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关于幼儿园教师心得感悟优秀范文(精选23篇)

2024-10-06 08:25:59心得体会打印
关于幼儿园教师心得感悟优秀范文(精选23篇) 在忙忙碌碌中我们的这学期也接近尾声,回顾这一学期自己的工作,真是有喜又忧.幼儿教师的职业是琐碎的,细小的.但我热爱我的职业.在工作中,我对每一件事情都认真负责,现将这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以提高孩子的自我....

关于幼儿园教师心得感悟优秀范文 篇1

  在忙忙碌碌中我们的这学期也接近尾声,回顾这一学期自己的工作,真是有喜又忧.幼儿教师的职业是琐碎的,细小的.但我热爱我的职业.在工作中,我对每一件事情都认真负责,现将这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以提高孩子的自我服务水平。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孩子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由于现代家庭的特殊环境,使得不少幼儿失去了发展自理能力的机会,在幼儿园主要表现为:一顿饭吃完后满桌都是饭菜;洗手草草了事,有的洗下来后身上、袖口、地上都是水;玩具玩好乱堆放,弄得满地都是等等。只有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为基础,才能让他们在幼儿园愉快地开展一日活动。

  培养自理能力时,对幼儿在不同阶段应做出不同的要求。如在指导幼儿洗手时,对于中班的孩子则要求他们能将袖子卷好,按顺序、正确的洗手,能保持盥洗室地面无水。有些自我服务的内容对幼儿来说比较难掌握,也挺枯燥如果只是一味地灌输应该怎样做,逼着孩子一次一次练,这种效果一定没有提高孩子兴趣,引导他们自发的去练习见效的快。例如,看似一个简单的系鞋带动作,孩子们系鞋带时要么打了许多死结,要么索性不系,拖着鞋带到处走。后来一想,何不编个小儿歌,让孩子边念,边学着系鞋带。于是就教孩子们念起了:“两个好朋友见面握握手,变成两圆圈,再来握握手。”的系鞋带儿歌,小朋友们十分乐意的接受了。当然培养幼儿良好的自理能力需要贯彻到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当中。

  二、加强德育教育,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观念及习惯。

  幼儿的行为,充分反映了他们参与社会交往,适应周围世界的能力,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对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身心发育和成长有着重要而长远的影响。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对正处在成长期的幼儿,教师的表率作用对他们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常常会在家里或幼儿园里听到孩子们说:“我们老师就是这样做的。”可见,幼儿观察是何等的细致。这些都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在平时一定要做到事事严于律己,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平时也要注意经常检查自己,一旦发现自己做错了的时候,要敢于在孩子们面前承认错误,这一点,对幼儿的教育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一滴水就是一个海洋,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孩子越小,年龄差异就越大,我常常提醒自己要面向全体幼儿,落实“两个优先”“两个关注”,学会去观察了解孩子在某阶段的一般特点,把握个体特点,才能及时解读幼儿,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让教育真正适应并促进幼儿的发展。如徐坤从外地转学而来,各方面行为习惯较差,我们在平时的点滴行为中对他进行督促、教育和鼓励,现在他已经能有意识要遵守班级纪律。周宇帆小朋友具有较强的攻击性行为,老师通过一次次谈话、接触,先培养他与老师的感情,慢慢引导他为班级体服务,如分发餐具,搬桌椅,增进他与小朋友友好相处的机会,慢慢的小朋友的告状声就少多了。

  三、转变教学观念,在活动中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

  随着《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打破了各个科目领域的划分,根据新课程教材的要求,结合班级实际情况,有机地将各个领域知识加以融合。课改的核心是让课程适应并促进孩子的发展。课改的教材涵盖了幼儿的基本经验,但不能涵盖每个幼儿的生活经验。作为一名红幼的教师,我们不能依赖教材,抓住日常生活中随时发生在幼儿身边的有价值的事情,用整合的观念对教材、教案进行选择、创造,不断拓展教育活动的资源。

  根据教材中各个主题的目标,精心地进行每周的备课,在课前的准备方面,打破了以

  往的由教师一人准备到底的情况,而是充分发挥幼儿和广大家长的积极性,一起收集资料,往往是在主题开展以前,就收集到了许多方面的材料。在收集的过程中,增加了幼儿的参与性,他们多了一次了解的机会,潜移默化地丰富了幼儿这方面的知识。在课上更加注重让幼儿将学到的本领加以展示、总结、归类,从而将个人的知识转化为大家的知识。在新教材的指导下,活动中加强了幼儿的动手训练,让每个幼儿都有动手的机会,让他们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提高。每次活动结束后,我们并没有彻底得告别这个主题,而是通过主题墙,让幼儿把收集到的资料、活动中的成果展示出来,把主题活动进行延伸,让孩子有一个体会、回味的机会。

  课改的不断深入,使我重新认识了新的课程观,让我明白:幼儿的一日活动均为实现教育目标而组织安排,它具有整合性、开放性、生活性、活动性、审美性和趣味性一体化的特点。因此在活动中我努力将一些知识以直接经验呈现给幼儿,通过游戏、日常活动及相关事物的辅助作用,使幼儿所学习的知识更实际化、感性化。我努力使自己从一个“实践型”教师转变为一名“反思型”教师,重视观察孩子、学会解读孩子的一言一行,让幼儿真正的成为活动的主体。

