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关于孩子的教育心得体会(精选32篇)

2024-03-19 22:35:26心得体会打印
关于孩子的教育心得体会(精选32篇) 在小说《宝贝》中,作者虚构了一个让人难以置信又完全可信的故事:因为爸爸妈妈生了一个成天被“宝贝”“宝贝”叫着的小弟弟,完全受到冷落的六岁主人公小玉想把弟弟从楼上扔下去,她给弟弟喂生的自来水;往弟弟奶瓶里偷偷放老鼠药;和好....

关于孩子的教育心得体会 篇1

  在小说《宝贝》中,作者虚构了一个让人难以置信又完全可信的故事:因为爸爸妈妈生了一个成天被“宝贝”“宝贝”叫着的小弟弟,完全受到冷落的六岁主人公小玉想把弟弟从楼上扔下去,她给弟弟喂生的自来水;往弟弟奶瓶里偷偷放老鼠药;和好朋友合伙去汽车站用一百个棒棒糖的价钱“鬼卖”(拐卖)弟弟……在一连串的虚构情节中,我们看到了隐藏在事件背后的真相,一个儿童在突然受到极度冷落后的心理的真相。

  不要质疑它的真实性。小说都是虚构的。虚构的最高境界是让人明知道是虚构的,但依然宁愿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它揭示的是真实。我相信这种艺术的真实。在我的漫长的语文教师生涯中,我在小伙伴们的“真情作文”、“原生态作文”中无数次地读到过譬如“有弟弟真不好”“我不喜欢弟弟”“弟弟要是一直留在广东不回来就好了”的文字,而我几乎无可指责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教导他们,因为问题并不在他们——有问题的不是孩子们不经意流露出来的“不正常”心态,而是根本就不知道、也不相信这种不正常心态、从不在乎孩子立场与视角的、自以为是的我们。

  天使的心中也会有邪恶的阴影眷顾,何况这种邪恶同时被儿童的幼稚与成人的近乎愚钝的漠视行为所指引。每一个儿童的存在都不容忽视。——多年形成的职业习惯总是暗示我,哪怕是面对一个痴呆儿童,我都下意识地不敢不敬畏他。——儿童的心灵不容许成人一次次地冷漠甚至有意地歧视。别以为他们什么都不在乎,甚至长期地以这个世界的智者、强者身份自居,愚蠢地认为他们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与无可奈何。

  儿童自有他们的一双穿透世事的慧眼,同时也有一套独特与充满智慧的对抗法则。既然这个世界是由儿童与成人共同构成的`,那么,忽视——乃至伤害儿童,必然会打破这个世界的平衡与安宁。

  这由不得你不信。——尽管多年后小玉谈起小时候她想弄死弟弟的事,“爸爸妈妈矢口否认”。

  这是几年前我在一个书评中谈到的一个例子。之所以又想到这个例子,是因为一个传闻,说是一位女孩子杀死了她的准备要二胎的父亲。此外又有一则传闻说,有个女孩起初同意父母再生二胎,结果等母亲怀了二胎,女孩又说:我诅咒,生不下来。结果真就没生下来。从此再不敢生。

  微信时代,许多传言都不能完全当真,那就当故事来听,如同我们看如上所述的小说。它们的众多的意义当中,有一种在于——我想说的是,别忙着怎样教育儿童,在教育儿童之前,盘点一下你认识与了解儿童多少。尽管我们都来自于儿童世界,但事实是我们基本上没有体察到:儿童的大半个世界,都不是与我们的世界重合的,它是独立的。对于儿童的教育而言,重新认识儿童才是真正的开始。但不要急于表白自己有多了解自己的孩子。据我所知,不到一些比较糟糕的事情发生,儿童真正的一面,大多会隐没在“我家的孩子我最了解”的自信中。就像一些做老师的,总不大相信打坏小明脑袋的事,是最老实与最优秀的小红干的一样。几乎所有的教育失败,都可以看作是对儿童认识不足与不当的一种结果。将儿童视为时刻要训诫的对象与视为股掌之间的宝贝来溺爱,包括一些学校动不动就不许小学生追吵喧闹的养成教育以及将儿童当成刷题与学艺的机器,都可作为儿童认识方面的例子。小时候我一个人去一家我最亲近的亲戚家拜年,亲戚念着我的小名说,不吃什么的,随便煮点菜就是了。我说,我吃的,什么都吃的。亲戚们都笑了:那就多煮点。总之如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的一条意见是,认识与了解与尊重儿童,比教育儿童更重要也更艰难。对于许多教育者来说,教育只是两三分钟的事——如此的时间与耐心,你基本上无法了解一个儿童。而每位家长与其都去做儿童教育家,就远不如去了解与认识各自的孩子:与你最熟悉的孩子,与你又有多么的陌生。

  对于最应该了解孩子的家长而言,要了解与认识儿童,自己先接受教育、读书学习,是重要的。牵手、陪伴、交流、沟通、关爱、与孩子建立牢固的信任链条,是重要的。如此重要的东西一定还可以列出很多,但像偷看孩子的书信、微信,或者严刑拷供,是最下三滥的办法。

