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书心得750字初中参考作文(精选31篇)
《红楼梦》读书心得750字初中参考作文 篇1
《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文学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是一本很难读懂的小说,这部作品具有十分深的意味。读这本书要细细读,慢慢品。
《红楼梦》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巨大的,这首先体现在典型形象的塑造上。
《红楼梦》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鸳鸯、晴雯、贾政、贾赦、贾珍、贾琏等一大批千古不朽的典型形象。给我印象深刻的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
贾宝玉这个人由于从小被祖母与母亲溺爱而造成每日与女孩儿们玩乐,不顾学业,而且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贾宝玉是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他生活在腐朽、虚伪的封建大家庭里,由对它的怀疑、憎恨发展到弃家出走,与封建统治阶级彻底决裂。他反对封建主义生活道路,对贵族生活的厌倦冷漠,是他反封建叛逆性格的最高表现。
贾宝玉性格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轻蔑、憎恨封建的世俗男子,同情、热爱受封建主义压迫与蹂躏的女子,表现出明显的民主思想。
虽然大观园里的人尽是心灵肮脏,不过也有真情在,贾宝玉与林黛玉真心相爱,最终却逃不过封建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命运。
林黛玉也是多愁善感、经常落泪,都说她心眼小,可是只有她才拥有贾宝玉这个知己。薛宝钗在大观园里可算是最有心机的一个了。她为人处事很能干,蒙住了很多单纯人的眼睛,她人缘极好,却得不到宝玉对她的真爱,她极力讨好没一个人连贾母也不在话下。
大观园里的人物我喜欢的要数探春了,他心机不如宝钗,文学功底不如黛玉,可是她为人爽朗,而且冷眼看一切,或许她有一点孤高自诩,可是能在混浊的世界里冷眼看一切的又有几个呢?但她的命运同样也是远嫁,离开家乡,离开父母。
《红楼梦》读书心得750字初中参考作文 篇2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我早就心向往之,尤其是耳畔响起“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佛柳”那悠扬的越剧时,我更是想一睹为快。暑假里,我终于有了一本属于自己的《红楼梦》。捧着《红楼梦》,我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红楼梦》讲述的是因皇亲而荣华富贵的贾府逐渐走向没落,最后因家庭成员获罪被抄家,终于繁华成空的悲剧故事。《红楼梦》里,有精明泼辣、圆滑狠毒的王熙凤,多愁善感、才思敏捷的林黛玉,叛逆多情、贪玩厌学的贾宝玉……我觉得最有趣的当数心地善良、老于世故的刘姥姥。刘姥姥二进贾府时,为了取悦贾母,在宴席上故意出丑,鼓着腮帮子幽默地说:“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头老母猪,不抬头!”哄得众人哈哈大笑,我也跟着捧腹大笑。
《红楼梦》中最令人悲伤的情景莫过于黛玉葬花和焚稿。当读到《葬花吟》中“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时,我似乎看见花一朵一朵地凋谢了,花瓣随风满天飞舞,花儿那曾经的清香,也没有了。可是谁会来怜惜它们呢?只有孤单瘦弱的林黛玉!但是当林黛玉也香消玉殒时,还有谁会来怜惜花儿,有谁会来想念可怜的她呢?难怪她要发出“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感慨!当林黛玉听说宝玉和宝钗成亲,她的病情恶化,奄奄一息,上气不接下气时,她把自己最心爱的诗稿、手绢和着自己的泪、自己的血都烧光时,真让人潸然泪下!她烧的岂只是诗稿,而是她所有的寄托!她的灵魂!
