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体会与看法(精选33篇)
班主任工作体会与看法 篇1
踏上教学工作的第二个年头,我担任了班主任的工作,“十年磨一剑”这只是对我工作能力磨砺的刚开始!于是我带着一股热情,捧着一颗真心,迎接着工作过程中的一点一滴。现在的总结是为了以后更好的走下去,也是与所有新班主任的交流工作中的体会。总的说来班主任工作辛苦、烦杂、责任重大、工作难做,面对着一批个性十足的本校生,我更加感觉到开展班主任工作的复杂。班主任工作虽然难做,但只要全心投入去做,用心去做,也一定能做好,下面是我担任701班班主任的几点体会。
1、架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现在学生的家长文化层次相对比较高,对教育的意义认识得比较深入,而且我们的家长生活条件比较优越,自然对自己的孩子要求比较高,这些都是有利于我们开展工作的地方,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与家长达成一致的观念,共同促进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还有些家长忙于工作,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久而久之这些孩子们比较散漫。针对这些现象,我觉得不仅要关心班级学生,还要与家长沟通,既要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又要了解家长的思想动态,对观念松懈的家长应及时沟通。从而让家长在教育初中生的方式、方法上与班主任达到共识。
2、肯吃苦,做学生各方面的表率
要学生做到,自己必须先做到。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不容易了。要各方面都要自始至终坚持做到确实不容易,班上有几十双眼睛在注视着你,背后在评论着你。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的监视之中。一旦哪个方面要求学生做到,而自己没有做到,那么以后要学生做到就很难奏效了。比如要求学生守纪律,自己更要严守纪律,上课不能迟到早退,两操也要每天坚持参加;要求学生刻苦学习,自己更应刻苦学习、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要求学生参加劳动,自己必须带头和学生一起参加劳动。
3、生活上要给学生以关心爱护
班主任应该象父母关爱小孩一样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去关心、爱护、照顾学生,要经常到学生寝室去走走、看看,了解学生的生活方面有哪些困难。看看是否有学生缺少生活用品的;是否有生病的;是否有打架斗殴闹不团结的;是否有大欺小,强欺弱的;只要发现学生有什么困难,应该及时地想方法解决。
4、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爱
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有偏爱,这一点对班主任来说至关重要,学生在这方面是看得非常重的。如果你偏爱学生,那么其他学生对你就有看法,心里会产生不满情绪,对你会有抵触情绪,从而会导至师生关系恶化,并且对你所偏爱的那位学生不利。作为班主任,对班上的学生,不管是成绩好的,还是差的;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男生,还是女生,对班上的事,如选班干,排座位,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等等必须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能有所偏心。只有这样,学生才更信任你。你在学生中才有威信。
5、对后进生进行说服、教育工作
要消除他们思想上的种种顾虑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任务,也是班主任能否带好一个班的关键所在。当前后进生有三类:一是学习差生。表现为无心向学,学习成绩极差;二是思想品德差生。表现为沾染上不良习气、不遵守校规班纪,随心所欲;三是“二合一”的双差生。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影响很大。对于后进生,班主任需要倾注大量的爱和大量细致耐心的工作使其转化。在生活上要多花些时间去接触他们、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学习上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同问题较多的学生谈心时,是特别注意不要急躁,也不要想一两次谈话就解决所有问题;更不能因为谈了一两次没有谈好就失去了信心,要继续谈,直到谈通为止。只要学生觉得你是真心实意为他好,他们一般都会被感化,并最终接受帮助和教诲。同时,我鼓励动员优等生与后进生进行交流,主动去关爱帮助他们,让他们体验到来自同学和班集体的关爱和温暖,自觉地融入到集体当中,主动地转化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总之,班级管理是一项非常细致而又难做的工作,只要我们在带班的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总结经验和教训,全心全意去做,就一定能做好。
班主任工作体会与看法 篇2
说到班主任工作,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不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下面,我就如何做一个好的班主任主要谈四点体会。
一、要确立平等的观念
同一班级的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是明显的,这种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班主任有针对性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但决不是班主任对学生采取不同“标准”和“政策”的依据。不能因为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不一样、社会背景不一样、学业成绩不一样,而采取不平等待遇。否则会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也降低了班主任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威信。实际上,不管处在哪个层面的学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需求:希望受到他人的尊重,希望班主任在交往中一视同仁地对待他们。例如我班学生余鹏,在周记里曾这样写道:“期中考试后,班主任找了那么多同学谈话,有成绩好的,有中等的,也有差的,为什么独独没找我呢?”
