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孩子教育心得(精选32篇)

2024-03-13 03:28:53心得体会打印
孩子教育心得(精选32篇) 关心孩子教育的举措非常好,这对于全方位了解孩子,使学校和家庭形成教育合力非常有益。家庭教育的成败,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如何走进孩子、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有的放矢地教育孩子,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每个家长必须注....

孩子教育心得 篇1

  关心孩子教育的举措非常好,这对于全方位了解孩子,使学校和家庭形成教育合力非常有益。家庭教育的成败,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如何走进孩子、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有的放矢地教育孩子,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每个家长必须注重和深究的课题。现借此机会谈几点我对孩子的教育心得。

  一、重视孩子的管理教育。

  在孩子的管理教育上,我曾走入过误区,只是单纯地向孩子灌输,一味训诫,实践证明,这样教育的效果很差,而且使孩子产生反感,往往以懈怠的方式相对抗,从孩子哪儿了解的实际情况越来越少,沟通困难。意识到以后,我及时转变了方式,每当他犯了错误,有了缺点,一般不做严厉批评,而是帮他分析原因,站在他的角度指导如何去改正。有了进步及时予以鼓励,但不轻易许愿。我还帮他确定切实可行的努力目标,时时督促。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于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鼓励孩子参与家庭事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体会生活的辛劳,理解家长对他严格要求的良苦用心。支持孩子的社会交际,让孩子多和人接触,特别是和同龄的孩子多交往,锻炼孩子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现在我的孩子已有很大的进步,我和孩子的沟通也顺畅多了。

  二、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教育孩子并不是靠哪一个单方面就能完成的,而是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教育融为一体,密切配合,经过多方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的效能。教育孩子,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保持信息上互通,方法上互鉴,教育上互补,才能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我的孩子反应快,但不踏实,概括分析能力较差,还好动,自我控制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较差,时常犯错。鉴于此,我除了在学习上对他督促指导外,尽量抽时间向老师和熟识的学生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经常以各种方式与老师联系,将孩子在家庭的表现告知老师,求得老师的支持和配合,同时了解学校开展的教育活动,以积极配合。另外,关注孩子接触的生活中的人和事及电视中的戏剧冲突,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教育。目前已取得显著效果。

  三、淡化维权意识,指导孩子勇敢面对挫折、委屈和不公。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样样顺心的,总会碰到各种挫折、委屈、不公正,增强忍耐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也是孩子的综合素质之一。当孩子遇到委屈和不公时,我尽量不越俎代庖去干涉,让他从自身多找原因,同时站在对方角度反向分析思考,确定对方的目的和出发点,并适当地指导他自己去处理,以提高他适应社会的能力。如对待老师的一些过重的批评和指责及处理方式,我首先让孩子明确老师的出发点是让他深知错误的危害性,是对他的关心和爱护,只有坚决改正,才能进步,然后反省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努力做一个宽容、诚实的人。

  以上是我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几点心得,希望能与贵校和广大家长们交流,共同为孩子的发展谋求更广阔的园地。

孩子教育心得 篇2

  在儿子八年的成长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也是在随着儿子的成长在不断的改变,不断的完善。如今儿子上二年级了,如何教育好孩子其实也是一门课程。今天很荣幸老师推选我来写教育心得,下面我来谈谈我的教育体会。

  第一,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现在许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在这无形当中让孩子产生自我的优越感,哪怕有些家长并不娇惯孩子,孩子们其实都十分清楚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所以首先要培养孩子的独立学习和生活习惯。有些家长或许都是陪着孩子做作业,孩子写到几点,父母也陪到几点。孩子小的时候自制力差,家长在一旁督促学习是可以的,但应逐步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家长在一旁不利于孩子独立思考,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遇到困难不是说自己想办法解决,而是让父母解决。值得庆幸的是昕哲在这方面做的挺不错。放学回家,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一般情况下我都不在边上,等他写完作业我都会认真的去检查,刚开始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不自觉,因此我们就立下了规矩:放学回家先写作业,没写完作业不准玩,遇到难题先自己想,最后仍想不出来再一起解决。就这样他慢慢地就习惯了。其次生活习惯也是很重要的。

  第二,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如今的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有些孩子往往在家庭中扮演小皇帝的角色,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长应要不能心疼孩子,怕他受苦。可怜天下父母心,有哪位母亲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啊,但是我们要放在心里面。

  第三,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是孩子成长的关键。

  孩子难免有失误有低谷的时候,这时候最需要父母的关爱与鼓励。如考试成绩不理想,我们不要一味的批评孩子,我们要跟他说为什么做错,哪里做错。我们要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孩子,告诉他你很优秀,如果付出同样的努力,你一定取得好成绩的。这样孩子的学习热情会被激发出来,对学习也会有信心。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坏孩子是惯出来的”,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多给孩子欣赏的目光,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品质,同时有利于增强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就会看到孩子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看到他的一点点进步,肯定他,坚持鼓励他,耐心引导他,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这一点是很必要的。

  第四,对孩子不要轻易的发火。

  我觉得,经常对孩子发火,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他习以为常了,觉得你发火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二是会因为他胆小而惧怕你,使他对你望而却步。如果经常发火,他就会报喜不报忧,家长就了解不到孩子真实的情况,这样教育起来就会被动。

  第五,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在学习上尊重孩子的选择。

  孩子有很强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和争强好胜,这是孩子成长的三大要素。同时结合该年龄段的孩子年龄特点:天性好玩。在这方面就要保证孩子有充裕的机动时间去玩和放松,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千万不要凭家长的主观意识去左右孩子的发展方向。

  比如,现在的网络十分吸引人,我就跟儿子约定好,每星期的周末,玩20 分钟的电脑,睡觉前让他看看动画片等等让他有自己的空间。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孩子是每个家长的希望与寄托。教育好孩子不仅仅是学校老师的责任,作为和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更应责无旁贷。孩子以后的发展好与坏大部分是同父母的言教身教分不开的,作为父母与孩子共成长,走好每一步。

孩子教育心得 篇3

  一、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源泉

  家是孩子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绝不能经常在孩子面前拌舌头吵嘴,那样会使孩子产生恐惧、自卑甚至厌恶的心理。不仅会疏远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在同伴之间还可能会出现偏激行为现象。给孩子一个安全、舒适、温暖的家,是教子的第一步,家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和睦相处。在这方面,我们是以实际行动让女儿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二、逐步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很重要

  女儿从3周岁起上幼儿园,步入正规的教育系统,我们要为她的人生的第一步打好基础,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她一些优良品德,借此也可改掉“以自我为中心”的当代独生子女的通病。比如:给她讲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并付诸于实际行动,让她知道尊敬长辈的道理;告诉她帮助别人是件很开心的事,让她知道应该助人为乐;在和小伙伴之间嬉戏时要相互谦让等等。闲暇时,常和女儿做连句的游戏,我说上句:“妹妹摔倒了。”女儿连下句:“我马上把她扶起来。”……乐此不疲。

  三、让孩子“自己来”,培养孩子的动手和自理能力

  成人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孩子是否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人重视与否,教育方法正确与否,首先是观念问题。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学习上不断加大压力,生活上关怀备至,却将良好行为习惯置之脑后,听之任之。我认为孩子爱劳动良好习惯尤为重要。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勤劳的品德,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责任感、自信心、意志力等良好素质和各种能力。因此,在我女儿很小时,我就开始让她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收拾玩具、穿衣、洗手绢、洗袜子、整理床铺等,当然,孩子干活常常不一定能够干不好,就此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评价他们。只要孩子作出了努力,家长就要充分肯定。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需要孩子付出很大努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