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关于校本研修培训心得(精选33篇)

2024-08-03 23:57:27心得体会打印
关于校本研修培训心得(精选33篇) 为期两天的“晋江市小学学科教学能力提升校本研修通识培训”在8月26号落下了帷幕。作为安海镇的教师,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其中来自福建教育学院的陈秀鸿老师向我们讲述了有关教师角色定位的道德思考。....

关于校本研修培训心得 篇1

  为期两天的“晋江市小学学科教学能力提升校本研修通识培训”在8月26号落下了帷幕。作为安海镇的教师,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其中来自福建教育学院的陈秀鸿老师向我们讲述了有关教师角色定位的道德思考。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新教师,我觉得获益颇多。

  首先,陈老师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教师角色,即作为社会成员的教师;作为学校成员的教师;作为学生社会化承担者的教师;作为自身社会化承受者的教师。其中又以作为学生社会化承担者的教师为重心详细道来,她认为学校教育的任务在于使学生个体社会化,简而言之“化知为行,化行为习,化习为德”。这是个艰巨的过程。在传统观念里,大多数人都认为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是为了学习文化知识,增长聪明才智。但是,人们却往往忽略到最核心和最本质的一点,那就是让这些文化知识内化成学生的'涵养,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达到“德”的要求。作为小学教师,在教授给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切不可忽视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两手并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许多活生生的例子都在告诉我们:知识的缺失是一时的,但是道德的缺失却足以毁了孩子的一生。由此可见,“化习为德”才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

  此外,什么对于人来说最重要呢?陈老师向我们分享了她的观点,包括人之生(生命):健康第一;人之品(品德):做人为先;人之格(格调):生活质量;人之气(贡献):服务社会;人之才(才学):发展空间。作为教师,切莫以成绩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要关注人的成长,以爱为前提,尊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当然,“生品格气才”不仅要用来要求学生,也要用以律己。教育,本身就是双向性的,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是学生教育我们,促使我们进步成长的过程。

关于校本研修培训心得 篇2

  校本研修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彼此支持,相互之间进行专业切磋,共同分享经验,实现共同成长,这就需要促进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与合作。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是发挥教师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备课形式。

  集体备课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教学设计要展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指导,要体谅学生学业负担,习题要精选、作业要分层,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的负担,使他们真正感到时有所学、日有所进,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教师之间要形成良好的氛围,要在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这里的竞争是能力的'竞争、知识竞争、师德的竞争。

  集体备课,不仅仅是集中讨论,一般采取集中讨论与个人钻研相结合的形式。如果仅仅依靠听中心发言人的说课,这种讨论是不可能成功的。需要发动全组成员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讨论的时候才可能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所以,个人钻研是开展集体备课的前提。集中讨论时,组长要善于引导,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还要善于总结,归纳大家的长处,指导中心发言人整理教(学)初案。

  作为教师我们在备课时要做到:

  (1)认真学习课标,通读教材,了解全册教材的内容、结构、知识点及重点,做到宏观上把握教材,微观上重点吃透所领受的任务的部分。

  (2)集体议课时,参备人要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认真听取主备人的发言,质询主备人的观点和设计思路,列出补充和修改意见,不当“局外人”。各研修小组可能会出现一些共性或个性的问题,问题出现后研修小组要举行组内或跨学科跨年级的专题研讨活动。研讨要积极邀请市内有名望的优秀教师、教育专家参与,发挥专家的引领作用。

  (3)认真修改教案简案和学案,做好复案补改工作。参备人领到教案简案和学案后,要结合班情,对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及教学活动等环节、内容等进行修改、补充,写出自己的教案详案。

  (4)互动研讨。备课工作完成后,研修小组要实行轮流听课制度。听完课后,要安排一堂课的时间进行讨论,通过讨论要找到教学中存在的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关于校本研修培训心得 篇3

