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读书心得作文(通用33篇)
百年孤独读书心得作文 篇1
一部拉丁美洲血泪史,一部魔幻主义开山之作,一部被博尔赫斯誉为比《堂吉诃德》更能体现西班牙浪漫主义色彩的鸿篇巨制。加西亚·马尔克斯,将他用想象力构建的名叫马孔多的奇特小镇鲜活地呈在人们面前,从一个家族传奇色彩的兴衰史映射出穿透了人类从洪荒到繁荣从愚昧到文明都永远无法抹去的烙印--孤独。
家族中整整七代几十名成员,却循环往复只用五个名字命名,循环往复地做着相同的事情打发孤独,时间,永远在这个家族中转着圈,一切不过是重复的轮回。每天做两条金鱼的奥雷连诺上校,做满二十五条又放回坩锅中溶化从头开始做;把自己终日关在房中缝制殓衣,缝了拆,拆了缝直到死去的阿玛兰塔;躲在房间中足不出户研究吉卜赛预言家梅尔加德斯的手稿直到老死的霍·阿卡迪奥第二……他们内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孤独感无法排遣以至于不得不离群索居,如果不选择死亡,便只能寻找排遣各种孤独的方法,然而从他们每个人的经历来看,带来的孤独感却不尽相同,我无法完全揣测他们内心所遭受的苦楚与冷遇,不甘与绝望,这既同我的年龄与经历有关,更与某种不忍有关,我不忍去细细品尝这一份份透骨穿心的孤独,任何一个能品尝完这些孤独的人,必定忧郁至极,相反地,任何一个没有挣扎于如此生活摧残中的人,是无法体会这种失落感的,这也是这部书不能被很多年轻人所能看懂的原因。
爱情,于这个家族更是难以想象的奢侈品,他们或许有过短暂的冲动,或许有过倾心的告白,却皆被命运的铁腕扼死,他们的爱得不到自由,只能埋葬到苦闷的土壤中,等待情欲的慢慢枯萎、腐烂,最后全都变成心理极度变态的人。到最后一代侄子与姑姑的乱伦恋爱,终于得尝所愿幸福厮守,却产下了预示家族灭亡的符号--带有猪尾巴的孩子,这个孩子随即被蚂蚁群吞噬,最终随着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迪亚破译了梅尔加德斯对这个家族灭亡的预言--“家族中的第一个人将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个人将被蚂蚁吃掉。”一阵平地而起的飓风到来,将整个马孔多镇从地球上刮走,家族也宣告了灭亡。至此阅毕,仿佛感觉时间在这一刻戛然而止,抱书凝神,心犹不甘,久久无法抽离,仿佛一切,皆是时间开的一个大大的玩笑。轮回、循环、宿命,你所能读到的,都是时间调皮的影子。
一百年,一个家族的兴衰道路,铺陈着一颗颗流淌着苦痛泪水却坚强如一的心灵,若能读懂,轻轻拾起,摩挲,倾听它们柔软的诉说,那一刻你能感觉,人类历史天空中不灭的孤独光环,是无比的美丽,那是穷通天地、震烁古今的凄美,是在毁灭世界的大洪灾之后,诺亚方舟上的幸存者眼中所呈现的接天引地的绮丽彩虹。这便是永恒,如同胡亚罗斯诗中所述:
“时间,是永恒
所拥有的一种看守我们的方式。
…………
永恒的想象无边无际。
因此,并不会令人惊讶的是,
为了加倍照看好我们,
永恒有时会呈现出它自己的形态。”
孤独,便是永恒呈现的形态。
百年孤独读书心得作文 篇2
前几天读完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一直打算写篇读后感,苦于无从下笔。一方面是对作品本身有一知半解之感,一方面想的太凌乱以至于理不出头,一直深刻赞同王菲的《我也不想这样》中的反正最后每个人都孤独。人类社会总是这样。你是你,我是我,难免孤独。你我都是一条直线,有人与我永远很近但永远不能相交;而相交后的两条线必然愈行愈远。
整本书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孤独的个体。从家族第一个人何塞·阿尔卡蒂奥·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到家族最后一个长着猪尾巴的婴儿。从高傲果敢轰轰烈烈的奥雷里亚诺上校到精力充沛平凡而伟大的乌尔苏拉老妈妈,从纯洁如天使的俏姑娘蕾梅黛丝到喜欢热闹以至于娶了两个老婆的双胞胎之一。
这些人,从出生开始就是孤独,逐渐的,有人在孤独中失去自我,比如第一个何赛阿卡迪奥、梅梅;有人在对抗孤独中失去自我,比如丽贝卡;有人清醒的知道自己的孤独,可却无能为力,比如阿玛兰妲;有人孤独一生却不自知,比如乌尔苏拉,比如俏姑娘蕾梅黛丝 ;还有人在生命的最后幡然悔悟,可惜为时已晚,比如上校奥雷里亚诺。
