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精选31篇)

2024-04-16 19:37:45心得体会打印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精选31篇)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就业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局坚持贯彻落实十八大就业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全市经济中心工作,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为主线,以开展“十百千亮点工程”、“一网五点建设”、“基层平台建设”和“千名干部下....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篇3

  今年以来,涟水县通过不断挖掘就业岗位,深入构建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充分就业,努力实现高质量就业。截至20__年9月底,涟水县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新增城镇就业3392人。

  一是深入开展就业援助“暖心活动”。积极联合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残联、县民政局等单位,举办各类重点群体专场招聘会,有效帮助劳动者拓宽就业渠道。截至目前实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29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903人;累计举办现场招聘会52场,其中网络招聘会9场,直播招聘6场。通过现场招聘等形式,共有129家企业提供岗位数5455个,达成就业意向4216人。

  二是大力实施技能培训提升行动。通过引导培训机构针对城乡适龄劳动力多增设实操性突出、适合当前技能型社会紧需的专业来授课,完善课程内容,促进课程多样化创新,切实提升培训质量。我县城乡劳动力就业技能目前已培训4925人、新生代农民工共计1638人,包括母婴护理、养老护理员、中式面点师等专业。并对31家企业审核岗前培训补贴2640人,金额105.6万元。

  三是做好岗位开发和稳企惠民政策落实。加大稳企惠民政策宣传力度,贯彻落实好上级的各项政策,全力帮助重点群体及企业纾困解难,并利用好现有社保补贴、在岗职工岗位技能培训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政策工具,确保人社就业服务不掉线。1-9月审核新增灵活就业社保补贴1349人,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242人,小微企业高校毕业生1人,公益性岗位和社保补贴127人,公益性岗位开发完成人数全市第一。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篇4

  新学年,新气象。在新学期的开始,本部发扬团结务实的工作精神,积极热情的工作态度,以“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以“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为目标,以“创精品,求效益”为宗旨,开展形式新颖的活动,帮助同学们了解职场,为即将走入职场的同学们提供坚实的后盾。本学期主要工作:

  一、 学生会纳新工作

  举办本部的成员纳新会,招收有责任心的竞选者。

  二、 举办职业妆技能大赛。(特色活动)

  面对日益激烈的职业竞争,增强同学们的竞争力,展示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活跃校园文化气氛,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与实践能力,更好的展现学子的青春风采,也让更多的同学了解职业妆的重要性本部特举办职业妆技能大赛,为同学们以后走向职场做好充分准备。

  首先要做好活动的准备工作,各项任务具体细化,做好活动的宣传工作,如寻找赞助,联系评委,制作海报,张贴通知等。在举办活动时分配好人员任务,确保活动顺利进行。本次职业妆技能大赛系外国语学院就业服务部举办,参赛选手为曲师大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各位选手通过精彩的表现,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本次大赛丰富了校园文化,体现了大学生张扬的个和青春风貌,我们大力发挥了团结合作精神,让大家见证了曲园学子昂扬的精神和别样的美丽。

  为了使职业妆技能大赛办得更加出色,我们借鉴了上一届活动的经验,改进不足。为迎合比赛主题,使大家能够在以后的职场生活中靓丽自信,我们特意请了专业的老师向大家传授专业化妆知识。为了使比赛顺利进行,我们在比赛前做了详尽的规划方案,比赛也按事先安排的流程顺利进行。尽管我们做了充足的准备,但还是存在不足之处。活动结束后老师给我们提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会不断改进。

  除了举办职业妆技能大赛这一活动,我们为迎合外语文化艺术节的需要,与卫生部、心里健康部联合举办了英语模拟面试大赛,该活动以“英文飞扬,逐鹿职场”为主题,旨在引导我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英语学习的热情,同时激励同学们有效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为将来的就业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次举办的英语模拟面试大赛是外院第一次举办,此次活动三个部做了充足的筹备工作。为符合活动性质,活动共分为三个职业:英语教师、职业规划师、心理咨询师。活动分为三个环节:个人风采--小荷才露尖尖角;群策群力--团团结就玲珑面;逐鹿巅峰,映日荷花别样红。第一环节,选手进行自我推销,表现了自己卓越的英语口语水平及个人能力;第二环节,选手团结一致,表现了强烈的团队协作精神及集体意识;第三环节,选手充分地展现了个人的职业技能及良好的个人素质。本次比赛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6名,并为每个职业组中表现最佳的选手颁发最佳职场新手奖,所有获奖选手颁发院级证书。当然,本次活动虽然大体上使人满意,但本次活动我们还是出现了像话筒传递问题、选手上场问题等一系列细节上的差错,我们会吸取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

