画,喜欢烙画。
4.积极开展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各项展示活动,并争取在高级活动中取得好成绩。每学期,我都会带领学生举办烙画主题活动,并邀请家长与社会人士来到学校参加,扩大烙画知名度,争取家长支持。20xx年,我校参加黄河湿地文化节,烙画作品受到各界人士一致好评。20xx年,我校邀请烙画班优秀学生家长到校参观孩子烙画环境,关注孩子各方面的综合成长,并对优秀学生进行颁奖,20xx年,我校成功举办烙画大赛,师生同堂展风采。20xx年开展烙画主题家长会,家校共同商讨烙画教育方向。20xx年,举办烙画开班典礼。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更加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从活动中了解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以后才会更加愿意主动学习。
5.利用媒体扩大宣传
利用媒体扩大宣传。为了进一步宣传烙画的知名度,也为了更好地继承烙画艺术,我还担任学校的新闻宣传员,以烙画者的视角来写新闻,让社会更多地了解烙画。有时候我也会让学生自己来担任小记者,向别人讲解自己学到的知识。学生从网上看到自己的新闻时的那种自信心,是任何话语赞美都比拟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