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双减政策的心得体会(通用31篇)
教师双减政策的心得体会 篇1
“双减”政策的来临,如同一声“春雷”,引起了大家对育人的思考,因为“双减”背后,告诉我们,这是一场革新,是一场减轻教育负担从而让孩子梦想的翅膀更轻盈,让孩子的未来更多彩的坚实探索。
作为一名四年级孩子的'家长,站在学习阶段各项要求提升、学生间差距拉大的重要“拐点”,这时候的“双减”无疑是一剂“强心针”,而带来的是三个字一一不迷茫!“双减”政策让学校教育的任务回归学校,让家长从辅导孩子家庭作业的尴尬松绑,让校外机构更注重课本外的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培育提升,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里站起来拿回做孩子的权力。这一切都是基于人本思想、基于青少年身心健康规律、基于社会心理的考量,都是应时而生且符合大势所趋。
对于“双减”政策,我相信我们的党和政府一定能够科学谋划、细致推进,并且达成制定的初衷,立德树人、为社会培育栋梁之材!
这个暑假,我从妈妈口中得知了“双减政策”,心情无比激动。从小妈妈就给我报了很多培训班,舞蹈、画画、奥数、英语……希望我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可我更希望放学后可以自由地在小区里奔驰,周末可以在公园里尽情地玩耍。而且每次辅导班时间都特别长,一、两个多小时是常事,有时甚至还占用了我吃饭和睡眠的时间。
“双减政策”可真是我们孩子们的福音啊!老师说学校可以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为学有余力的同学们提供一些培“5+2”养兴趣的课程,会请专业的老师指导,我更加开心了,这不是劳逸结合又能学新本领嘛。希望我们有更多的时间亲近大自然,快乐地做自己喜爱的事,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教师双减政策的心得体会 篇2
“双减”政策的出台,让作为教师的我看到了国家对教育的决心和力度。政策的出台,让孩子们有了一个轻松愉快的童年!教育有了新的希望。同时也督促着我,要想更多办法去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
“双减”,就是要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大举措。我所在的金台区蟠龙镇小村小学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通过积极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减轻学生作业量等措施,真正让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好地回归到了校园。
我所带的四年级语文学科,在每周一就把本周五天的家庭作业内容全部安排出来,对作业内容的设计主要包括听故事、阅读理解、预习课文、朗读实践、基础知识回顾等等,每项作业的完成时间最多不超过三十分钟。除此之外,我还专门设定每周三为班级的“无作业日”,让孩子们听到放学铃声就无忧无虑,提到放假就开开心心,彻底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这样一来,孩子们每天都能轻轻松松上课,快快乐乐回家,自由自在生活。课堂气氛也活泼了很多!
另外,课后延时服务时间,我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各个学科当天的作业,遇到有的学生不理解的题,就仔细给讲解一下,绝大多数学生都能保证质量、按时完成作业。一段时间以来,再也没有看到哪位学生因为晚上或者假期作业太多写不完而熬夜,第二天不认真听讲的现象。相反,他们的'精神头更足了,听讲更认真了,学习效率也更高了。
作为一线教师,为了更好贯彻双减政策,老师怎样保证学生在学校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呢?要知道,一个班50多个学生,他们的学习需求可是多样化的,这就要求老师更加有使命感,更具有责任心,有更强的教学能力。因此,教师要做到给自己“增负”,才能给学生“减负”,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积极更新教育理念。
双减政策的实施,对教师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认真领会双减精神,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切实提升自己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才能用新理念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创造新的经验方法。
第二,充分钻研教材教法,提升能力。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的核心素养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作为教师,不仅要加强专业学习,提高教师职业技能,还要聚焦双减,加大力度,丰富教育教学理念,学习比较前沿的教学与教学理论,观摩优秀教师课堂实录,充分钻研教材教法,提升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水平,以丰富多彩的课堂学习类型助力学生学习,提升学习能力,让学生体会课堂学习的乐趣。
第三,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以德树人,五育并举,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我们必须在党的教育方针引领下,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深度钻研教材,准确聚焦目标,巧妙设计活动,科学合理实施,理性综合评价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以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第四,提高作业水平,提升作业质量。
双减政策要求教师一定要创新作业的内容与形式。提高作业的设计、批改和反馈的管理水平,让学生的作业在完成中有一定的获得获得感。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如先复习再写作业,作业需要。教研组要集体研讨作业布置,杜绝无效作业,分层作业布置,课后服务巩固时能够精准练习,潜能生做到面批面改。
第五,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行走在教育教学,这一条知行合一的行动研究的道路上。
在这条路上,我们会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会调整、改进、提升。教育教学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人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反思,乐于分享。只有这样,双减政策的下的教师才会更加清晰的奋斗目标,我们的教育人生才会更加有意义。
教师双减政策的心得体会 篇3
朗朗乾坤,德昭天下!德,师者安身立命之本,教育化人之基。自古历来,但凡贤士圣人,无不以德昭世,善举沐人。令后世之辈,敬仰钦佩!当前伫立于时代变革、教育发展的交汇点,师德愈发彰显他那独特的魅力,时刻提醒我们所有教育人,守住根基,方可畅谈教育未来。
德,首先内化于心。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首位。道,亦是道理,亦是道德。作为教师。理应必先储备传道素养,以“德”为壤,精心培植,诚可换来教育硕果。纵观师德之案,皆因心灵扭曲而致!故而育德首先从净化心灵开始。当前,我县开展的“大学习大整治大提升”师德师风活动,首先就是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的师德氛围,提高教师的师德意识。在思想认识上净化心灵,守住职业底线,体现时代“四有”教师新形象。
其次,德外化于形。
外在形象是一个人内心素养的终端体现。对于教师来说,将内在心灵通过外在展示是一种涵养,更是一种精神的体现。其实师德的外在表现最直接的莫过于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中去熏陶、感染学生,让他们能得到正确的指引和良好的环境。进而去影响他们的生活态度、习惯和个人修养。我想这是我们师德最大价值的体现!毕竟再美好的愿望不能化为动力实现前进的步伐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就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知识学问无止境,品德修养无止境”,这就体现了我们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唯有从教会如此要求德才兼备的重要性。言传身教方能为人师表,只有将自己最好的模样去教人才能给学生一片广袤无限的成长天空!
从教24年来,自己始终秉承“正己德为准,教人德为先”的从教思想。如今正值师德师风大整治活动,一定恪守新时代教师要求,始终如一贯彻政策法规,展现我们教育新形象,建设良好的校园育人氛围!
教师双减政策的心得体会 篇4
暑期我们认真学习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之后,让我感触颇深,使我深深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肩负着塑造灵魂,肩负着国家的未来的历史使命,教师职业道德的素养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兴衰。作为一名教师,我准备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要有责任心
既然当初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选择了艰辛,选择了努力,选择了付出,我将无怨无悔于自己的选择。在教学中尽心尽力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课前做到深钻教材,课上做到抓效率,课后勤批改勤辅导,真正做到持之以恒,永不懈怠。
二、对学生付出爱心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学生我们既要严格要求,同时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学生,充分鼓励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做学生的导师、朋友。让学生感受到爱。特别是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单亲儿童较多,他们大多因为爱的缺失,出现很多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他们,爱护他们,使他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