《红楼梦》最后的结局很悲惨!黛玉遗恨而亡,贾母归天,熙凤魂归金陵,宝玉出家,一个风光显赫的贾氏家族就这样分崩离析了,真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红楼梦》读书心得750字初中参考作文 篇3
有人说贾宝玉前世是一块“顽石”,而且说宝玉生下时嘴里所衔着的宝玉为女娲补天时遗留下来的石头。也许是这块石头的原因吧,家中的人都以为宝玉和这块石头是一条命,当玉碎了,宝玉也就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了。又因宝玉天生长相俊美,也就都更加宠爱他了。
当然,穿戴也更为华丽,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长得是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再一看又是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又由于宝玉生长在贾府,贾府中大部分都是女子,所以也就对宝玉的性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红楼梦》中有贾宝玉说过的一句话:“女子都是水做的骨肉,男子都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子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就是体现了贾宝玉非常喜欢和女孩在一起玩耍,讨厌世俗的那些男子。
在《林黛玉进贾府》中有一段写“宝玉摔玉”,可见,宝玉“摔玉”这一举动是对天命的反抗,对世俗的鄙弃,表现了他追求平等,反对封建尊卑等级制度的思想,体现了他“行为乖张”的叛逆性格。
而且在历人《西江月》中有写道: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裤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揭示了贾宝玉叛逆的性格,不愿受封建统治的束缚,厌弃功名利禄,要求独立不羁,个性释放,不服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不安与他们所规定的本分。
从《红楼梦》这篇小说中使我们学到了贾宝玉的人无贵贱之分,要敢于与现实生活中的不美好的事物作斗争,不能让不好的事物影响到我们,要分清真善美、假恶丑。勇于发表自己意见的美好品质。同时,也使我们懂得了人不能勾心斗角,贪图名利,要打败封建传统,使时代进步。
《红楼梦》读书心得750字初中参考作文 篇4
“都道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我相信宝玉是爱黛玉的,只是,奈不过“世道”。宝玉可闹可疯,黛玉可哭可怨,但他们如何抵得过一纸父母命,媒妁言的婚书?那个时代,世道固然,奈若何?
木石前盟是前世的机缘,神瑛士者无心之举结下了一段风月奇案,绛珠仙草本意不过是还泪报恩。说是前世注定,只怕造化弄人,有缘无分亦未可知,毕竟,这“宝玉”本是顽石不通灵,“假作真时真亦假”,这其中前缘种.种谁人辨得清。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宝玉初见黛玉,一眼相知,便勾起了这段前尘因果,两人相识相知,自有一段奇妙情缘。而后种.种暗生情愫,不过在青春懵懂的梦幻之间,似是而非,就像太虚幻境一游,注定了因缘也让人迷离其中,不得真意。
而宝玉与宝钗,从第七回一段可知,这“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巧语注定了这一世的纠葛纷扰不断。宝玉曾在宝钗面前恣意嬉闹,讨要着“冷香丸”一段,若是让黛玉看见,不免又一阵伤心花垂泪。宝玉仍是个幼子,那时还辨不清“爱”与“情”的差别,只顾“姐姐妹妹”的叫着,也不管不顾什么伦理是非。他这般胡闹的性子,成了别人眼里的“混世大魔王”,也不为过。
曹雪芹先生有意将黛玉与宝钗放置同一等位置,有木石前盟的前世天缘,定有金玉良缘的今世人缘;有宝钗的冷香灵药,就有黛玉的暖香故事。宝钗诗情夺魁后,黛玉也定要争个“诗也新,立意也奇特”的第一名。就连两人的判词都是在同一首词,同一幅画中。也不知曹先生这般如此是何意,当真是自己也无法权衡割舍任一方否?
前世的情人,今生的伴侣。若以性格单论,黛玉只适合做情人,她与宝玉之间情意绵绵,嬉笑打闹,为彼此同乐同悲,不肯分离片刻。然而,黛玉最大的缺点便是看不清也不愿意看清所谓的“世道。”。她学不会宝钗的为人处世,也从来没想过讨好任何人,她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踏足尘世。她看见宝钗与宝玉如何亲密,便立刻怨恨哭闹,她很单纯洁净,但不适合那个“世道”。
相反,宝钗是个有能力的女孩。她懂得看清身边的环境,懂得如何为人,懂得如何生活。这样女子活得太累,因为太能干。宝钗固然样样都好,相貌周正,体态端庄,为人和顺,处事周到,可她偏偏不幸福。她赢了婚姻输了爱。读过的所有读者都看见了宝玉对黛玉的爱,都没看见宝玉对宝钗的情。红楼是悲剧的,因为红楼没有如果,一切是天定,一切无法更改,已是最好的故事,已是最好的结局。想不出更完美的宿命,因为,“世道”下,是人心如此。奈何卿命薄如此,只道造化弄人,亦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