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工作汇报(精选32篇)
油田开发一路精细化管理工作。
一、确立了精细化管理工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深入贯彻集团公司工作会议和油田“两会”精神,牢固树立“精细管理无止境”的理念,以对标、追标、创标等标杆化管理为抓手,以精细系统节点管理为手段,以“五项劳动竞赛”活动载体,以全面提高油田、区块、单元开发管理水平为目的,开展厂、矿、队,油田、区块、单元、井组全方位覆盖、全过程受控和全员参与的比学赶帮超活动,把创先争优、比学赶帮超暨精细管理深化年主题活动持续推向深入,达到不断提高基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油田开发水平,不断提高油田开发效益的目的。
二、成立了精细化管理工的组织机构及职责
该项活动由油田“比学赶帮超暨精细管理深化年主题活动”办公室统筹安排。宣传部负责活动的组织、办法的制定、宣传推进工作;经营管理部负责奖惩管理办法的制定工作;开发处、采油工程处、财务处、计划处、生产部等单位负责开发系统指标体系及相关经营指标的建立、发布、评比、上报,工作督导、总结等工作。
三、制订了精细化管理工的指标体系及考评办法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1、区块目标管理、单元目标化管理与井组注采管理、标杆化管理、五项劳动竞赛、精细系统节点管理统筹安排,搭建一体化的信息化平台进行指标的计算、评比。
2、综合性指标排名与单项指标排名相结合,红旗采油厂、金银铜牌队、油田区块及单元目标化管理实行综合排名,重点开发指标和经营管理指标进行单项排名。
3、依托现有开发数据库进行数据的提取和指标的计算形成,可操作性强,尽量减少手工录入和人为因素,减少基层工作量。对于目前没有进行源头采集的数据,由相关部门与信息中心结合,进一步完善源头数据采集和数据库建设,以满足油田精细管理的需要。
指标体系实行层级管理。分公司负责采油厂、矿、队,油田区块、开发单元指标体系的设置建立及评比,负责红旗采油厂、金银铜牌队的评选上报。采油厂负责班组和岗位的指
标体系的建立,负责矿、队、班组、岗位、单元目标化管理的比学赶帮超活动的组织和评比,负责金银铜牌队的初选和上报。
(一)五项劳动竞赛指标体系及评比办法
红旗采油厂、金银铜牌采油队、作业队、注水队、注汽队、注聚队、测试队、五星级站库评比与标杆化管理相结合,采用月度综合量化打分排名,选树月度标杆,按照月度排名形成年度综合排名,两年综合排名为五项劳动竞赛的最终排名,根据排名情况确定红旗采油厂和金银铜牌队入围名单,实现“五项劳动竞赛”的动态化管理机制。
(二)单项管理标杆指标体系及评比办法
以单元目标化管理与井组注采管理工作内容为主要对比考核工作重点,进行单项和综合排名,达到“标杆管理”与“单元目标化管理与井组注采管理”的有机结合,按照开发工作性质,指标以月度、季度、年度进行评比排名。
(三)区块目标管理指标体系及评比办法(26项指标)
区块目标管理指标体系,按照生产运行、开发管理、采油工程和经营管理四个方面管理指标分别由开发处、采油处、财务处、生产部和计划处负责指标的提供,根据指标的具体产生情况,按照每月度、季度进行指标评比。按照区块目标的不同分类进行笼统排序、归类排序和综合排序,以排序结果进行奖惩,并在专题网站进行公布。对于长期排在后面的区块目标单元(油田)所管单位及时进行劝戒,以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四、开展了精细化管理工的具体工作
(一) 组织开展了区块目标管理工作
中石化总部“关于区块目标管理”文件下发后,胜利油田领导班子高度民主重视,责成开发处牵头组织开展工作。张宗檩处长、卢广钦副处长先后多次组织财务处、采油处和生产部召开工作协调会议,讨论了标杆管理及区块目标管理有关工作。组织编制了上报指标分解详表,与财务处等单位对该软件的提出需求分析,组织编制了上报指标汇总分析软件。
组织进行工作部署。6月7日上午,由开发处、采油处、财务处和生产部共同组织16个二级开发生产单位召开区块目标管理有关数据填报工作安排会议,会议由开发处处长张宗檩主持,采油处陈军总师传达了中石化总部文件精神,汉威公司介绍了数据填报方法,有关处室提出了具体要求,填报工作要求本周末完成。下步重点工作是:负责组织区块目标管理有关数据填报的审查把关及指标的上报工作,15日前完成。
(二)组织开展了标杆管理工作
