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情况汇报(通用30篇)
三是组建防汛抢险队伍。xx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印发了《关于印发20xx年防汛抗旱工作意见的通知》,利用乡镇赶集日发放防汛救灾技能资料、手册,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倡导各乡镇、村组建防汛抢险队伍,由该县防汛办、消防大队、水务局、国土局联动开展防汛应急演练,提高防汛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强了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防汛抗旱应急队伍。截至目前,xx县组织防洪抢险队伍20支2100人,开展防汛应急演练50次,参加防汛演练的人数达75000余人。
二、排除隐患保安全。
一是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水务局局长、县政府办副主任为副组长,县安监局、县国土资源局、县住建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防汛安全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在汛期前一个月对全县范围内的雨水墒情监测设施、山洪监测设施、防洪抗旱工程、通讯预警设施、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和防汛抗旱各类预案等进行全面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及薄弱环节督促其限期整改。要求小Ⅱ型及以上水库(水电站)汛期必须在防洪限制水位以下运行,病险水库(水电站)、除险加固水库(水电站)、未通过蓄水安全鉴定的水库(水电站)必须空库运行,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安全度汛。
二是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县国土资源局联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地质灾害调查、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拟定《xx县20xx年度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会同县气象局向社会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邀请贵州省地矿局103地质大队技术人员对全县10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危险性评估,在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置警示标志,对隐患点附近的群众发放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明确防灾责任人、监测人,负责做好灾害点的监测信息收集、反馈和检查指导监测工作,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防治结合抓源头。
一是夯实防汛基础设施。xx县人民政府划拨10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加强对城镇管网、排洪系统、河道清淤、山洪沟治理等工程建设,进一步增强洪灾“免疫力”。汛期前,新建排水管网50公里,县城垃圾填埋场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完成山洪沟治理15条,排洪沟治理12条,共清除河道、排洪沟垃圾20吨,清除淤泥5万余立方米,拆除阻水障碍20处。
二是强化水利工程建设。对全县四座中型、两座小Ⅰ型、两座小Ⅱ型病险水库和重点水利工程进行加固、清淤等整治,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全力推进木瓜溪、獐子沟水库项目建设进度,对确需跨汛期施工的在建工程,要求细化度汛方案,落实度汛措施,加快完善防汛抗旱工程体系,提高全县防洪减灾整体能力。
三是强化植树造林活动。以“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以新一轮退耕还林和县乡村造林绿化为抓手,积极落实退耕还林相关政策,并开展了“我为家乡添点绿·建设绿色”活动,号召全县领导干部及人民群众20xx余人参与植树节义务植树活动。20xx年以来,共栽植桂花、红叶石楠、栾树、紫荆、松树等树种32550株,栽植面积115、6亩,从源头上筑牢防汛“堤坝”,防止水土流失。
四、储备物资强保障。
一是防洪物资储备充足。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的原则,认真落实储备和调运预案,备齐备足防汛物资,做到品种齐全,数量充足,储备安全,确保在发生洪涝灾害时防洪物资能按时、足额发放到位。截至目前,已落实防洪资金50万元,调集备用推土机、铲车、挖掘机等应急车辆20余(台)辆、橡皮艇10艘,储备编制袋15000余个、块石500方、铁锹100把、防洪桩木3000棵。
