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工作汇报(通用30篇)
第二,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作用,建了就要管用。
一是统一调度机车。为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作用,我们对各社机车进行统筹调度使用。在乡镇范围内,为农机合作社划定作业责任区,限时完成任务;在重点区域内,组织1—2个农机合作社开展集中连片整地;在全县范围内,对11个农机合作社统一组织开展跨区作业,特别是由于去年农机具到位时秋整地已进行一半,我们及时调部分机车到附近的山区和部队农场跨区作业,均取得了较好的效益。20xx年,全县连片整地面积达到48.5万亩,其中xx镇连片整地面积超过80%以上,千亩连片地达5块,&&乡UUxU村等12个村连片面积都超过90%以上。
二是坚持质量标准。我们按照“三三轮耕”和“三三轮作”的要求,建立了以深松为主体,松、翻、耙、旋相结合的土壤耕作制度。组织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户参加秋整地作业,全县500多台大马力拖拉机整地面积达到60多万亩,占整地面积的55%,深松深翻整地面积达到42万亩,占旱田面积的42%。水田深翻面积达到33%以上,深度都达到了16厘米以上。旱田平翻地深度达到18—22厘米。秋整地结束后,我们对10个乡镇的秋整地情况进行了验收排序,作为乡镇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是进行测产对比试验。分别以水稻、大豆、玉米为主要测试对象,划定了大机械整地、小机械整地和不整地三个地块,种植同作物、同品种,采用同种方法管护,由农技人员从种到收全程跟踪,分时段记录,分片收获,让农民群众亲眼看到了整地与不整地、小机械整地与大机械整地所取得收益的不同。从而,极大地激发了群众使用大机械、购置大机械的热情。
第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优化扶持服务。
一是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把办好农机合作社作为全县的一件大事来抓,纳入了重要工作日程,列为重点督办项目。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农机合作社建设情况的汇报,并亲自到现场检查指导,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落实责任。建立了农机合作社组建工作责任制,由县主管领导抓片,乡主要领导抓点,农机部门抓组建,相关部门抓配合,层层签订责任状,实行量化管理。在全县抽调11名干部进点包建,一包到底,责任到人。
三是搞好技术服务。去年刚入秋,我县就抽调农机技术人员,分南北两片深入到各个农机合作社,帮助检修农机具,解决技术问题,从而保证了农机作业安全。我们还在乡村举办了农机人员复训班,提高农机人员及农民的业务素质,保证屯屯都有农机技术明白人。
村工作汇报 篇5
分局进一步落实好农村地区药店疫情防控工作,因地施政,保障疫情防控措施,不摆样子、不走形式切实发挥农村药店前沿哨点作用。
一、结合实际制定农村药店防控指南。
1、严格落实经营场所每日消杀和通风,做好从业人员个人防护,做到先测温自查后上岗;2设置店内隔离防护、一米线等防护措施,防止人员聚集;3、进店人员先测温扫码再销售药品,对无法提供吉祥码的严格登记身份信息;4、对购买“一退两抗”和止咳类药品信息及发热人员信息实名登记、实时上报;5、门口张贴“未佩戴口罩禁止入内”,店内张贴防控流程图、承诺书、“提醒发热人员到发热门诊就诊”、防控办电话及投诉电话等温馨提示。
二、与属地政府步调一致落实防控要求。
会同其他职能部门约谈药店,紧抓宣传教育工作,向药店传达疫情防控形势,重申防控要求,并听取经营者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实际困难,转变监管与被监管的对立思想,与药店经营者达成统一思想、统一战线、共战疫情的共识。同时,协调属地政府派“熟人”暗访、“生人”购药等检查形式,形成监管合力,
三、因地制宜严防农村防疫漏洞。
农村人口流动性小,“熟人社会”现象较为严重,存在购药者不配合,经营者“拉不下脸”;一家有漏洞,家家钻空子等问题。针对监管难点,属地监管所加大监管力度,对药店每日巡查、暗访,对违反疫情防控要求的'药店从严查处。从检查情况来看,前期的宣传成效明显,所有药店能够积极参与到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中来,切实发挥“哨点”作用。
村工作汇报 篇6