  刚敲完这几行字,看到一档综艺节目。一个八岁的女孩子,会唱豫剧、京剧、评剧,上台小试身手时,技惊四座,眉目能传情,伶俐有范儿,能俏皮地点出嘉宾老师模仿她的动作时的问题。但主持人突然说,你不大喜欢说话是不是?将我惊呆。接着有嘉宾老师与主持人轮番教育女孩子要大胆说话,不要因为现场人多而紧张,云云,一直说到女孩眼微睁,头微垂,颌微点,脸微窘,又将我惊呆。——紧张的人在台上,戏能唱得那么开?结果正式亮身手时真就小紧张,放不那么开了。我说这个例子的意思是,假如我也有个这么聪明、伶俐、会唱戏、会说话、上台根本不紧张的孙女儿,我还叫她上台,但是希望她千万别碰到这样热心的教育家。是为补记。

关于孩子的教育心得体会 篇2

  我的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中最关键的就是:家长特别要注意孩子身上一些细微的变化,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帮助和教育好孩子,使之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成长。

  我的女儿现在读五年级,从她出生到现在,我们努力做到科学施教,尽量营造家庭的民主氛围和轻松环境来对她进行教育。目前我们一家人感情融洽、沟通良好,孩子健康活泼,茁壮成长。看到孩子在学习中有不错表现,做父母的感到无比欣慰。这些年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有着十分深刻的体会。下面就是我的教育孩子的心得。

  一、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

  我们夫妻二人都是老师,通过多年的观察发现:学生的许多缺点是能够在父母身上找得到的。所以,我们要教育子女还要先约束好自己,规范好自己的行为,这样子女有一个好的榜样,不必我们家长有多少说教,子女也会跟着去做。所以我们应该用良好的环境和榜样去影响、熏陶孩子。小孩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时常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模仿身边的人或事物,因此,家庭的生活环境、家长的榜样作用便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我和我爱人从不打牌或打麻将,休息的时间看看书和电视,或者上网查查需要用的资料,还买了许多古今中外历史经典书,如《四大名著》、《百科全书》、《成语故事》、《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选》及一些适合儿童阅读的英雄人物传记、科学家传记等等,爱人还喜欢国学方面的书,女儿有时也跟着学一些,我们有意培养女儿“与书为友”的习惯,这些好习惯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对她人生的发展是有益无害的。

  二、积极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

  小孩在读书期间,老师的作用是相当大的。非常幸运,我女儿的老师是非常负责的.好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很受学生欢迎。作为家长要多与老师联系,关心孩子在校表现,和老师探讨孩子的不良习惯,有错误能够及时的纠正。这样老师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你的孩子,更有利于老师从孩子的个性出发,寻找一种更适合这个孩子的教育方法。正因为这样,我们要经常教导孩子尊敬老师,认真听从老师的教导,“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正是老师的伟大之处。

  三、培养孩子生活能力和行为习惯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被培养成了“小皇帝”“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更别说知道感恩了。在家里,我们有意识的让女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七岁时让她单独睡一个房间;八岁自己会洗头洗澡;晚上单独在家,写完作业后再看一会电视,到了时间会自己先睡;会主动帮忙洗碗……除了正常的零花钱之外,我们很少给她钱,因为从小她就没有乱吃零食的习惯,她要买什么都会事先征得我们的同意。有时我们会有意无意地在孩子面前说大人在外面工作有多么辛苦,赚钱是多么不容易,这样孩子自然而然知道珍惜,懂得感恩了。此外,在打扫卫生时,可以叫她负责收拾自己的房间,大人则负责其他地方。一方面让她感受到了父母的辛苦,另一方面也培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就可以赢得孩子的敬重,从而更加珍惜为她所做的一切。

  四、学会换位思考,不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女儿读一年级时,年龄比一般人要小一些,刚开始什么都不懂,还不知道读书是怎么一回事。语文成绩总要比别人差一点,数学还曾经考过不及格。作为家长,当时我们很着急,但却没有责备她,也没有额外布置课外题来强迫她学习,更没有规定她考试非得考多高的分。而是从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入手,提醒她上课要认真听,不能受同学的干扰而影响听课,放学后首先要把作业独立完成,有问题先查字典,不要依赖父母的辅导,就这样一步一步,潜移默化,成绩逐渐在提高,从三年级到现在每年都是三好学生,数学还经常考满分。经常听人说小孩在周末要上辅导课,还要学习乐器或舞蹈,学了之后每天还要练习,这样孩子几乎就没有休息和放松的时间。在我看来,除非小孩自己非常乐意去学,如果强迫的话,那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挖掘孩子的潜力。孩子比较小,天性好玩,要保证孩子有充裕的时间去玩和放松,去做自己欢的事。我们曾经带过女儿去学二胡,后来发现她对此不感兴趣而是欢绘画,于是就放弃了二胡,她坚持学习绘画直到现在,并且乐此不彼。

 1/13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