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精选35篇)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篇8
一、全县存贷款情况
(一)存款情况
6月底,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325.88亿元,居全市第四;同比增长11.22%,增速低于全市2.35个百分点,居全市第四;较上月增加17.02亿元,较年初增加32.99亿元,增量居全市第四,完成市下达48亿元存款增量目标任务的68.73%,完成进度居全市第四。
(二)贷款情况
6月底,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297.29亿元,居全市第三;同比增长18.41%,增速高于全市1.87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五;较上月增加11.24亿元,较年初增加33.66亿元,增量居全市第五,完成市下达53亿元贷款增量目标任务的63.51%,完成进度居全市第五。存贷款余额增速为14.63%,增速低于全市0.36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五。
二、国有融资担保机构业务发展情况
1、新型政银担业务。6月底,新型政银担在保户数768户,在保担保额11.11亿元,本年累计担保232户,累计新增担保额5.85亿元,完成市下达新型政银担增量9.75亿元年度目标任务的60.01%,完成进度居全市第四。
2、续贷过桥业务。6月底,续贷过桥资金本年累计发放82户、5.31亿元、周转率13.62次。周转率居全市第二。
3、税融通业务。6月底,在保业务202户、3.85亿元。本年累计担保3.08亿元,完成市下达税融通业务增量2.1亿元年度目标任务的.146.81%,完成进度居全市第二。累计发放金额居全市第二。
三、企业上市(挂牌)情况
今年市下达我县上市挂牌任务为上市辅导备案企业1家,省股交中心股改挂牌企业4家,全部挂牌企业融资率达到35%,科创板融资率达到45%。贝蒂玛童车正在股改阶段,长城证券已进驻企业,预计9月份完成辅导备案;同时,也将新三板挂牌企业达诺乳业作为拟上市辅导备案的备选企业。本年有1家企业在省股交中心农业板挂牌;1家企业在省股交中心科创板挂牌;已有2家拟股改挂牌企业报省股交中心审核。全部挂牌企业融资率60.42%,科创板融资率56%。
截至目前,我县共有主板上市企业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省股交中心挂牌企业48家。
四、直接融资情况
今年市下达我县直接融资目标任务13亿元,县公司已发行6亿元企业债,任务完成率为46.15%。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7.5亿元已经证监会审核通过,预计8月份发行。城基公司PPN非公开定向发行4亿元预计8月份完成。
五、蚂蚁金服普惠金融业务发展情况
截至6月底,蚂蚁金服旗下网商银行共计已向全县授信28.37亿元,可服务人数11.17万人。其中,历史放款金额30.89亿元,历史放款人数2.66万人;当前贷款金额4.14亿元,当前贷款人数1.27万人。在涉农人口方面,网商银行共计已向全县授信19.92亿元,可服务人数8.58万人。其中,历史放款金额20.80亿元,历史放款人数2.04万人;当前贷款金额2.95亿元,贷款人数0.98万人。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篇9
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基础、龙头和骨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社区服务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服务工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自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我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根据区委关于第一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工作安排,以继续解放思想,加快科学发展,把北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和现代物流中心这一实践载体,围绕如何搞好社区服务、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较全面地掌握了全区社区服务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提出了今后城北区社区服务工作的思路。
一、城北区社区服务工作现状
城北区社区服务工作从20xx年9月随着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开始,20xx年初全面展开。几年来,通过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社区服务工作在探索中前进,在发展中完善,初步形成了党政领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镇(街道)主管、社区主办、社会参与 的工作运行机制,初步完成了重构服务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等一系列重要工作,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框架已基本形成,社区服务步入了 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总结近年来的社区服务工作, 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加强对社区服务的领导。区委、区政府始终把社区建设、社区服务作为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事来抓,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特别是在人、财、物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下大力气解决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相继出台了《城北区关于开展社区建设的意见》、《城北区城市社区整合实施意见》、《城北区社区建设五年计划》、《城北区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工作机制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对全区社区服务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使社区服务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加大投入力度,加快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多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加快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和公共设施建设,增强办公经费和居委会成员生活补贴,为加强社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省、市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借助星光计划和再就业服务中心项目,市区两级共投入资金370多万元,建成星光老年活动中心22个、再就业服务中心22个,总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有效解决了社区的老年活动室和社区办公用房,同时还借助社区再就业服务中心这个平台,安置了部分下岗失业人员。
二、当前社区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社区服务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北区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实际,预示着我区城市社区服务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近年来,我区社区服务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与落实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和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有诸多现实因素制约着社区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一)社区服务的资金来源比较困难,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全区23个社区居委会中,绝大部分经济实力较弱,只能维持正常的工作,社区服务的资金来源比较困难,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影响了社区服务的大发展。
(二)社区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尽管近年来加大了投入力度,新建了一批公益性基础设施,社区的办公和服务用房建设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仍有个别社区借用的办公用房面临拆迁、收回,如光明社区、马坊东社区,重新选址建设办公用房面临较大困难。
(三)居民现实支付能力制约社区服务的发展。尽管存在着广大群众对社区服务的普通需求,但多数的居民家庭尚不具备满足这些需求的现实支付能力。大多数城市居民寄希望于社区提供无偿或低偿服务,而在许多有偿服务项目面前则望而却步,从而制约着社区服务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
(四)服务领域不宽,服务水平不高。由于我区社区服务设施不完善,加之社会中介组织不发达,没有形成综合的服务实体,导致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不高。
三、进一步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思路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认识加强社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城区工作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加强党在城市的组织基础、群众基础和工作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快和谐社会建设进程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视,认识上到位,行动上自觉,措施上得力。二是各镇(街道)要把发展社区服务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实施社会救助和再就业工程、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工作紧密结合。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镇(街道)牵头、社区居委会协助、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社区服务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按照城北区第三产业和社区服务发展要求,加强业务指导,提高服务水平。发改、财政、经济、银行、税务、工商等部门要按照自己的职能,进一步制定促进社区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鼓励工会、共青团、妇联及残联、老龄、慈善等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大力倡导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将参与支持社区服务工作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内容,并纳入目标责任。同时,将发展社区服务与招商引资工作结合,形成推动社区经济发展的合力。三是加强统筹规划和政策指导。有关部门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方法,将发展社区服务作为本部门工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级、分部门制定社区服务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促进社区服务各项工作的落实。镇(街道)要制定本辖区发展社区服务的规划,协调解决社区服务发展中的问题,管理各类组织以及家庭和个人依法有序开展社区服务。四是加强对社区服务的监督。经济局、民政局等部门要推动制定各类社区服务行业标准,并综合运用行政、法律手段监督管理社区服务。建立健全反映社区服务设施、服务管理、居民需求及满意度等有关信息的采集及工作评估体系。严格财务、审计制度,严禁将救助、福利、公益款物等挪作他用。认真解决社区服务发展中各种问题,及时查处违法违纪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保证社区服务和社区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