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誓词学习心得(精选34篇)
20xx年x月x日,我有幸参加了在举办的“育师启智。小学英语新课标课程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听了两位专家的精彩报告和两位优秀教师的示范课,我受益匪浅。老师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流利的口语,生动的手势语,渊博的知识及现场的应变能力深深让我震撼。
名师的课堂犹如一顿顿丰盛的美餐,令我回味无穷,越品味道越浓。xx老师的讲座,带着我们深入地解读了《英语新课程标准》,同时结合她自己的教学实际,给了我们非常多好的范例,教会了我们很多新的教学方法,真是实在又实用。
反思过去,展望未来,我希望自己真正做到:
一、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听课时我特别注意了各地老师不同的调动学生的方式。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怎样保持下去也很重要。老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的要求一定要清楚明确,难易适中。只有学生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时,才有可能干好这件事;而问题太难学生会无从下手,太易又不用思考,这都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二、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
在听课中我发现这些教师都有几个共同特点:
1、口语流利,发音准确。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才能保证孩子学到正确的知识,地道的语言;
2、善于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
3、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地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
4、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作为后盾,词汇丰富,课堂充实。
三、教师课堂设计较巧妙和实用
我认为,教师的基本素质固然很重要,但一堂课的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也大大地拓宽学生的视野,大大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加上教师高度的驾驭课堂能力,课上得让人感觉是一种享受。而精美的课件又会使其“锦上添花。
我想我今后要做到两个“认真”。即课前认真备课,课后认真总结。应该说课前备课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平时上课我们应该有非常深刻的感受,只有认真细致的备课,我们站在讲台之上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我们不仅要备知识点,还要细致到课堂中的每个环节,我会采用什么方法来达到每个课堂环节的目的;课堂上我布置的任务是否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紧密联系;更要备学生,根据学习对象的不同来确定自己的教学方法,换位思考来找出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难点,从而找到合理解决学生难点的途径。课后总结就是,及时总结当堂课的优缺点,以及改进的方法并记载下来,课后总结的积累就是一笔丰厚的教学财富。
通过这次听课,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与优秀教师的差距。同时我对自己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语言更优美?怎样让我的学生们喜欢上我的课?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一定能拉近距离,不断进步。
教师誓词学习心得 篇15
20xx年3月—5月,我有幸参加了河南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第十期培训。为期十天的培训虽然很短暂,但是每天的感觉是很充实的。因为可以几百名和全市几百名优秀教师一起学习、交流、研讨。在这里有走在新课程前沿的专家和一线教师,能听到他们不同风格的讲堂,不同风味的上课,每一次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经过十多天短暂的培训,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它不仅扩宽我的视野,还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教育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
首场是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校长讲得高效课堂低成本的理论与实践,听完之后,感受颇深,下面是2点体会: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理念是行动的灵魂,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新课程是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和核心理念。对于教师而言,首要任务就是建够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改掉传统的“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观念。通过培训,我知道了怎样试著定位、去思考、去摸索、去创新,让我的讲课充满激情。我知道了怎样让我的学生真正的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数学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长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良好的数学教育就是德育不仅懂得了知识,也懂得了基本思想,在学习过程之中得到磨练。在教学上要由关注“教”向关注学生“学”转变。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研习的'主人,教学不是看教师“教得怎么样”,而是要看学生“学得怎么样”。教师在教学中要非常大胆“放手”,让学生学会“做中学”,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交往中学习。要关注个体主动探究和情感体验。在学生行动上小学教师要赋予学生真实的“爱”,某些爱是一种对全体学生的关注,是一种对每位学生的认同,是这种平等的尊重,是一种深刻的理解,是一种“容错”的悦纳,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激励。在教育由以本为本变为以人为本,教师由控制者、评判者转向市场参与者、引导者,学生由接受型转向探究型与接受型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健康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帝国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认真研究学生,学生在面对一个问题时他们是如何思考的,其中是否存在着经验。同时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环境问题,研究环境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金融创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总之,教师在教学中才扮演好导演、导师的角色,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婢女。
二、科学分配学生,有效指导学习
高效课堂,实行分组,优点在于锻炼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每位小组是一个整体,加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让每位孩子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更锻炼了小组长的领导和指导能力。因此,在分组时一定要注意学生学习水平的比率搭配,学生个性差异的搭配,学生性格特点的剪裁,学生性别差异的搭配等。只有科学合理的将学生分组,才有可能使重新得到每一位学生得到转型。
高效率课堂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毫无疑问,是让班主任转换角色,退到幕后;让学生学生家长充分投入到课堂中来,极大限度地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生俱来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首要目标的培养。可以说,学生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他们自觉主动的行为,预习、展示、反馈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学员在老师的指导下,课堂上自主、主动、合作、和谐的探究,并且让课堂上为的每一分钟都得进其所。
在课堂中,中学生有了学习的目标,有了解决之道的欲望,有了超越他人的竞争意识,课后有了可以继续学习的精神食粮。俗话说,有所需要总算有所动力,在课堂少年儿童有了具体的目标,才会拥有源源不断的巨量精神动力。
反思嘿嘿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虽然在课改的推动下部分教师的深化教学方法有所改变,但班主任大多数老师还是以讲为主,学生在课堂上练得少,有的几乎就没有休息时间练。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至今还被大多数老师所运用。教师不得不通过布置回来大量的作业让学生去巩固、消化所学的知识,教师、学生的负担大大减缓,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学生对努力学习失去了兴趣,教学方法就可想而知了。二、三十年的课改难道就是在上公开课时间改一改课堂教学模式?难道就是为了做做样子给别人看?难道就不能根据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踏踏实实的去改一改、去创新一次?在课堂,学生得到充分拥护了,学生都有了学习自信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那一切的成功就不在话下轻而易举了。
3月29日上午中午是田恒平教授的讲座。田是武汉大学班主任研究中心副主任、管理学博士。他所作的《班级管理——“无为中大成”》的报告,颇能引人深思。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是道家的董事会主席,其高深的哲理并非我们一时半会儿能参透的。但是,田教授却利用它为我们管理工作的班级管理指明了方向。
田恒平教授说的好:作为一个辅导员应该做到:无知,做一个倾听者;
无能,做一个欣赏着;
无用,做一个指挥者;
无欲,做一个扶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