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变形记读书心得(通用31篇)

2024-08-04 00:03:30心得体会打印
变形记读书心得(通用31篇) 晚上,看完《变形记》我问兜兜有什么想法。兜兜居然说:“妈妈,你再生个小弟弟,然后你和爸爸上班去,我在家当艾玛,小弟弟是利奥。”兜兜一直都渴望当哥哥,虽然平时我们下班后陪他的时间也挺多的,每天晚上吃晚饭一家人一起出去散步,....

变形记读书心得 篇1

  晚上,看完《变形记》我问兜兜有什么想法。兜兜居然说:“妈妈,你再生个小弟弟,然后你和爸爸上班去,我在家当艾玛,小弟弟是利奥。”兜兜一直都渴望当哥哥,虽然平时我们下班后陪他的时间也挺多的,每天晚上吃晚饭一家人一起出去散步,晚上睡觉前陪他聊天,讲故事,周末也经常陪他出去运动、旅游,给他体验各种新鲜事物…….有时候我们会问兜兜:“你感觉幸福吗?”兜兜总是点点头。可随着他的长大,我们发现他也很渴望和同龄大小的小朋友一起玩。晚上散步到市民广场的时候,他总会去寻找其他的小朋友,平时的言语中会很羡慕班里的大宝和小宝,也常会和妈妈说再生个小弟弟或者小妹妹,哪怕最好玩的玩具给小弟弟或小妹妹玩也没问题。

  看完变形记后,我也反思了很久。平时我们也花了时间陪兜兜,为什么他还是想要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呢?也许,是我们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平时总是把自己觉得好的东西和孩子交流,或者按自己的想法去引导孩子,却忽略了孩子需要什么。记得曾经看过一则故事:一个爸爸带着5岁的孩子去看一个非常有趣的展览,参观的人很多,然而在爸爸看的津津有味的时候,孩子却哭了起来。当爸爸蹲下来正准备问孩子怎么了的时候,突然发现以孩子的高度看到的全是人腿在周围走来走去。看来,我们做的还是不够,没有真正考虑孩子的想法,习惯于高高在上,看着孩子说话和做事。为人父母不容易,把一个孩子培养得自信、独立、开朗活泼更不轻松。以后我们一定注意“蹲下去和孩子说话”,多考虑孩子的想法,让孩子真正开心健康的成长。

变形记读书心得 篇2

  暑假里,我在网上看到了一部由湖南卫视推出的一档大型生活角色互换节目——《变形记》,节目组将一直生长在大城市,生活条件比较优越、性格叛逆的孩子和生长在山区里或黄土高原,生活条件比较恶劣,不怕困难的孩子安排他们互换人生,互换角色,走进对方体验彼此的生活。节目组全程24小时跟踪拍摄,维持七天的变形之旅。

  城里的'孩子在贫瘠的山里过着清贫而又艰苦的七天生活,他们被山里的孩子那种虽然艰苦但又快乐简单的生活,真切地感染了,想到自己的任性、叛逆和被他们伤害过的亲人、朋友,他们留下悔恨的泪水。山里孩子通过七天在城里的生活,让他们看到了城市的繁华、生活的优越,让他们感受到了这优越生活背后的一切,城里人也是同样需要付出辛勤劳动的。孩子们想要摆脱贫穷,渴望走出大山,坚信知识改变命运的那份执着是那么的坚定。

  我也被这一个个故事感动了,看到动情处也会流泪,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想到自己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要什么有什么,有时爸妈稍微多说几句,我就会嫌他们啰嗦麻烦,常常不理解父母给予的关爱。现在我理解了什么叫换位思考,山里孩子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我要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满足。

变形记读书心得 篇3

  今日腾讯新闻有一篇文章让我很是痛心,90后演员徐婷患癌症去世,留下的微博写到:”在我得知得了癌症后居然有一丝的轻松,我感觉我要解脱了……”这就是变了形的花季少女的心声啊!徐婷觉得自己20--年来好像都没有为自己活过,自己挣钱读大学,挣钱供弟妹读书,给父母还债买房,却从来不为自己而花,直到最后癌症离世。

  更让我唏嘘的是,这不正是卡夫卡的《变形记》里面的格里高尔的人生吗?变形记中,格里高尔负担着整个家庭的债务和美好生活,每天疲于奔命,却有一天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他的家人一开始是惊恐,到淡漠,最后是遗弃,大甲虫格里高尔最终死去。卡夫卡的叙述冷静得让人毛骨悚然。除去两个故事中家人的部分,我想这两个主人公的生活相似度可达95%。

  这是多么可怕的事!一百年前大文学家的故事竟然赤裸裸地发生了,而大部分人,根本就没留意到。我不知道现实世界中还有多少人是过着这样没有自我,逐渐变形的生活,但我想,在中国,这个过于赞扬奉献精神的过度,数量是肯定不少的吧。