  四、教师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做到家园同步。

  幼儿大多数的时间还是在家中,前面提起的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单靠教师在幼儿园引导,取得的效果一定不会很明显,只有家长在家中配合老师继续进行教育、引导,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我就通过家长园地将一定的教育方法、经验介绍给家长,以便让他们在家中能正确的引导、教育幼儿。通过家长来园接送孩子的时间,简短的谈话能让家长们及时了解幼儿在园情况,每月不定时的家访,则能让我仔细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更全面的掌握每个孩子的特点。本学期我园又开通了“校园博客”,这样对于工作比较繁忙的家长来说是一种的联系方式。他们能及时了解班级最近的活动,并做好配合,又能了解到自己孩子最近的表现情况;有的家长非常留心孩子的一言一行,但由于工作忙,与老师见面少,他们就在“博客”上留言,并向我提出一些问题?作为老师我有责任给他们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我就认真翻阅有关资料,有时还向其他老师讨教,争取给家长最满意的回答。

  五、教师互相配合,使班级工作顺利进行。

  今年我和齐老师一起管理班级工作。两人是第一次搭班,在管理工作中,我们二人互相适应着对方的管理习惯。我和齐老师一起总结幼儿的年龄特点、行为特征能较好地把握,能根据孩子的特点开展适宜的活动。一起解决教育上的困惑,一起寻找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关注孩子的兴趣需要,创设相应的环境,切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学期初,根据我班情况商量制定各种计划,在环境创设中更是有商有量。要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今年,班级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老师的工作细碎而又繁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寻找自己的不足,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完善自己,争取使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更上一层楼!

关于幼儿园教师心得感悟优秀范文 篇2

  可能许多老师和我有过相同的感受,人们在听说了我们的职业后常会羡慕的说:“和小朋友在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多好呀!”相信我们失落的心情是一样的,因为幼儿教师琐碎的工作是不能用轻松来下定义的。失落带给我们思考:“我们的付出与小朋友的获得是否等价?我们忙得值得吗?”当我们辛苦的将墙壁布置的漂漂亮亮时,却发现辛勤的汗水只是起到挂历的效果;当我们告诉小朋友祖国如何地产丰富时,小朋友会因我们枯燥的演说而东张西望。老师真的很像主人,把幼儿园这个家打扮的舒适、漂亮,但孩子更像一个客人,老师抱怨孩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做事没有创造性,对人对事漠不关心。如果我们反问自己就可以得到答案,我们是否让他们明白,他们应该为自己生活的环境付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让他们成为环境生活中活生生的人,成为环境的主人?随着思路的逐渐清晰,我们意识到环境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环境就是大课堂,它是看不见的老师,而我们应该做的,是应该让孩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花园”的主人,班级的主人,成为自己的主人。带着想法和思考我们在不断的探索、实践,并取得一些效果,在此与老师共勉。

  一、从观察环境到生成环境

  观察是环境生成的前提,而环境应是由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中产生的,不是由老师强加给孩子,或是无原由的凭空而来的。因此平时我们对幼儿的活动时的情况做了详细的观察记载,幼儿活动区域的创设就是由这星星点点的发现中产生的。一个星期四的下午,几位晚来接的小朋友把椅子排成一长排,诚诚小朋友拿着小圈,嘴巴里直叫“嘟嘟……快上车,火车就要开了!”看着他们开心的样子,我也心中一动。第二天的区角活动多了一个“小火车”游戏,果然有小朋友不仅报出了上海、北京,还说出了香港、澳门、广州等地名。我借机会向幼儿介绍了一些城市的名称及地方特色,并结合科学认读为幼儿提供了全国各地的名称字卡,幼儿也在活动中加入了自己的创意。他们把字卡按顺序排列在椅子上,到站时乘客说“上海”去,他们就会把乘客带到有上海字样的椅子旁,到站时还会说:“上海到站,请下车!”随着游戏的不断开展,我们又为幼儿提供了1—10的数字卡,在“乘客”上车时他们会按顺序给乘客相应的票据……小朋友通过游戏的不断发展,在语言、计算、情感、责任心、与人交往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诸如这样从观察中产生的活动还有语言角的“故事大王”。它是来源于小朋友的一次小制作活动后,有两位幼儿拿着制作的“飞机”和“汽车”在自编自讲故事,我灵机一动,把小朋友叫到我面前说:“想不想听老师讲个《大嘴鳄鱼的故事》”。我就边说边演示手中的教具,绘声绘色的给幼儿讲了起来……第二天语言角便多了一个“故事大王”,许多小朋友都喜欢这种又可玩又可自由讲述语言活动,他们表达的愿望更浓了。为了让幼儿的讲述更有目的性,结合科学认读,我们把幼儿听过的故事制成字卡投放在其中,引导幼儿进行有目的的语言表达。还有如在数学区提供的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珠子、火柴棒、豆子、七巧板、会变的盒子等,都是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或是主题的安排而有层次的提供和投放的。从观察到游戏的不断递进,我们从中发现了来自于幼儿无穷的创造力,也使我们了解了幼儿存在的问题,得到了宝贵的教育信息。因此我们可以无庸质疑的认为,以孩子的兴趣和需要为起点,挖掘和不断深化活动中的教育价值,把教育要求渗透其中,才能使我“教的轻松”,孩子“学的快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