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网络培训心得(精选32篇)
教师网络培训心得 篇1
三天的培训工作已经结束。这三天的学习可以说收益不少,特别是李尚志老师风趣的讲解,不仅给我们展示了国家级教学名师是如何上课的,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我的收益主要如下:
一、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做好教学工作。
大家都知道,数学类课程本身就比较抽象,枯燥。在大学数学课程中,线性代数更是如此,特别是在重要章节中,不仅概念多,定理性质多,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而且比较烦,一不小心就容易出错,带来的后果可能计算更加繁琐,像求特征值,可能还可能求不出来。因此还需要特别小心。我认为李老师在下面两个方面给了我重要的启示:一是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历,给同学们带来生动的课堂。虽然目前自己还没有历练到李老师的水平,但这应该是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大巴山我们是不会去,金庸群侠的“武功”我们也学不好,一位学友说的好:不能单纯地复制,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不同,使用的教材不一,因此方法不可简单地复制,只能借鉴其理念和思想,根据校情走自己的具有特色的线性代数道路。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独特的经历和见解,勤于思考,努力钻研,给同学们带来生动一些的课堂是可以做到的。二是以学生为本,想学生所想,知学生所难。线性代数的概念比较抽象,概念定理多,李老师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引入这些概念,让学生有一个接受的过程,也让他们明白线代的知识是以往所学知识的扩展和加深,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总结,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规律,在发现、发明中寻找乐趣,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而且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同学们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如何组织教材内容,如何教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现在,很多学校线性代数课程的学时都相对较少。象我们学校,只有40学时,要求讲完行列式、矩阵及其运算、向量组的线性关系、秩,方程组的解、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及二次型,也就是同济大学编写的教材的前五章。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都感到学时紧张。线性代数各章联系密切,知识点很多是相通的,可以用不同的结构来组织内容,只要前面的内容讲解清楚,让学生真正明白,后面内容学生学起来也就容易多了。正如李老师所说的应该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解决一百道题,而不是一百道题有一百零一种解法。让学生学会用降龙十八掌解决问题绝大部分问题,而不是让学生像慕容复那样,到处去找武功秘籍,学武功招数。在这三天的培训中,李老师不仅为我们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组织教学指明了方向,也给我们做了精彩的示范。
这三天的培训不仅有丰富的内容,而且有很多内涵的东西需要我们化时间去学习领会,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与李老师及广大学友们交流。在此再次对李尚志老师和李红yan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也感谢网络培训中心的老师和技术人员为本次培训活动和今后的工作所付出的努力。
教师网络培训心得 篇2
培训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我认真聆听了很多专家的精彩讲座,积极完成作业。专家们精湛的教艺,先进的理念和独特的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自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对我们的教育与新课程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我不仅从理论的高度了解到了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且也得以从感性上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都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现将我的培训感言小结如下:
一、感受大师风采
培训学习,我深深体会到专家、领导、老师的热情,感受到学员集体大家庭的温暖。为我们进行讲座的老师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的敬业精神令人敬佩,他们热情开明、平易近人的态度使人备感温暖。我觉得自身知识贫乏得可怜。知之而改之,今后我努力的方向就是用自己的智慧,用专家讲授的方式方法见解去面对我的学生。
二、转变教育观念,重新认识教师的角色地位
新课标增强了知识的实用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新课标在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并增强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新课标的内容化繁为简,化细为粗,为教师教学提供更广阔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现代的教师应成为学生潜在品质的开发者;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成为学生的心理咨询者和健康的引领者;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促进者、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从挖掘和理解教材中去摸索教学方法。经过这次培训,我觉得自己的教育思想有了根本的转变。我深深的感觉到,作为教师只有“爱”是远远不够的,只会“传道授业解惑”也不是好的教师,只有与时俱进,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尊重学生,具有专业化知识和技能,才可以做一个好教师
三、增强专业知识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教师是新课改的具体执行者,执行者的意识和素质是很关键的,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通过学习,让我更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这次培训充溢着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阐释,充满了智慧,使我们开阔了眼界。虽不能说通过短时间的培训就会立竿见影,但却也有许多顿悟。身为老师,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厚积薄发,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在这里,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就要不断更新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这就需要今后自己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所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自觉进行教学反思,发扬继承优秀的教学传统,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努力实践、探索,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四、转变对学生的评定观念
新课标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并且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评价语言要多样化,要多用鼓励式的教学评价语言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真正体现了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这次培训让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及与成为优秀教师的差距所在,对于今后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将以此为起点,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
教师网络培训心得 篇3
能参加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的在线培训,我很珍惜这次机会。各种主题讲座,涉及面非常广泛,丰富而多彩的讲座,拓展了视野,了解到行业发展的前沿和新的教育理念。 我负责《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听了王连英老师主讲的《数字电子技术》,并选修了《数字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如何讲好一门课》、《心理学_遗忘及其原因》和《数字电子技术_AD转换》。时间一晃而过,培训就要结束了,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以下即我的培训总结汇报。
一、网络学习成本低,内容丰富
一般来说,教育受经济的影响。在教育设施上,教育技术和设施的改良,提高了教育的效益。在教育的规模上,麦克风和音响可以让几百人聚集在一起上课。但是,这种教育模式实践证明是不可取的。网络学习可看做是一种在教育领域内扩大劳动规模的典型形式,劳动力因素(教师)被网络所替代,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是多余的,相反,作为指导者的教师或设备维护者,其作用也在逐步提升。
二、网络学习方便,随心
这种学习方式是适应了我们工作之余学习的特点,节省了很多时间。我们可以通过网上自由回家抽时间进行网络学习,而不用耽误工作。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进行选择性地学习。在网络社会中,人的学历已不显得多么重要,替代的是人的学术水平和真实本领。一个人在工作之余要不断地了解新技术,掌握新技术,网络社会需要的是有多个学位、多张资质证书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