为响应区委号召,深入推进我区贫困村扶贫功坚,尽快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一季度以来,我局结合实际,针对所驻村镇村的村情村貌,不搞形式,不走过场,采取一系列实打实的帮扶措施,做到了善始善终、善做善成,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积极传递地税正能量,充分展现了投促干部深入践行群众路线、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风貌,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一是针对该村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区投促局纪检组长同志,驻村干部同志全程参加该村党支部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围绕专题组织生活会主题和征求到的意见,指导村委会成员深入查摆各自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深挖思想根源,作出诚恳的自我批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下一步的'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保证了该村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是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局结合“走基层”活动,深入到镇村,开展了“迎新春,送温暖”看望慰问贫困老党员活动。区投促局纪检组长、驻村干部到船山区镇村走访慰问了老党员和困难群众共4户,为他们送上食用油、米、面等节日慰问品和300元慰问金,并带去了局班子成员的关心与祝福,祝福他们新春愉快,保重身体,希望他们发挥余热,为党的事业积极建言献策,日子越过越好。
三是局主要领导带领驻村干部下基层和部分群众代表及乡村干部座谈交流,询问特困户最近的生产生活情况。在座谈中,鼓励他们要结合党和政府的帮助支持,勤劳致富,尽快摆脱贫穷面貌,并结合我局招商优势,邀请有企业代表对村当地资源,对在场群众脱贫致富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大力发展养殖业,以养殖大户引导、带动群众共同发展;二是推广农业新技术的应用,招引成熟企业福建顺昌绿诚菇业有限公司培育优质特色产业。
村工作汇报 篇7
区 镇, 地处区东南方向,辖34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全镇总面积238.3平方公里,总人口42057人,其中农业人口33607人。
长期以来,农村文化建设滞后,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未得到切实满足,乡村文化产业远未得到应有的发展,严重制约了农民素质的提高和“三农”问题的解决。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为丰富农村文化娱乐生活,镇党委严格按照“五个好”、“五带头”的要求,围绕“文化惠民”,确立了“争当全区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争创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争做全自治区文化惠民示范村”的目标,结合农村实际,创新活动载体,积极探索“文化为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惠民”新模式,促进农村传统文化的繁荣和现代文化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离不开文化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观念引导作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是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切实体现。
一是广泛开展文化调研,摸清全镇文化发展情况。近年来,在镇党委的重视下,由文化站负责对各村的文化发展、文化人才、文化队伍、文化需求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调查情况汇总报镇党委认真研究,着力解决农村文化发展中的老问题和新情况,针对情况制定办法,为农村文化发展制定规划。
二是大力扶持农村传统文化,加强文艺表演队伍建设,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发挥传统文化促和谐作用。晋剧、二人台小戏、扭秧歌是农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部分上点年纪的村民都能随口唱上几句、扭上几下,它们都深受广大中老年村民的喜爱。大力扶持这些文化艺术,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作用。组建“农民文艺表演队”,发挥农村文化带头人作用,碾格图、八拜两个村的农民文艺表演队经过建设成为远近闻名的表演队伍;社火、灯笼、彩车是每年过春节必备的表演项目,经过几年的发展,这些项目又重新焕发生机,表演资金得到保障,演出队伍不断壮大,表演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元宵节灯会,各种传统艺术形式都汇聚一堂,传统文化艺术越来越彰显起蓬勃的生机和活力,社会民俗文化凝聚促和谐作用越来越明显。
三是开展农民趣味运动会,表现农民生活的趣味性。结合农民生活实际,进过认真筛选,选定了50米推轮胎、50米送健康、30米头顶金瓜往返跑,60米托运,60米抱球跑,60米2人3足跑,30米踏垫移动跑,30米双人螃蟹跑等充满农民生产生活趣味的运动项目,展现了农村农民生活中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