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学习心得范文(精选34篇)
但很多事实证明,由于群体教学和个体差异的矛盾,使得在课堂时间传递知识注定了是一种有缺陷的方法。由于新网络科技让知识的传授变得便捷和容易,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模式,而把教学重心和时间放到第二步了,换言之,就是把“吸收内化”这一重要的过程放在课堂时间。
课堂上,同伴间的互助教学能促进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使学习正确率增加。而翻转课堂的实施,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以前,知识内化的过程都是被放在教室外,那个时候没有老师和家长在场,碰到疑难时,学生容易因无人协助,而产生挫折,丧失学习动机和成就感。但如果把这两个过程颠倒过来,学习成效就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翻转课堂可以迅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
所以,今后的教学,我会努力地去了解这种教学方式,了解学生,然后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指导学生的学习,相信这样一定会收获颇丰,一定会呼吸到教学路上的春风的香甜气息。
翻转课堂学习心得范文 篇25
翻转课堂(inverted classroom)的精髓在于改变教学模式,但它的成败关键在于老师是否愿意改变,是否愿意放弃传统的教学思维与习惯?
「翻转课堂」模式的科学之处,在于打破了教学领域一个长期存在的积习。通常,学生的学习过程总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知识传授的阶段,第二是吸收和消化的过程,即知识内化的过程。
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Eric Mazur很受学生欢迎,得到很高的教学评点和优良教师的荣耀,但他发现学生并不真正了解所学到的内容。
因此改变教学模式,从单向的讲授,改为透过在课堂上发问题与小组互动,启动学生思考与讨论所学,结果学生对学习内容了解的正确率提高一倍。传统教学只注重学习过程的第一步-- “信息传递”,并把这一过程放在最重要的环节,也就是课堂上;但他们忽略了第二步--“吸收内化”,传统上都把这一过程,放在缺少帮助的课后环节中。结果本应用于师生互动、同伴协作和交流的课堂,常常被教师一个人占用来作知识传授。
但很多事实证明,由于群体教学和个体差异的矛盾,使得在课堂时间传递知识注定了是一种有缺陷的方法。由于新网络科技让知识的传授变得便捷和容易,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模式,而把教学重心和时间放到第二步了,换言之,就是把“吸收内化”这一重要的过程放在课堂时间。
课堂上,同伴间的互助教学能促进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使学习正确率增加1倍。而翻转课堂的实施,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以前,知识内化的过程都是被放在教室外,那个时候没有老师和家长在场,碰到疑难时,学生容易因无人协助,而产生挫折,丧失学习动机和成就感。但如果把这两个过程颠倒过来,学习成效就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翻转课堂可以迅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与学的模式,这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推动之前,一定要先做好心理建设,主办者必须要先对相关的老师、学生、家长说明原因,并鼓励他们尝试用新方法来学习!
翻转课堂学习心得范文 篇26
说实话翻转课堂中“先学后教”理念,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什新事物,因为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学洋思、学杜郎口,其中关于先学后教的阐述、做法、经验,不胜枚举。上述学校也的确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其他学校对其模式的学习与复制,却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有人曾总结,这是因为其他学校的付出还不够,教师的素质还有待提上去;也有人曾批判,上述学校晚上加班时间太长做出的成绩不值得推广。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说法,但他们鲜活的课堂,以及先学后教的理念已经被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所熟知。
翻转课堂中看似只是把知识点的学习放在了课前(或前一课),把不懂不会的问题放在了课上(或后一课)这样一个小小的教学结构的改变,但其实质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颠覆,是对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创新。因为翻转后的结果是:课前(或前一课),学生在现代设备的支持下,在微课程资源的引导下,能够实现充分的自主学习,进入课堂后,则直接切入对不懂不会,不清不明等内容的求证与交流中,即进入高级思维能力的学习,进入合作与探究的层次。不用从全新接触知识开始,学习的针对性更强,学习的积极性更足,学习的深度更大,学习的效率更高。
虽说我们的条件有限,还没有现代的先进教学设备,但我们依然期待。
翻转课堂学习心得范文 篇27
一.把老师的教学搬出正课外。老师编制学案并提前录制微课,学生在自习课上根据学案自学教材,自主选择看相应的视频学习通过按自己的节奏自主学习,在上课前理解要学知识。
二.是把以前学生在自习上独立做的作业搬到课堂上来进行。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作业,有疑难时跟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解决。翻转课堂改变了现行教学模式只管齐步走,不管结果的弊端,注重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个性化服务并重点关注是不是会做作业,确保学会。
三.培养了学生阅读教材的习惯和能力。过去的教学中,经常听到教师埋怨学生不读教材,致使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学生埋怨教师布置作业太多,没有时间阅读教材。实施翻转课堂,学生在自学质疑课上首先认真阅读教材,然后再完成相关学案。通过阅读教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初步形成,阅读能力不短提升。老师们反思说:“过去不是学生不愿读教材、不会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方式没有给学生读教材的时间,没有培养学生读教材的习惯!”
四.提高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自学质疑课上,学生在“目标导学、教材自学、微课助学、合作互学、在线测学”等各个环节,都要根据学习情况提出本人或小组中的疑难问题;训练展示课上,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每一节课上,学生始终处在思考、分析、探索、提高的状态中,思维活跃,认识深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创新意识明显增强。老师们说:“任教十几年了,学生提出的很多问题从来没想过!”有的同学说:“原来听老师讲课,从来没有发现过这么多的问题!”
五.课堂上初步落实了分层教学。学生自学教材后,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是否观看微课,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观看几遍。同时,还可以通过两人合作、多人合作等多种合作方式,解决自学教材、观看视频后没有解决的问题。而对于学习进度较快的同学,则可以通过帮助其他同学解疑答惑,更好的深化自己所学知识。
翻转课堂学习心得范文 篇28
对于“翻转课堂”,一直有所耳闻,也参加了学校的信息资源中心进行了培训与学习,但仍是觉得雾里看花一样,朦朦胧胧。直至此次随校信息资源中心赴南京金陵中学参观学习后,才似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在此次学习活动中,我上午听了两节课,一节是王旭辉老师的历史课《新航路的开辟》,另一节是尹湘江老师的语文课《春末闲谈》。下午参加了“慕课建设与翻转课堂实施经验分享”报告会。听取了金陵中学邹正校长与成都七中罗清红校长关于学校翻转课堂实施的报告,听取了清华附中潘天俊老师,福州一中庄梦荣老师,湖南长沙长郡中学胡坤老师以及天津耀华中学汪润娟老师关于翻转课堂实施和微视频制作的经验分享。感觉收获颇丰。
通过南京之行的学习,我对“翻转课堂”有了大体了解,也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意义以及目前困惑等方面进行了简单总结。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其实并不神秘,它只不过把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颠倒,即“反转课堂”或“翻转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知识传授是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然后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其实,我觉得这种教学模式我们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有过实行,只不过以前我们知识传授部分是通过学生提前做预习案、看课本等形式进行,而现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则是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微视频,让学生掌握知识,提出问题,然后通过上课练习提升,答疑解惑。这样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而展开的教学,充分实现了“学生学”而非“老师教”,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
通过我的学习,我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总结为以下三个环节:
环节一:课前,教师就下节课教学重难点制作5—8分钟的微视频,上传至网络共享。学生放学回家后通过网络独立学习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