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公开课第七期的心得体会(通用33篇)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很严格,对自己的要求比较放松,自己整日不是吃喝玩乐就是“筑长城”,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人,一问三不知的人,且品质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人是不会培养出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是不会在孩子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信。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是斥责就是暴打,总在孩子面前不是吹胡子瞪眼就是摆家长架子。家庭氛围缺少民主,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过于简单粗暴,自己在孩子面前又没有树立起好榜样,孩子往往口服心不服,叛逆心理越来越强。家长应放下架子,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与孩子谈心,孩子才能与你吐露心事,讲真话,否则容易产生代沟,思想产生隔阂,有些家长直至孩子做出一些无法预料的事才发现与孩子缺少思想上的沟通已很严重。李高千做作业有时是很拖沓的,当独自完成作业的时候,时间总是拖的很长,当你在她身边看书的时候,她作业则很快高质量完成,这中间有父母督促的结果,但也有言传身教的因素。
同时,家长须重日常修养,只有自己受过良好教育,具有良好的素质,才能教育好孩子。
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行为习惯产生深远而恒久的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无不打上家长的烙印。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也是父母的影子。
四、要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
家长们不妨对孩子说:“孩子,你已经上中学了,爸妈相信你,你的事可以自己做决定,爸妈说的话可以做参考。”给孩子足够的信心,给孩子多一点自由。尊重他们的各种需要,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遇事多跟他们商量,多听他们的意见,允许他们自己做选择和决定,容忍孩子有与父母不同的见解。放手让孩子接触社会生活,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经历各种见解,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锻炼,增长才干,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孩子从小学进入初中,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飞跃,孩子的身体发育进入第二个高峰期;他们在心理上,出现成人感,独立性也增强;他们开始讨厌老师、父母对他过多的'照顾和过细的要求,有时甚至会产生反感。因此家长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意识。尊重孩子的自主意识,首先要尊重孩子的自主、合理的要求。
古往今来,古今中外,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也没有任何两个人的学习方法成长道路是一样的,人生成长的道路千万条,成功的道路也千万条,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因材施教,相信孩子都会成功的!
家庭教育公开课第七期的心得体会 篇20
家庭教育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对于我们本人的成长如此,对于我们的孩子们亦然,因此,学会,做好家庭教育是我们年轻一代必须具备的能力,下面我来谈下自己的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首先是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父母是什么样,孩子很大程度上也会是什么样,对于我的成长而言,父亲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他是一名退伍的军人,坚韧、守信是他给我的最好的榜样作用,他在40岁时就戒掉了烟酒,这对于一个人来说其实是很难的事情,但是他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以强大的毅力戒除了不良的习惯,从他身上我就觉得我对于各种困难也一定有战胜的毅力和勇气。这是我的家庭教育心得体会之一。
其次是要给孩子一个和谐温暖的生活环境,一般孩子都是敏感和脆弱的,在大人们觉得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比如吵架,比如训斥孩子,都可能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我小时候,我爸妈有时候会当着我的面大吵大闹,让我觉得十分没有安全感,后来,他们也注意到了这些,矛盾有时会在一种忍让或者更好的方式方法下化解了,这对于孩子而言是很重要的。这是我的家庭教育心得体会之二。
最后,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上面两点是基础,而正确的方法是技术,两者缺一不可,所以作为父母要善于学习,善于总结,掌握诸如怎样给孩子建立自信,怎样正确鼓励孩子,批评教育孩子等等,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就可以做好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公开课第七期的心得体会 篇21
