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精选35篇)
㈢全民创业氛围不够浓厚。创业氛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发达程度,据我市调查中发现,我市创业氛围还不够浓厚。一是全民创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程度低。二是小额贷款担保资金总量不足,基地基础设施与广大创业者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
三、樟树市关于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建议
㈠招工难、就业难方面:一是发挥“一网五点”作用,摸清全市劳动力资源和企业用工缺工的详细情况,对全市人力资源进行动态管理。二是举办全市大型企业人才招聘会、每月定期招聘会、企业专场招聘会,开展“柜台招聘”、“乡镇专场招聘”等就业援助活动,把招聘触角延伸到基层,同时,积极通过充分挖掘企业用工岗位,与市内留有劳动力充分对接,引导市内现有劳动力到我市企业就业。三是组织市内现有劳动力到缺工企业车间现场观看,促进企业和劳动者的有效对接。四是鼓励企业自主招聘。通过在各村组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开展“点对点”招聘。此外,企业内确立“老带新”模式,对老员工介绍新员工入职奖励等。
㈡基层平台建设方面:一是提升人社局缺乏对基层平台工作统筹调配的权限。由于基层平台的双重管理现状,职责不分、权限不明,成为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工作发展的瓶颈。建议借鉴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国土资源所等其他垂直管理单位的成功经验,恢复镇(街道)、社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站),将其纳入各级人社部门垂直管理,并将社区工作人员实行专职配备,使基层平台真正做到专人专责。二是积极开展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强化人员培训,采取在职培训、上派锻炼、轮岗培训等灵活多样、因需施教的培训方法,提升基层队伍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强化基层劳动保障所队伍建设;三是保障基层劳动保障所办公经费,适当提高基层平台工作人员待遇,建立人员工资与社平工资联动调整机制,参照当地同等人员情况,提供各项福利。
㈢全民创业氛围方面。一是坚持分类指导,鼓励支持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复原专业军人和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实现自主创业,鼓励支持城乡居民发展家庭作坊式的小规模生产加工,带动千家万户自主创业。二是提高创业园区和孵化基地的建设水平,发挥各级全民创业担保机构主渠道作用,健全贷款担保基金正常增长机制。三是健全培训体系,高标准建设技能培训基地,实施创业者人才提升计划等措施,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导、行业配合的职业培训新格局,从而提升创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