二是救助措施保障到位。xx县民政局坚持“以人为本、分级负责、整合资源、快速反应、依靠群众”的原则,提前储备好灾害救助物资,与多家物资供给单位签订救灾应急物资供货协议,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服穿、有干净水喝、有房子住”。截至目前,共储备临时帐篷156顶、棉被1356套、棉衣262件、迷彩服183套、床xx9张、单衣裤1件(条)、雨伞704把、食用油10吨、饮用水10万瓶以上。
五、信息互通促联防。
一是创新服务模式。xx县气象局充分发挥气象部门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作用,紧扣“防灾减灾,气象先行”服务理念,按照“一年四季不放松,每次过程不放过,每次服务不松懈”的要求,创新气象服务工作模式,开拓性的制定了一套“两盯、两靠、三重要”重大气象灾害服务模式,进一步提高了气象信息的准确度和及时性,并第一时间向县四家班子主要领导、县防汛抗旱成员单位报告,做到早预防、早准备,为防灾减灾争取更多时间,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20xx年,县气象局获得“全国重大气象服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二是多途径发布预警消息。以县委办牵头,县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县直各部门、18个乡镇、310个村全力协助,建立全县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按照“
三个到底”工作机制要求,加强应急值班,县、乡、村应急单位和应急值班人员随时保持通讯畅通。根据省、市、县提供的天气预测预警信息,通过QQ群、手机短信、网站、微信微博、车载显示终端、LED显示屏等多种方式向公众发布天气预测预警信息提示,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响应、及时处置。自20xx年进入汛期以来,共发布大雾黄色预警200次,蓝色汛情预警50次,暴雨预警10次,编发手机短信3万余条。
工作情况汇报 篇22
我站在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的基础上,于4月28日、29日对全乡20个自然村就农户签字、经营权证书收缴、矛盾纠纷问题等工作到村逐一过。各结报员共反映突出矛盾问题25条,现场解答、答复22条;农户签字率已达705,收缴940本经营权证书。在检查过程中,有个别村存在宣传不到位、认识不足等现象,金站长现场给予点评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和重点,确保在5月底完成入户调查等相关工作。
20xx年市交林业绿化新造林183亩,农田林网任务3000亩,更新造林XX6亩。截止4月10日,我乡完成新造林190亩,完成104%;农田林网3000亩,更新造林161亩,完成103%。
20xx年市交机插秧集中育供秧池130亩,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深翻两交秧池186亩,3亩以上,完成市交任务143%;育秧物资基质入库650吨,备疏土500吨,水稻种子已调运入库6.5万斤。
兴委办发20xx年28号文件,全乡户改厕XX02户,时堡村951户,斜沟村551户,新建公厕54座,纳入公厕建设涉及五个村。崔二、崔三、崔四、付堡、仲北涉及资金60万元;仲南、三界、崔一一事一议以奖代补硬质路面计40万元,现已全部定位;本月XX日公开发包,确保10月份完成户改厕、公厕建设及硬质路面建设。
现XX乡提水2860亩,按500元/亩现已收143万元,其中122万元资金已交村交存,并且被村占用(付堡44万元,斜沟村80万元),其余各村组收21万元,以存单的形式交存,确保将各村追交资金交会计中心代管。
全乡生产河疏竣土方计7.5万元,共计作业区7个责任区。目前,已有5个作业区机械进场。截止5月3日已完成土方3万方,圩口闸维修计划3座,目前已完成1座;排涝站改造1座,现已维修,确保在6月初全部完成。3座闸1座排涝站维修任务,我乡在3月初组织电力、水力农机等部门对各种险工患段、闸站检查已全部完成。
我乡标准化农田涉及2座农桥,现已开工建设18座。20xx年2月10日之前完成机耕路21千米,确保夏收之时所有农桥承台出水。
我乡20xx年高效农业任务12万元,我乡已层层分解,确保月底完成此任务。
工作情况汇报 篇23
一、基本情况
**镇河新河北堤堤段(南小堤)长8.5公里,西起大功村,东至,沿堤重要部位涉及桥、戴家墓桥、白塔务桥、大功桥,闸、大戴家墓闸、白塔务闸;险段包括桥南缺口、十王堂老河道缺口、白塔务桥南缺口、戴家墓桥南缺口;十王堂险工,东姚辛险段。
二、工作开展
入汛期以来,**镇高度重视防汛和行洪工作,做到思想上认识到位,责任落实到位,隐患排查到位。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是:
一是及时调整防汛指挥部组织机构,制定应急预案。
针对人事变动,及时调整了防汛指挥部组织人员,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各村(街)、镇直各单位,制定了详实的应急预案,并储备了相应应急物资。-
二是明确防汛重点和分工,严格包保责任制。
修订完善了《**镇行洪应急预案》,指挥部根据实际需要下设综合组、工程抢险组、转移安置组、卫生救护组、学校安全组、治安保卫组等。各工作组职责明确,分工合作,保证必要时能各负其责,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同时,将辖区堤段划分为7个片区,严格执行班子成员包片、镇村干部布点的干部岗位责任制,新河北堤和南小堤每公里由3人专职往返巡查,桥、闸、险工险段明确专人盯守,及时掌握和报告防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