实际上,班主任平等地对待每个同学,这种平等,是一种人格的平等,它并不排斥班主任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的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思想教学工作。作为交往者,班主任如果不懂得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或是理论上知道而没有在教育过程中加以实践,则必然会导致思想教育工作无法开展。
当然,有了平等的心态,还应积极倡导竞争合作的环境,首先班级成员要团结合作,“人不合作便无法生存”,班级亦是如此,只有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一个凝聚的班级体,才会水涨船高带动整个班级运行,没有竞争就无所谓进步,因而班主任应采取各种形式在班级成员中形成良好的平等竞争机制。如学习上的竞争,德育上的竞争,美育上的竞争等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还应尊重和信赖学生,切勿给学生各种有辱自尊心、自信心的打击。多以学生为出发点考虑事情,尤其在作出某项决定前,一定要站在学生立场上考虑措施的可行性,事事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爱心感化人,使学生完全信赖和尊重你。
二、制定严明的纪律
纪律上我主张“先专政后民主”,一个班级必须要明确的班规,主要是纪律规定,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要一致。凡是违反纪律的学生一定要受到批评,而且班主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自身为榜样教育学生,学生的年龄特征使得他们的模仿性很强,而他们最直接的模仿对像就是班主任,因而班主任应特别注意在学生眼中的形象及行为规范,要求学生的事自己先做到,事事起到表彰作用、使学生有好的榜样。
其次要多运用鼓励的手段,“鼓励”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有效,不管成绩好坏,多表扬、鼓励,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勇气和上进心,从而使其更好的认识自我。在每天的下班时间里,班主任要密切注视学生的一举一动,对他们的合作表示肯定,对他们的积极态度表示喜悦。学生失败时要给他勇气,学生成功时要及时表扬。
我班学生庞卓彦,分班时别人都说他是高一的四大金刚之一,第一天上学,他就迟到,时间--两分钟,被班干部记名之后反应强烈,差点和班干部打起来,当时我把他找到办公室,他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住的地方那么远,两分钟还算迟到啊!”有了这句话就好办了,因为我早就知道他租的房子在我的楼下二楼,经过一晚的长谈疏导,情况就有了转机,在我没有要求他赔礼道歉的情况下,他自己主动向班干部承认错误,后来我多次地疏导、鼓励他,一学期过去了,年级的老师都反映,庞卓彦变了。
三、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学生不仅仅是教育对象,更是合作者和教育促进者。如果班主任教育思想和管理模式先进,学生就可以由被管理者变成管理参与者。这样,学生的潜能被充分激发了,班级事务和琐事就不用班主任事事亲临,学生们自己就能解决好。
我管理班级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全员管理,这一目标的实践相当难,要让每个学生学会并主动去管理班级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但首先我们至少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在这个班级中,我是其中一员,我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班级的形象。从“我以班级为荣”上升为“班级以我为荣”,从而树立起责任心,从被动管理转为主动管理。我以一部分人为突破口,以一部份人的管理行为影响另一部份人,从而有序的带动整个班级运转。比如我现在的班一开始就提出“我爱我班”的 口号 ,希望以此带动全班同学团结向上,健康发展,如:我班的球队的名字就很有意义“7+7”队,其含义:一是7+7=14,我班是14班,二是我班的人数7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