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汇报材料(精选4篇)
精神文明建设汇报材料 篇1
方村社区位于桥东区南部,辖区面积0.39平方公里,由华夏家园、石油库宿舍、房管局宿舍组成,现有居民楼42栋、1718户、6136人。按照市、区文明委的安排,我们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按照“社区建设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新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硬件建设上档次,软件建设上水平”的工作思路,以人为本,服务社区,在帮扶单位和共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加大社区工作力度,理顺社区各种关系,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以增强社区居民素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社区的文明程度作为落脚点,文明安全社区的创建工作初见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大力改善社区办公条件,努力提高社区服务水平,社区文明形象得到有力提升。
旧城改造后,原有的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和社区服务网点全部被拆除,给社区党建工作的开展和社区居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我们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的组织协调作用,利用社区党建联系会等形式,加大共驻共建力度,有效地改善了社区党支部及社区居委会的办公条件,促进了社区服务的发展。一是我们积极到土地、民政等部门,落实办公用房的各种手续和资金问题,多方筹措了29万余元资金,在社区内建起了5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面积达到了100平方米以上,建立了能容纳100余人的社区党校,建成了高标准的“星光老年之家”;同时,充分发挥共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完善了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各种办公设备,添置了全新的电脑、电话、文件柜、家具和饮水机等。设立了健身房、阅览室、棋牌室等,配备了多种健身器材、各种棋牌、音响等文化体育设备,新购置了20xx余册各类图书,并规范了管理制度,定期向社区开放。在市区文体局、市土地局、华夏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共投资140万,建成了一个占地5400平方米、集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社区场所---华夏家园文化健身广场,广场内绿化面积4000平米,硬化面积1400平米,并安装了10余米长的科普文化长廊和一套30件的国家级的多功能健身路径,修建了两个标准化篮球场和一条十米长的科普文化长廊。
广场的建成,为社区居民创造了优越的健身、休闲、娱乐环境,大大提升了华夏家园的文明程度,也积极推进了元村社区高标准文明安全小区和文明示范社区的创建进程。二是我们联合工商、税务、劳动保障、民政等部门和物业公司等共建单位,积极落实各级政府关于发展社区经济的政策和措施,鼓励社区居民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兴办社区福利服务、社区便民利民服务项目,新增社区服务网点30余个。同时,我们对社区服务网点实行挂牌制度,规定经营商户采取无偿、低偿等方式,为特殊困难的居民提供优先、优惠、优质服务,我们在工商、税务、房屋租赁等方面实行减用待优惠政策,规定经营商户采取无偿、低偿等方式,为特殊困难提供优先、优惠、优质服务。既满足了群众需要,又实现了社区76名下岗职工再就业,实现了“一举双赢”。三是我们于xx年9月29日,在辖区举行了“社区服务中心启动仪式”,四个活动室面向辖区居民群众正式开放;建立健全了下岗职工台帐、失业人员台帐及城镇劳动力资源台帐,共统计下岗人员4人,城镇劳动力资源87人,社区企业离退人员社会化管理率达到了100 %。元村社保工作站多次被市作为现场会参展,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建立辖区居民健康档案,做到一人一档,并于xx年10月25日举办了海尔健康进社区讲座,获市海尔健康社区二等奖。
二、有效发挥活动载体作用,全面提高社区建设水平,社区文明建设步伐逐步加快。
我们坚持“硬件更硬,软件更软”的原则,通过开展“五好社区党支部”创建活动和“共驻共建”“结对共建”活动为有效载体,进一步加强社区组织建设,为开展文明安全社区活动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加快了文明安全小区的建设步伐。一是“共驻共建”“结对共建”活动成果显著 。通过开展见面会、协调会等形式,充分发挥共建单位的资源优势,为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添置电脑及打印机等设备,并在共建单位市土地局的帮助下,投资 1.7万元为社区建立了高标准的科普文化橱窗。二是社区组织体系逐步规范。按照国家 x 的有关标准,本着“优化结构,合理设置,发挥作用,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了人民调解、治安保卫、文化体育、社会福利以及社区居民
x 和协商议事会的群众性组织,并进一步完善组织工作制度和章程等,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进一步提高了社区组织的`规范化水平。三是社区居委会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我们按照“两室”“六有”的标准和市、区文明委确定的“十个一”标准及三十四条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投资万余元对基础资料档案、工作制度、工作程序等八类十六项进行了统一规范,逐项逐条的进行落实,并按照统一格式全部上墙,有力地提高了社区建设工作水平。
三、开展多种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社区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随着创建工作有条不紊、紧锣密鼓地稳步实施,在社区内已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一个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已初步形成。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政府指导与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的原则,推动社区服务网络化和产业化进程,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大力发展社区事业,从而逐渐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及归属感,借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实现各项社区工作的全面提升,最终把华夏家园建设成为高标准文明安全社区。
精神文明建设汇报材料 篇2
迎宾路社区位于石桥铺街道西南角,与沙坪坝区、大渡口区相接,面积4平方公里,总户数7639(其中户籍数:3267户、7932人。)居住总人数2.3万余人。辖区单位400余家。社区党委直属支部三个党员156人;两新支部16个党员160人。社区党委成员7名,社区居委会班子成员10名。两年以来,社区“两委”班子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__大精神为指导,以开展文化活动为主线,以争创文明社区为抓手,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为社区和谐健康发展和辖区社会单位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现将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组织领导坚强有力
我社区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纳入社区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社区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成员、居委会成员、社会单位主要负责人、社区人大代表等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社区副主任兼专职副书记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对创建工作的安排、督导、检查。社区每年投入创建经费5000元,从组织上和经费上保证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得以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创建工作有效推进
一是积极推动文明单位创建。把社区内的企业和个体经营户都纳入文明单位创建行列,并因单位而宜,制定了创建工作方案,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作推进计划。引导企业守诚信、打名牌、促发展,使创建活动与社区共建活动同步开展,营造出社企合作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
二是积极推动文明市民和文明户创建。我社区一直把发现、培养、树立、宣传先进典型摆到促进居民群众素质提高的重要位置来抓,收到了“点亮一盏灯,映红一大片”的实际效果。在辖区组织开展了“优秀志愿者”、“五好家庭”、“文明楼栋”等评选活动,大力倡导尊老受幼、邻里和睦、团结互助的家庭美德教育,在辖区普遍形成“人人争做好市民,家家争当文明户”的良好氛围。xx年12月社区居民陈孝光同志获区级优秀文明市民;xx年11月份社区共评选出诚信文明户5户,五好家庭3户,优秀志愿者6人。
三、突出思想教育
一是抓社区“两委”班子思想建设。社区党委始终把“两委”班子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着力塑造一支有能力、有道德、有纪律的干部队伍。社区坚持每周五组织全体居干集体学习制度,采取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学习党的`__大精神、上级党委、政府的文件、政策,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社区服务技能等知识,强化了社区干部的党性和法律、道德意识,增强了社区干部服务群众能力,用实际行动做了大量工作,赢得领导和群众好评。去年6月被街道评为“学习型”党组织称号。
二是抓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社区党委始终把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去年至今,书记亲自上党课2次、创先争优推进会、基层组织建设年动员部署、整改提高、党建联席会等10次,在全社区党员中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集中教育整改活动。同时通过街道领导讲课、观看远程教育片、社区博客交流、创办社区报、组织学习座谈等以及利用党员组织生活到龙头寺公园、园博园、黑山谷等外出考察学习等形式,大大提升了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增添了对祖国发展建设的热爱和对党的信念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