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工作汇报(通用30篇)
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费的征收工作,于20xx年9月开始由水费代收卫生费。制作宣传横幅6条,悬挂在主要道路路口;发放《惠阳区环卫收费随水费征收改革宣传手册》x多份;在自来水公司收费厅张贴通告。
我镇在山顶村黄花岭小组、陂塘角村陂塘角小组、楼寨村新富小组进行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同投入240升分类桶三套,在分类桶周边张贴垃圾分类宣传画报,并发放600多份垃圾分类宣传手册。
二、保障保洁员开展工作
(一)保洁员保障落实到位
1、确实保障保洁员工资。我镇在册保洁员126名,工资全部由市、区、镇三级承担,从而减轻了村的经济负担。个别村由于外来流动人口多,保洁区域大,根据实际在原有在册保洁员的基础上再聘请保洁员,由镇政府负担保洁员工资。通过实行这一举措,更好地合理安排保洁员的保洁区域,确保每个村都可以完成保洁任务。
2、统一为保洁员投保意外险。为保障保洁员人身安全,解决其后顾之忧,镇政府拨出专门经费,统一为保洁员按最高标准进行投保,使保洁员能够做得放心、安心和舒心。
3、规范保洁员统一标识。为了加强农村保洁员队伍建设,规范保洁员统一标识,我镇为每名保洁员配备了两件印有“镇隆环卫”的马甲。该批马甲颜色鲜艳,反光警示标识清晰。
(二)实行环境卫生质量与绩效工资相挂钩
1、实行村干部分片包干责任制。为确保责任落实到人,我镇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行村干部分片包干责任制。包片村干部主要对本包干区域内聘请的保洁员进行常态化管理,对清扫保洁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工具的使用、保管进行监督。村干部分片包干情况纳入年终绩效考核。
2、建立奖惩制度,实行环境卫生质量与村干部绩效工资相挂钩。为增强村“两委”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出现“上紧下松、上热下冷”的现象,我镇从“美丽乡村·清洁先行”活动领导小组抽调人员组成督查组,对全镇各村每月的卫生保洁情况进行检查、评分、排名,并全镇通报。每季度进行一次总分排名,总分排第一名的村,镇政府给予奖励*元;排第二名的'村给予奖励6000元;排第三名的村给予奖励3000元。对连续三个月排名在后三位的村进行通报批评,并扣减该村全体村干部全年绩效工资的5%;一年内第二次出现此类情况的,扣减该村全体村干部全年绩效工资的10%;出现三次的扣减20%,以此类推。
3、加强环境卫生考核评比工作。每月初一定为卫生行动日。年底前,我镇将对全镇各村的环境卫生情况进行年终考核,对考核结果予以通报,并按比例评出镇隆最美丽、最清洁的村庄给予表彰,倒排出卫生差的村庄进行曝光、扣减绩效工资。同时,将对被评为市、区级最美丽、最清洁的村庄或卫生最差的村庄所在村委会进行奖惩。
三、存在的不足和困难
一是我镇人力、物力、财力不足,常导致垃圾清扫不到位或得不到及时清运,一些积存垃圾没有得到及时清理。
二是长效管理机制有待完善。《保洁员名册》、《保洁员工资发放登记表》《卫生保洁公约》《设施、设备维护及保用情况》《保洁员制度》等台帐资料有待完善,同时需建立健全清洁管护、设施维护、绿化养护等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清洁乡村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
三是从我镇实际情况看,我镇企业多,流动人口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保洁难度。
四、整改措施
我镇将继续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常态化管理体系,落实网格化管理制度,实行干部职工、保洁员、环卫工人绩效考核制度,完善垃圾清运有关细节。加大资金投入,在全镇主要道路的垃圾池(屋)投放垃圾桶;整治镇隆范围内河流的环境卫生,增加保洁人员及清运车辆。
村工作汇报 篇26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卫生工作,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围绕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并积极组织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我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现将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之后贯彻落实情况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情况等汇报如下:
一、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情况
8月30日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以后,**市政府把贯彻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市农村卫生工作列入了近期的政府重要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会议的精神,按照让农民尽量少生并有地方看并看得起病的要求,对照我市的农村卫生工作现状,副市长与卫生、发改和财政等有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形成了初步的贯彻实施意见,现正准备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议,并拟研究制定《 关于加快发展我市农村卫生工作的若干意见》。我们的主要措施有以下三方面:
(一)全面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让广大农民尽量少生病
1、扎实做好农民健康体检工作。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识实施意见》)要求,建立农民健康体检专项资金,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人数每人每年10元的标准由县(市)、区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其中市财政补助每人每年2元(我市该项政策已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前落实)。农民健康体检工作由乡镇卫生院设立常年体检门诊点,让参保农民免费享受每两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建立农户家庭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
2、切实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重大疾病防治专项经费,列入市、县两级每年经常性财政预算支出,有效落实肺结核、艾滋病和血吸虫病免费查治等政策。进一步健全农村,尤其是乡镇、村两级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监控、报告和管理体系,健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防治机制。建立流动人口中儿童和孕产妇居住地管理制度,加强流动人口计划免疫和妇幼保健工作。
3、建立健全基层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根据识实施意见》要求,由县级政府安排农村卫生监督网络建设经费,坚持“划片设置、垂直管理”的原则,按照“监督全面,执法有效”的要求,到20__年底基本完成县级卫生监督派出机构的设置工作,原则上每2―4个乡镇或6―12万人口设置一个派出机构。加强农村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企业职工卫生防护、学校卫生等的指导和管理,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农村卫生安全保障水平。
4、大力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健全各级爱国卫生组织,保证爱卫工作经费,充分发挥爱卫组织的组织、协调职能,广泛开展农民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加大改水改厕和除四害力度,协同有关部门深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健康水平。
(二)大力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让广大农民有地方看病
1、切实理顺农村卫生管理体制。 根据识实施意见》精神,明确以县为主,县、乡、村分级负责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县级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承担全面责任,成立由政府领导负责,各有关部门参加的农村卫生工作领导协调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督查农村卫生工作的开展。明确乡镇政府的公共卫生管理和领导职能,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确定一位领导分管卫生工作,设立乡镇公共卫生管理员,负责落实辖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村级自治组织建立村级公共卫生联络员制度,协调做好本村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2、加快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以县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为指导,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同)为枢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下同)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村卫生室是农村卫生服务的网底,根据识实施意见》有关“村卫生室由村民委员会举办,可采取乡镇卫生院派出服务、乡村联办或其他多种形式承办,实行乡村一体化化管理”的规定,结合宁波实际,抓紧探索研究村卫生室的举办主体、承办形式和管理体制等。明确乡镇、村级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建立和推广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制,按照“责任分区、团队协作、综合服务”的原则,组建农村片区责任医生组,明确职责任务,使每个农村家庭都有自己的农村社区责任医生,每个农民都能享受到基本医疗、预防、保舰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农村社区卫生服务。
3、全面实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根据识实施意见》中“以县(市)、区为单位设立每年每人15元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的要求,我市已明确的每年每服务人口8元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经费纳入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并新增7元,市财政根据不同经济类型地区给予适当补助。按照省里的“十二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合宁波实际,确定我市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直接面向农民的公共卫生服务。改革补助方式,由市政府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