制定了不同层级管理单位的考核指标。制定了红旗采油厂、采油队及地质所等不同层
级管理单位的考核指标30项,并把指标进行分类,划分为:生产指标、稳产指标、管理指标和地质基础指标等。
1、在老区建立了注采单元考核体系。建立了胜利油田整装、断块、低渗、稠油、海上、岩性等六种油藏类型1800余个油藏单元的指标考核评比体系,其中主要包括:采收率、自然递减率、含水上升率、油水井综合利用率等指标。在此基础上可进行单元合并,组合成采油队、采油矿、采油厂及油田等不同单位或油田进行指标对比。
2、在新区产能建设工作设立了产能达标率和达产率指标考核体系。
为把胜利油田学习推广工作做的更细致、更扎实、更稳健,下一步工作是制定完善“标杆”管理考核办法,选树“标杆”指标,为“标杆”管理活动提供保障。
管理工作汇报 篇8
在省工信委党组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无线电管理局的亲切指导下,我处认真贯彻落实xx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和全省无线电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完成全省制定的无线电管理工作目标,全年在行政审批、行政执法、收取频率资源占用费、无线电频率监听监测、无线电法律、法规宣传、扶贫帮困、文明单位创建等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将全年主要工作情况和明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科学配置无线电频率资源,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1.执行好《黑龙江省数字对讲机频率规划》
省无线电管理局出台《黑龙江省数字对讲机频率规划》后,我处非常重视,组织处、站全体职工进行了集中学习,并要求在日常频率指配和频率协调工作中,严格执行《黑龙江省数字对讲机频率规划》。并对现在使用的模拟对讲机设台单位进行传达培训。
2.在无线电频率资源管理中采取按地域间隔重复使用的做法
我处多年来,在无线电频率资源管理中,一贯遵循按照地域间隔重复使用的指配原则。我们在市区地图上划定若干“块”,在充分考虑和计算相互间同频干扰和相近频率容易产生互调干扰的基础上,将每个“块”中分别放置若干个“单频组网频率”和“专项对讲频率”。遇到单位或者个人申请相应频率时,我处按照事先划定的“块”,进行一一落位,这样既提高了行政许可的效率,又节约了无线电频率资源。在对异频差转频率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我处也采取按照地域重复使用的做法,按照超短波的传输特性,只要是两个发射中心之间超过60公里,按照我们限定的发射高度和发射功率工作,就不会产生干扰。这种做法极大地缓解了频率资源紧张的矛盾又方便了服务用频单位的需求。
(二)加强无线电监测工作,加大无线电干扰的查处力度,有效维护空中电波秩序
1.加强无线电监测工作,为行政执法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
今年,监测站着重加强对航空、铁路、森林防火、广播电视、公众通信等重要通信网络的监测。按时间、按频段进行监听、监测,并做好每天的监测记录及录音,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对调频广播及开路电视频段进行监听、监测,每天不间断进行搜索和监听,防止非法电台信号对正常通信台站造成有害干扰。全年共计4700小时的频率测量,其中包括4176小时的占有度监测,524小时的专项监测。在“两会”期间、“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期间,坚持24小时监测值班制度,高度警惕,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种监听、监测设备及车辆保持良好状态,随时准备处置各种突发事件。
今年春、秋两季用一个月时间对我市九县七区进行了电磁环境测试。在个别县、区发现宾馆、建筑工地以及出租车等场所存在擅自设置、使用无线电对讲机违规行为,对这些违规行为及时进行了处理。
2.严肃查处各类无线电干扰,为我市合法无线电业务正常运行提供良好的电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