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汇报(精选19篇)
个人汇报 篇1
我校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是在抗击疫情关键时期,在党中央提出”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号召下开展了的线上教学工作。全体教职工积极响应,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市教研院和区教育局关于“线上开课”的各项指示精神和要求。从二月份开始我校积极的进行“线上开课”准备,并于3月2日开始了我们的线上教学工作。经过一学期的线上教学工作,使全校师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线上教学方案是我们整个线上教学工作的统领,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至关重要。而线上教学对于我们特殊教育学校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面对这种新的情况、新的课题,我校孔俊岭校长带领全体班子成员,沉着应对,积极谋划。并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了适宜学生居家学习的课程。统筹了人员的安排,部署了教学内容的选择,突出为学生服务的宗旨,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为主要内容,做到了精准细致,有效实施。
师资水平是线上教学的最重要保证。为了更好的开展线上教学,我校大力加强了对教师的培训,认真组织教师积极参加上级教研部门的各项专业培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不断增强教师线上教学的能力,提高了教师的线上教学水平。我校针对线上教学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对线上教学内容设计进行相应培训。通过学校工作群,指导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微课的设计、选材、制作。并且对教师在微课设计上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们正确利用特殊教育教学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共制作微课、录播课等共计3800多节,注重突出了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体验生活。同时,我校向市里推荐优秀教学资源5篇,教师综合线上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和锻炼。
积极参加市教研院组织的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共同体以《线上教学展风采互动交流促提升》为主题的线上教学经验交流和展示活动。在孔校长的带领下,全校先后分6批次25名教师参加了此项教学展示活动,在线观摩了20节各校优秀的线上教学展示课。其中我校青年教师孙亚楠代表学校参加了线上教学展示,专家对其线上教学展示给与了充分的肯定。通过参与此项活动,在线平台共同体学校间的相互学习借鉴,相互促进交流,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提高了教师的综合技能,大大的促进了我校在线教学工作的开展。
在全体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与提高,都有相应的收获。通过线上家长问卷调查反馈来看,家长满意率达到100%,虽然因疫情局限在家中,但学生们通过线上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促进了其健康的成长。学生们的这些良好表现,让我们都倍感欣慰!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
“线上开课”,它不仅仅是给学生们带来的是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给他们带来了疫情特殊时期的希望和未来!我们一定要不断总结和积累线上教学经验,不断完善和改进,查找不足,取长补短,促进未来教学工作的整体提高,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并为未来返校复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个人汇报 篇2
时光飞逝,自1986年至今奋斗在教育战线上已经有25个春秋。25年来,我在教育园地里执着、勤恳地耕耘着,始终坚持教学和科研并举、学识和能力并重,一直在教学第一线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想。我始终坚信:只有通过教育科研才能提升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境界。自20xx年建校以来,我一直从事教务主任和副校长工作,身为学校教科研负责人,积极开展学校教科研活动,制定规划、组织实施,不断加强学校教科研队伍的培训,积极推广教科研成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期间我分别主持了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共4个,其中国家级课题《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市级课题《集体备课方式研究》,都已结题,市级课题获得了三等奖。省级课题《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构建和谐有效课堂研究》和市级课题《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正在研究之中。
在教科研道路上,我努力使自己做到“三勤”
一、“勤学习”让自己向科研型校长迈进
科学的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支撑,工作实践也就不能顺利有序地进行;没有较高的业务素质作基础,教学工作就不能有突出的成效。一年来,我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研读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理论,学习教学和管理经验。通过学习,认识进一步提高,思路进一步明晰,素质进一步提升,为工作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登高望远,先学先行,学无止境”。多年来,我不放弃任意一次学习的机会,和班子成员一起去凌源实验中学、去围场天卉中学、承德三中、承德九中、杜郎口中学、丰宁16所中小学、天津鉴开中学等考察学习,每次考察我都努力去发现、细心去观察、认真做记录、深入进行思考,把名校的先进理念、经典文化和创新思想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脑海里。通过学习、探究和反思把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一边学习一边总结,结合我校改革的实际,探究有效课堂改革模式的新路子,并加以归纳总结和提炼。
20xx年12月份,我抓住了校长远程专题培训的机会,聆听了全国著名的专家和名校长的70多学时的精彩讲座,他们教学改革的思想、教学管理的策略、学生培养的方法、辉煌业绩的取得,让我感受颇深,获益匪浅。
多年来,我坚持经常深入课堂,深入教学组和教师一起共同学习探讨有效课堂,平均每学年听课120多节,查课近百节。在研学过程中让我体会到了课改的真正内涵,课堂的实践给了我课改的第一手材料。
教育教学网络一直是我的良师益友,广泛的学习和领悟,一直让我受益匪浅。 几年来,我自建了博客,记载了大量的课改资料、教研心得,为自己教科研打下了较为深厚的理论底子。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能理论联系实际,在不断的听课、评课、研讨的过程中自己有了飞跃的提高,并与老师们共同成长起来。使自身的教科研能力不断提高。20xx年度我被评为县级继续教育先进个人。
二、“勤探索”把课题和课堂教学改革紧密结合
在学校组织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研究中,我非常注重教育科研理论知识与课改实践的结合研究。教研中,我善于发现问题;实验中,我大胆进行推测;实践中,我用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每一次的科研立项,我都会思考很多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假设,不断地进行修改,使得研究方案不断完善、精益求精。把科研与课堂教学改革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使教学形成了特色。“”学校立项课题中,有四个课题是有效课堂改革的子课题,课题的研究有力促进了课改。
20xx年11月13日承德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召开了全市各校课题主研人员参加的“”规划20xx年度课题培训活动。我代表学校作了《学校星级管理方式研究》的开题报告。
自学校作出课堂教学改革这一决策的第一天起,我便积极地投身到了这项重要的工作之中。不断学习、不断研究,在反思中提升,在总结中进步。通过实践探究构建了 “三五八”即“三型、五步、八环节”教学模式。“三型”即三种课型--预习展示课、提升展示课和巩固训练课;“五步”即“五步教学法”--“导入示标,自主独学,小组研学,展示交流,巩固达标”; “八环节”是授课实施的八个步骤-- 课前准备 明确目标 自主独学 小组研学 展示交流 点拨深化 巩固达标 反思提升。课改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升,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通过研究破解了“有效课堂”的十大难题:
1.教师的认识问题
2.模式的落实问题
3. 年级的特点问题
4. 学科的差异问题
5. 集备的落实问题
6. 环节的操作问题
7. 学生的预习问题
8. 小组的建设问题
9.评价的科学性问题
10.展讲的有效性问题。
目前,学校课改已经初见成效:
1.通过改革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增强了,师生交流的机会增多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气氛活起来了,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效率高了。
2.不同年级和不同的学科有效课堂的研究取得了成果。
3.课改使教师在教法和学法指导上有了很大进步。
4.课堂上学生真的动起来了,课堂真正活起来了,效率真正高起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