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大学培训心得体会(通用23篇)

2024-09-17 01:07:44心得体会打印
大学培训心得体会(通用23篇) 一、学研结合,体验理论在实践中的开花结果本次培训,课程丰富,实用性强,而且采取了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有效模式,既补充了校长们理论高度不够的短板,又亲身体会了南部发达地区学校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很受感触。....

  六经注我,而后才是我注六经。因为,0——13岁是孩子记忆的黄金阶段,在这个阶段让孩子有意识的学国学,从幼童时期起步,3-6岁开始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千家诗》;小学阶段背诵《论语》、《孟子》、《老子》、《礼记》中的经典名句,及《爱莲说》、《马说》、《陋室铭》等短篇40余段,1万余字;初中阶段背诵先秦、唐宋等名篇60余篇,2-3万字,烂熟于心。初中以前奠定好基础,高中阶段就可以自由翱翔,调动自己的经历、情感、知识,丰富和深入理解一切典籍了,而且还可以把精力放在认知学科数理化上,为以后的科学发展创造赢得能力!然而这却不是在学校的课堂能完成的。要想达到理想的语文教育效果,这需要孩子、家长和学校老师共同的努力。

  很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止步于经典的扉页前,许多语文老师连明清时期的章回体小说都不曾读过或读不懂了。单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我们甚至一度在试图绕过经典训练而奢望开辟出康庄大道,到头来却发现四面楚歌,举步维艰。

  二、坚持读书,丰富自己的内涵。

  任何人想发展都离不开书,读书的边界就是人生的边界。书籍可以让我们跨越时空与先哲进行精神对话。给我们培训的老师,几乎都谈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告诉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北京师范大学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学校的图书馆,有着丰富的藏书,可供我们免费借阅。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还要博览群书。不读书,如何更加深入地教学,如何在课堂上与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如何与时俱进地掌握教育教学的技巧?在培训中,我深感自己的差距与不足。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我深感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博览群书,授课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而不是照本宣科、索然无味。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刷新,而不是复制。特别是现在的新教材新理念,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同时也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更需要有创新的思想创新的理论。因此,以后要坚持读书,以丰富自己的内涵,让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要做创新型、研究型的教师。

  通过此次培训,我得以反思自我,寻找自己与“名教师”之间的距离。我经常会思考: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怎样做才能算是一位好的老师?怎样成为学生好的引导者?平时我们疲于应付日常教学,很多问题都没有认真去探究和思考,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

  1、教——研分离。“教师在行动研究中成长”,要想成为一名教育科研专长骨干教师,光会教还不行,还得研。要朝着教育特长型发展,这就要求必须在一定行为规范的基础上,将自身调节机制放在教育活动的控制执行环节上。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多做创新尝试,要多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以堆积、沉淀并吸收经验。通过此次培训使我认识到一个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还应该从经验型逐步向研究型转变,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2、缺乏激情和创新。通过此次培训,通过聆听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通过与各学员的相互交流,我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贫乏。我觉得自己太安于现状、自满自足多,紧迫感、危机感少;工作中容易被俗念束缚,惰性大,闯劲少;课堂上展示自己才华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少。通过培训,我清醒地认识到:激情和创新是成就你走向名师的必要因素。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素养,人格的魅力,离不开广博的知识,离不开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技术。通过学习我的思想有了极大的转变,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的更为系统。本次专家的讲座可谓:深刻独到,发人深省,作为教师,必须有渊博的学科知识,良好的思想品质,特别是骨干教师,更应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技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将次此培训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

  我相信,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理论沉积,一定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

  作为新疆班的学员之一,我倍加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也将在这有限的一年当中互帮互助、全力以赴。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本领,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以致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本地的基础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新疆的教育工作者,我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因为有博州广播电视大学校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和支持以及北京师范大学这么多的外部援助和扶持,使我对培训学习充满信心和力量。北师大之行,打开了我的心灵之窗,提升了我的人生境界,感受到了教育的伟大,更坚定了我对教育的信仰。

