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学习心得体会(通用35篇)
要做一个有思想、有品味的校长,做一个有责任的校长,校长的责任不是管理学校而是发展学校。。
2.学校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
所参观的`这些名校共同之处都有先进的办学理念,虽然办学理念不尽相同,然而正是这些不同的理念,造就着特色不同的名校。无论是聆听
几所学校校长的讲话还是深入参观他们的学校,我都能感觉到他们高瞻远瞩的办学思想。他们都有“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人本发展理念,有明确的“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办学目标。
3.要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
几处名校之所以成功,是由于校长和老师们都有可贵的进取精神,不畏困难,励精图治,最终实现了“有思路就有出路;有作为就有地位”的美好愿望。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坚持不一定成功,但放弃注定要失败。
4.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参观每所学校,一走进校园都会被特有的校园文化氛围所包围:“会说话”的墙壁,“有灵性”的小草,以及楼道里独具匠心设计出的书吧,教室内读书角里琳琅满目的图书,仿佛闻到了弥漫在空气里浓浓的书香;浏览着学校几年来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就会让你深深感觉到,这里是老师和学生们享受成功喜悦的美好舞台……这几所名校都有现代化的设施、深刻的人文内涵和优美舒适的环境。可以这样说,每一座学校都是一座设计精美的园林,一树一草都成景,一砖一瓦皆育人。真是校校有特色,处处有文化。在追求教育均衡发展、和谐发展的今天,学校的办学特色倍受社会的关注,特色就要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的支撑。如何才能构建“适合自己的”校园文化?值得我们做深刻的检讨和反思。
5.教科研是强校之本
科研兴校,科研强校。这几所学校的成功经验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6.教育要走出去,请进来。
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篇11
七月三十日下午,通过七个正确对待的警示教育等学习,使我感到,郭峰书记所强调的“七个正确对待”,既是同志式的教诲,也是警示性的诫勉,既是从政的宝贵经验之谈,也是每个党员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所在。
首先,正确对待信仰,坚定理想信念。一个人,如果有了科学的信仰,就会有崇高的理想,和必胜的信念,产生强大的动力源,就会激发起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动因。而迷失信仰的人,就会为贪欲所迷,为金钱所惑,生命也因此而变得卑猥,最终滑向腐败之路,这已被许多事实所证明。
第二,正确对待权力,牢记执政为民。权力是人民给的,权力意味着义务,责任重于泰山。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权力往往是不法分子追逐和进攻的重点目标。因此,作为我们普通的工作人员同样必须保持高度警觉,保持清醒头脑,自觉维护权力的尊严。
第三,正确对待利益,防止心态失衡。利益是驱使人们工作的动力,正确对待利益也是我们基层普通党员职工完成好自己职责,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要求。能正确对待利益,对自己、对党、对社会、对群众就有益;不能正确对待利益,就会损害党员在群众中的形象,就会损坏党和国家的肌体,更容易损伤自己,使自己失去人格尊严。
第四,正确对待监督,切忌忘乎所以。监督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爱护。只有养成在监督之下工作和生活的习惯,才能主动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监督,使自己能够及时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纠正缺点,这样,才能少出偏差,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第五,正确对待家人,避免因爱生害。面对亲情与原则,亲情与前途,亲情与平安等等之间,我们要做到正确对待维护亲情、使之幸福安康,家庭利益、亲人利益再高,也决不能超越党和人民的利益,决不能突破法律与道德的屏障。否则,最终带给自己、家庭和子女的不是幸福、高贵,而是灾祸。这样的例子我们看得太多了。
第六,正确对待社交,做到谨慎交友。人生在世,正确对待人情来往、要回避刻意,待人接物也要大方有度,交朋友也要有个交友之道,如果交了丧德之友,恐怕人生之路就要难走了。
第七,正确对待生活,培养健康情趣。近年来通过媒体报道,一些领导干部走向犯罪的道路,我们不难看到,他们的变坏往往就是从追求腐朽糜烂的生活方式,不拘生活情趣开始,最终走上不归路的。我个人认为踏实工作、不搞疲劳和做滑头事,积极向上、人生乐观、追求时尚、预防跟风,这样才是正确对待生活的根本态度。
由此可见,郭峰书记在学习会议上所强调的“七个正确对待”中要算好七本账,即: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亲情账、自由账、健康账,算不好这七本账就形同于风光与风险并列、人与狗并列差不多了。其语重心长,是非曲直,意味深长。对于我们普通党员来说,自觉做到“七个正确对待”,不仅是一种清醒和成熟,也是一种责任和使命,更是一种人格魅力的所在。
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篇12
本学年在中心小学交流学习一年,进一步认识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怎样才能不辜负"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怎样才能完成党赋予的培养人才的责任,这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并要用实践作出回答的问题。
我认为,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具体工作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懂得、各种事理。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学而不厌,悔人不倦"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有崇高的理想,完善的道德情操,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并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浅够默化的影响和熏陶。这样,才能培养出祖国需要的,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竞争形势的有用之才。
其次,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第三,一个好教师还必须十分重视"言传"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经过这次教师交流,我受益良多;教师交流活动对于一个学校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好的教育环境学生才能健康茁壮成长;老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篇13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转眼间我已从一名高中生升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莘莘学子中的一员。怀揣着梦想与激情,我踏入了大学的大门,来这里已经有一个多月,上周三听的学习经验交流会让我受益匪浅。
刚入学时,我以为大学生活会很轻松,没有具体的计划来安排自己的时间,可是听完了交流会后我发现大学生活其实并不是一个可以放松学习的殿堂。要有目标有理想有计划才能让生活变得充实而有色彩。大学不同于高中,只会学习是不行的,还要通过社会实践来锻炼自己,使自己得到磨砺。比如通过社团和学生会让自己结交更多朋友,同时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