  格里高尔是怎么让自己爱到变形的呢?让我们回到小说中看看。

  变形的起因是格里高尔的父母欠了老板一大笔债,格里高尔为了替父母还债,忍声吞气在老板公司做旅游推销员,即使早就想要辞职了,但一想到还得五六年才能还完父母欠的债,他就忍了。别的推销员生活得像贵妇人一样,唯有他,把家庭的所有的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压得气喘吁吁。然而从后面的文章我们都能知道,他的父母和妹妹都是有劳动能力,就算没有他也可以自力更生,然而正是因为他的心甘情愿地付出,他们便是理所当然的接受,不再付出劳动。很明显,这样理所当然的责任转让,是格里高尔变形的最大推力。

  格里高尔的父亲自从破产后就一直待在家里,不再出门劳动,把所欠下的债都推给儿子来还,而且在儿子变成甲虫后没有半点怜悯,只是嫌弃,由此可见,这是个极其自私之人。

  在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他的家人不曾想过叫一个医生,或者寻找什么解决的方法,又或者寻找这是什么原因。可见,这一家人已经是格里高尔宠坏的一家人,在坐享其成中已经丧失了反省能力、解决问题和感恩的能力。抱怨,自怜,是他们唯一的应对。

  从性格上看,格里高尔是个过度的奉献着,他享受于对家人过度的奉献中,并以此为自豪。纵使要付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他所操心的还是他的家人,“他消灭自己的决心比妹妹还强烈呢,只要这件事情真的能办得到。”他最终还是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为家人换取了他们想要的平静。在家人陷入破产困境时,他付出了自己的所有,为家人换来安逸的生活,即使自己内心其实想离开。在自己变形失去经济能力没法带给家人安逸生活的时候,他依然站在家人的角度消灭自己这个麻烦。这是多么感人的牺牲啊!这样的故事放在以孝为先,以奉献为自豪的中国,定能好好被歌颂一番。

  格里高尔爱着所有的家人,却没有爱过自己。

  他也不敢爱自己。他从画报里把画着“一位带皮帽子,带皮围巾的贵妇人”的话剪下来,装在金色镜框里。他羡慕着别的推销员如贵妇人般的生活,在还清债务之前都不敢为自己去争取。他以为等还债这件事完成了之后,他便自然就可以拥有了。然而他不知道,这贵妇人的生活也是需要他为自己争取的。

  他奉献了自己所有的爱去爱家人,却把家人养成了一群自私鬼,回到还债这件事上,除了格里高尔一个人在努力,其他人也根本没有想过要为他减轻负担,比如:父亲尚有劳动能力,却每天读书看报,不曾想自己再付出点努力去承担自己欠下的债务;比如,家里明明可以先不用女仆,一起多节省些开支;比如家里的客房早就可以租一两间出去,贴补家用;又比如,妹妹已经到达可以自力更生的能力,完全可以做些工作而不只是在家依靠哥哥打扮自己。爱,如果没有了共同承担,那就没有了爱。

  从心理学上讲,“本我”代表完全潜意识,表达欲望;“自我”代表大部分有意识,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超我”代表部分有意识,是良知和内在道德的判断。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常常回忆过去临窗眺望的那种自由,我想这是他唯一关注本我的时候。

  格里高尔变形也许就是他的超我和本我无法统一而造成的。他的本我想要他多关注一点自己,“自私一点”,不要一味只有贡献,但他的超我打败了本我,认为本我是不负责任的。他的自我处于两者之间,却处理不好这二者的关系。于是,长期的内心不统一,让他最后变了形,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发现自己变成甲虫之后,一点都不惊讶,仍然想的是如何起床上班。

  格里高尔无疑是可悲的,倾尽所有力气去爱去付出,贡献了自己所有的生活甚至生命,换回来的不过是家人的遗弃,为他的死去而松一口气。

  我想,爱是要有付出和共同承担的,爱是互惠的,爱是既学会爱他人,也要学会爱自己,方是对爱的负责。

  如果格里高尔在筋疲力尽的工作之余,多关注下自己,让自己也偶尔过过“贵妇人”的生活;如果他在倾尽全力为家人还债的时候,也能意识到去要求家人一同付出努力;也许他在变成甲虫了之后多去反省一下到底为什么,有什么补救方法……那么,也许他能拯救自己,也能拯救这个家。

变形记读书心得 篇4

  经雨晴推荐看毕《变形记》,一个篇幅很短但是致郁效果极强的故事。简单写了一点读后感留念。

  首先,《变形记》当中的社会关系是十分脆弱且淡薄的,亲情、同事间的交情,都是如此。这些情谊,基本上只能通过劳动/金钱关系维持,秘书主任来家中探访,是因为主人公无法到场工作,而主人公自以为和睦的家庭,在他不能创造财富和价值之后,也将他视作了一个敲骨吸髓的怪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