  20xx年8月27日上午,我参加了晋江市20xx年新教师岗前培训暨师德宣誓大会。会上,陈局长首先对新上任的老师提出了要求和勉励,鼓励我们在教师队伍中严谨治学、勤学善思、做到自律、自信、自豪。紧接着,三位优秀的青年教师与我们分享了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于我们这些尚在迷茫与探索阶段的新教师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优秀骨干教师李雪强老师向我们作了《教学研究,唤起我们职业的尊严感》的报告。在他眼中,学习永无止境,我们应该要敬畏知识、敬畏生命,真正做到教师育人的神圣职责。任教多年,李老师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勤勉的研究精神、独特的教学魅力荣获大大小小的奖项不计其数。会上,他跟我们分享了他人生中几个难忘的“第一次”:第一次看教育名著、第一次做研究、第一次参赛、第一次写论文……正是这些艰辛的“第一次”,才有后来无数的荣誉,李老师展现给我们的是名师艰难而又坚定的成长之路,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干好每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便是成功。李老师意味深长地说道:“教学是一个量的问题,研究是一个质的提升,教学研究才能唤起我们职业的尊严感。”

  来自第二实小的黄玲玲老师则给我们来了点“不一样的”:不一样的'角色、不一样的教学、不一样的活动以及不一样的爱。这些“不一样”实际上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日复一日的机械教学、毫无新意的课堂环节、枯燥乏味的简单操练正在一点一点地侵蚀孩子们对学习的热情和渴望,那么,我们不妨来点不一样的吧!课堂上穿插点小巧思,班级活动大胆创新,力求做到给孩子的每一天都是新鲜的。另外,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黄老师提到了可爱之人当然人人都爱,但是能做到爱那些不可爱之人才是真正的爱,我们自然会喜欢学习成绩好、乖巧听话的孩子,而面对那些不那么可爱的甚至顽劣的后进生又该如何?我想,教育不单需要爱更需要的是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要直面这一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最后,来自成功小学的王兰兰老师跟我们分享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班主任。王老师任教多年,深受学生、家长的爱戴,她总结自己多年来当好班主任的三大法宝:以“新”营班,用“心”育人;培养班干部,工作变轻松;家校联系和谐,助推学生发展。这对于新教师的班主任工作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当然我们还需要自己在职业发展道路上不断摸索创新,早日熟悉工作岗位,尽快融入新角色,当好一名合格的教师。

关于校本研修培训心得 篇4

  本次培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理论性的培训,主要以讲座的形式开展,包括元业辉老师的的讲座,鲍明旭老师的的讲座,下午王月秋老师的讲座,杨亚飞老师的讲座等.为了能够更好地吸收这次培训的精髓,指导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特此作如下小结。

  通过这次培训更加深入了解到一些新的教育模式和相应的教学策略。其二,通过暑期的集中学习,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老师不能只是一桶水,而应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所涉及的课程是全新的,涉及到的知识是很广泛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不断地学习,学习新的知识,古今中外、文史地理、方方面面的知识都有要学,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涉及其他知识,也就是知识面要广,要增强自己的文化素养,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求。

  我感觉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既需要有扎实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又需要把握教育的真谛,了解青少年开展的规律,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具备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教师既要做“经师〞,又要做“人师〞。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完善和知识丰富;教师的行为,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果学生需要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在信息社会,教师就要不断补充知识能量,才能更被学生受到尊敬。

  通过几天的培训,我认为作为教师还应该做到不放弃一个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看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不应该只重视成绩优秀的学生而忽略了那些后进生。如果老师能够关注到他们的话,说不定我们就能挖到宝了。否那么又怎会有后积勃发、大器晚成之类的词语呢。要“点燃学习的动力〞,要小心地呵护儿童天生具有的学习动力。面对学习中感到无助、无力的学生,我们需要认真分析产生动力缺乏的原因,帮助他们重新燃起学习热情,而不是放弃他们,这是我们教师肩负的重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