我是五一路小学一年级三班高生泽同学的爸爸,最近观看了由教育部关工委和中国教育电视台主办的“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道德、价值观及良好个性的养成“,聆听了陆士桢、李敏教授关于教育引导孩子成长详细的阐述,受益匪浅。我就自己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小学阶段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孩子几乎都会完美的复制。当父母张口就是脏话,随地扔垃圾,孩子将来也会是这样没素质的人。当你遇到不好的事情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大喊大叫的时候,孩子表达自己不满的时候就会大喊大叫。父母每天捧着手机的时候,孩子也会认为玩手机游戏是理所当然。所以,我们想让孩子成长为道德品质高尚的人,自己就要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孩子的好榜样。
二、小学阶段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是最主要的,成绩是为了体现孩子的日常学习效果,重点要教育引导孩子养成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按时完成作业和提前预习的好习惯,这样在步入高年级和初中以后,才能有规律的学习,不至于因学习任务重、课程多,打乱自己的学习节奏。
我觉得大多数孩子父母应该和我一样,都是第一次面对培养孩子的重任,难免有手足无措的时候,但是我们要有信心,多和老师交流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我相信每一位孩子都能成为国家栋梁。
家庭教育公开课第七期的心得体会 篇22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成长中学习的模范,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一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我就十分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当然并不是单单的教会孩子背几首唐诗,读几首儿歌,熟悉几个汉字,而是教育孩子为人处事的道理,教会孩子生活的技能,使孩子养成具有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人。当然,对于惟独两岁多的幼儿来说,空泛讲授深奥的道理并不能使他明白其中的含义,孩子自然就不会理解,所以具体的还是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
(一)首先是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的和睦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人之间的相亲相爱会让孩子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爱,爱别人和爱自我。假如缺少家庭的关爱,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自私。看到过许多的案例,孩子的堕落,麻木等等问题,都是因为家庭缺少爱,试想一个孩子连自我的父母和家人都不爱,他还会去关怀体贴生疏人吗?所以,必须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让我们的孩子都能快乐无忧的生活。
(二)父母要以身作则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是孩子的模范,父母的一言一行会在不经意间给孩子巨大的影响。所以,父母在要求孩子懂礼貌尊重他人的时候,能够想想自我是不是这样做到了呢?记得有一次,涵涵犯了错,我狠狠的训斥了他,还说了一些重话,说你再这样我就打你了。本来没觉出问题,但是之后他居然学会了这句话,动不动就说我打你。这让我很懊悔,也很悲伤,懊悔以前不该对孩子这样说话,悲伤的是孩子对妈妈说这样的话,所以趁孩子还能纠正的时候,我们做家长的必须要谨言慎行,对自我的一举一动都要三思而行,不管你是在多么生气的状况下都要想到我这样做这样说会对我的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三)奖罚有度实事求是孩子发脾气冷处理
孩子做对了,我们要专心的夸奖,孩子做错了,我们也要及时的纠正。奖励和惩处都要有度,适可而止。虽然此刻教育专家都提倡多夸奖孩子赞美孩子,但是我觉得这还要分什么事情,因为我这是有切身体会的。在涵涵还是一岁多小孩的时候,他玩积木,本来是搭错了,但是我想他第一次玩就给了他夸奖激励,本想能促进他进步,结果却恰恰相反,反而使他每次搭都出错,而且变得还个性固执,我再怎样说他还是不听不理解,这就让我想到,假如在他第一次搭的时候,我就给他纠正,也许就不会呈现此刻这种状况了。所以我坚持家长在夸奖孩子方面还是要实事求是,不能一味的盲目的夸奖夸奖。当然批评就更要有度,假如批评过度,甚至打孩子,慢慢的孩子就会变得反叛,当孩子做错的时候还是坚持以道理说服,而且就事说事,不能翻旧账,最重要的是你说的话能让孩子听懂听进去。以前涵涵做错的时候我都会跟他说一大堆的道理,结果他还是我行我素,之后听了专家的推举是让你说的话孩子更能理解,不要说一些空泛的大道理。而且,在孩子任性发脾气的时候,你说任何道理他都不会听的,所以我的做法就是冷处理,让孩子自我去闹,家长能够做个冷眼旁观,等孩子觉得哭闹也没有意思,冷静下来的时候,我们在去跟他说道理,这样反而更能让他理解,假如在他发脾气的时候还去跟他说这说那,只会加重事态的发展。假如哭闹继续不止,那我们只能迅速把他抱离现场,转移孩子的注重力,这样做也许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