  最后,我真诚的向选派我来参加培训的博州广播电视大学以及支持和帮助我的北京师范大学致以衷心的感谢!祝愿博州广播电视大学事业蒸蒸日上!祝愿北京师范大学永远屹立世界学术之巅。

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22

  我有幸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华东师范大学齐鲁名师研修班”,为期半个月的学习,大城市的教育深深撼动了我,科学系统的教育管理理念,先进发达的教育设施,扎实有效的教育思路,让我透过表面真正感受上海的内涵魅力。面对这些,虽身在异乡,改革自己的课堂、进一步创新教学思路的种种想法却时刻涌上心头,所以上海之行,更多了一份结合实践的思考。

  一、 感悟:校长是精明干练的作风和务实求真的态度的结合体

  我们听了华东师范大学多名教授的讲座,听他们介绍了上海的几所名校,也聆听了几位名校长的报告,感觉不管老校新校,各校都有鲜明的特色,各校校长都是精干的业务型校长,他们的报告更让我对各校的特色有了深刻的了解,上海闸北八中刘京海校长给我们做了题为“国家课改学校课改我的学校课改”的报告,刘京海校长已经六十二岁,从开题他就抛出 “对课改难以落实的思考”这样的话题,在话题中,他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担忧的情绪,在中国搞课改很难,因为所有的政策和制度都是对着应试教育的,而非素质教育的,我们要提倡的素质教育没有相配套的环境和氛围。刘校长则能够尽量减少这样环境的干扰,完全从学生实际情况和兴趣出发,如学生们缺钙经常磕到,为此他们开设轮滑课,学生喜欢数学实践,他们开设了测量课,还有许多学生感兴趣的校园游戏、戏剧、乐器进课堂、跳舞、动漫加上速写课程等,办出了非常具有特色的学校。听着刘校长的讲座更让我定势了上海校长的形象:精明能干,务实求真。

  从他的报告中,我能感受到他特有的教育思想,求实的工作态度更让这种思想得以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深刻地领悟到学习的根本就是学习能力的提高,而这种能力来源于课堂上有效的培养,他提出了两个增加一个减少:即增加思维和动手操作 ,增加自学,减少教师的讲,要求课堂上学生能学会的一律不讲,他带领教师一节课一节课地评,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查,哪段内容是不应该讲的,哪句话又是废话,教师由不理解到认同,由不认可到喜欢,扎实地做下来,一个学期每个教师的课轮了两三遍,一种风格,已经定格在这所学校。这是真正的教研,没有堆积如山的资料,有的只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实在在的行动。而这种扎实的不花哨的科研让这所差校走在教育的前端。

  二、实践:深化简约课堂,培养孩子学习能力。

  带着上海的新经验,更加坚定了我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希望自己回去以后能够带着这样的教育思想走进课堂,继续推进简约式课堂教学。

  多少年来,我始终认为,学生能力的提高就是学校努力的方向,所以不管面对怎样的形式,我们始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一直在学校推进简约式课堂教学,我们把简约课堂定位于一种理念,那就是课堂上要减少教师的行为,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进行广泛地思维对话,达到学生思维不简单的课堂效果,在有限的时间内追求课堂效益的最大化。我们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和四个基本环节。。

  一种理念的推进确实需要一个过程,几年来我们做了艰辛的努力,刚开始教师不理解,我们就让事实说话,指导优秀教师带着这种理念去培养学生,打造自己的课堂,这个过程说来简单,现在大家看到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彩是从数次不成功中一步步磨出来的。示范课上学生积极的思维,全体学生主动的参与,小组合作的有效扎实,学生精彩的讲和评让大家大吃一惊,实际的效果带动了全校教师的行动,带着思考的实践又进一步推动了简约课堂的探索,为了让小组交流有所依托,同时也方便全班展示,我们又为每个小组配备了一块小白板,小白板的设置就让对话以一种具体的形式展现出来。就使对话有了一种依托,不再是一种形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