  作为一个成立不久的学生会新部门,我们在初期有着对工作的一份稚嫩。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一定尽最大的努力认真负责的完成本职工作,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逐渐进步。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篇5

  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是做好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重庆市紧紧围绕“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要求,在政策制度、服务体系、服务供给和信息技术4个方面探索创新,努力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

  一、创新公共就业服务政策制度

  一是破除城乡户籍壁垒。将农村户籍、市外户籍劳动者纳入就业失业登记范围,农村户籍就业困难人员可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培训补贴等扶持政策,农民合同制工人与城镇职工同等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实现就业服务和就业政策的城乡统筹。二是实现就近就地办理。失业登记、职业培训实行“全渝通办”,城乡劳动者可向任一街道(乡镇)申请办理;灵活就业人员向就业地申请社会保险补贴,创业者在创业地申请创业担保贷款,不需回户籍地申请。三是简化办理流程。通过部门数据联动、个人承诺、调查核实等方式,精简各业务办理所需资料,减轻服务对象负担。低保家庭人员、残疾人员申请援助对象认定不需提供身份凭证,创业者不需要提供工商营业执照和《就业创业者》,用人单位办理就业登记、申请社保补贴不需要提供劳动合同和社保缴费凭证,取消领金失业人员每月签到校验就业信息的规定。四是突出需求导向。围绕不同群体特性和创业需求,出台覆盖创业各人群、各阶段和各领域的扶持政策。适时公布培训职业(工种)目录,开展差异化的培训项目,并分类给予补贴,有效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创新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建设大学生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在重庆大学城建成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中心,同时在高校较为集中的10个区县建设分中心,形成“1+10”的大学生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大学生提供职业培训、人才对接、创业培育和信息交流等服务,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拓宽大学生就业创业渠道。二是创建就业创业服务超市。按照“先试点后铺开”的原则,在渝北区和合川区试点开展就业创业服务超市创建工作,在街道(乡镇)打造集政策咨询、信息推送、人才交流、项目推介、平台对接、数据融合等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为各类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便捷高效的就业创业服务。目前,渝北区“就业创业汇”已在仙桃街道开始试运营。三是深入开展“充分就业社区(村)”认定。按照“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要求,将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等指标纳入认定标准,每两年认定一批“市级充分就业社区(村)”,并按5万元/个标准给予经费补助。20__年,全市认定市级充分就业社区30个、市级充分就业村100个。四是探索就近就地服务模式。针对城市社区人口基数大、外来人口多、服务需求多样化的特点,指导九龙坡区民安华福公租房社区探索就近就地、属地服务新模式,建立“就业超市”搭建线上求职渠道,建立“巧手梦工厂”帮助家庭主妇等实现家门口就业,开设“创业苗圃”为初创人员提供场地支持。今年4月,全市社区就业创业现场观摩会暨20__年度市级充分就业社区评审会在民安华福公租房社区成功举办,达到了交流学习、推进工作的目的。

  三、创新公共就业服务供给方式

  运用“行政+市场”手段,整合各方资源,发挥市场主体服务优势,切实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质量,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提档升级。一是建立人力资源服务联盟、培训联盟、创业联盟和家庭服务业联盟,为全市家服等各行业企业和各类劳动者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人力资源保障、创业和培训服务。目前,人力资源服务联盟已包含全市300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及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为企业搭建交流学习、人力资源错峰调剂的平台。二是发挥就业创业服务补助政策作用,着力打造“就在山城”、“渝创渝新”、“技能兴业”服务品牌,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市场机构承接创业创新大赛、生态峰会、就业援助月等就业创业活动,采取“入围多家”、“成本+绩效”、“保底+机动”的方式,调动市场机构积极性,确保服务效果。三是制定出台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园区)认定和管理办法,开展市级创业孵化基地绩效评估,强化对孵化平台的动态监管。建设“众创e家”创业服务平台、老工业基地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打造以创业集群带动商业发展和产业转型的新模式,丰富公共就业服务供给渠道。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