有人说,那个家族中,每个人都深刻得令人难以想象。孤独其实也分种类:有如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般理性的孤独;有如乌尔苏拉般人性的孤独;当然,也有如何塞·阿尔卡蒂奥般禽兽的孤独。最后的那场飓风,终于将整个村庄一起带走了,同时带走的,是不会再重演的那个家族百年的孤独。
文为时作,作者安排这个结局,自然也是希望这个家族的孤独不要再重演。同时作者在文中充分利用了象征的手法,如那段关于不眠症的描写。
马孔多全体居民在建村后不久都传染上一种不眠症。严重的是,得了这种病,人们会失去记忆。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在物品上贴上标签。例如他们在牛身上贴标签道:“这是牛,每天要挤它的奶;要把奶煮开加上咖啡才能做成牛奶咖啡。”前事勿忘,后事之师。人们啊,切莫像那个村庄的人那样,患上失忆啊。遗忘,就意味着背叛。
再回到现实生活,如果你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被生活弄得很抑郁。不妨看看这本书,让书中孤独人的鲁莽激起你无畏抗争的勇气。也许,我们可以活得更牛逼哄哄,至少在别人眼中。奥雷里亚诺上校死去的时候,我心中一阵痛楚,就是这么想的。就像很多故事那样,到头来主人公都无法摆脱宿命,可是他们挣扎过了,奋斗过了,就够了。很多时候,我们没法改变什么,每个人都注定孤独,可是我们试图去改变,有此足矣。
百年孤独读书心得作文 篇3
《百年孤独》里描述的那样一个几乎神话般的世界,那里有马尔克斯童年眼中拉美国家真实历史的影射,有近代拉美社会百年变迁的缩影和拉美人民的精神意识,同时也融入了人类百年生存的斗争历史和凝聚的经验和精神,同时还提出了对现代人和社会命运发展前途的思索和探讨。所有这一切的意义使《百年孤独》成为一部具有史诗意义的作品。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百年孤独读书笔记心得感悟,欢迎阅读!
对这部据说是晦涩难懂,堪比《红楼梦》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听说已久,却无缘拜读。有幸从朋友那里借了来,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将之读完。读完以后,觉得自己也很孤独,很多寓意难以理解和揣摩。除了可以强烈的感受到荒诞和离奇下的那种压抑和死亡的气息以外,其他的几乎读不出来什么。反复不断,周而复始的家族成员命名,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现实与幻境之间来来回回的切换,正叙与倒叙的穿插回复,不得不让我一遍又一遍的翻阅前面的内容,梳理书中的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
布恩迪亚家族从始至终都被孤独的阴影笼罩,被孤独的幽灵侵蚀着躯干,每代人的命运仿佛是几组平行线,在滑向时间和空间的尽头中,永远不会交织……看似凌乱的人物关系,热闹非凡的荒诞故事,暗合着孤独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从马孔多的创始者世者第一代布恩迪亚和妻子乌尔苏拉,到第二代,何塞阿尔卡迪奥,奥利雷亚诺上校,到第三代奥利雷亚诺直至第六代奥利雷亚诺,即使是女性成员都是孤独的守望者,阿玛兰妲和丽贝卡,美人儿蕾梅黛丝,费尔南达,梅梅直至最后一代的阿妈兰妲乌尔苏拉,每个人都在孤独的精神世界中骄傲的活着,精力充沛,理由充足,丝毫不受外人的影响和干扰。
抛开这本书在世界文学史上大而宏的文学价值,值得深思的是作者对人性中深层次的孤独的深刻描述和刻画。通过不同的人物,展现了不同的孤独状态。
一、爱情与伦理的孤独
布恩迪亚家族的人物同样饱受爱情孤独的困惑和折磨。比如:
何塞阿尔卡迪奥,在被弟弟奥利雷亚诺问及爱情的感觉是,他说,像地震。认识了妓女庇拉尔特拉内尔后,对其情欲上的义务反顾,不能自拔,之后的他远走他乡,回来后已经变成了野人,食量惊人,可以一顿饭吃下半头猪崽,然而对爱情的渴望仍然折磨着他,把自己关在小屋里,不于外人接触和交流,几近极限的他却与自己的妹妹丽贝卡迸发了爱情,虽然被乌尔苏拉警告并把他们赶出家门,在纵欲的狂欢中释放者无尽的孤独。最后,丽贝卡把自己关在幽闭的小屋中,以至于被人遗忘,认为她已经死掉。
阿妈兰妲是布恩迪亚家族的老处女,和妹妹丽贝卡同时爱上了钢琴技师皮埃特罗克雷斯皮,为此俩人之家展开了夺爱的战争,甚至发誓不惜从她的尸体上走过去。然而,当丽贝卡转念和自己的哥哥在一起的时候,她却又拒绝了这位钢琴技师,直至钢琴技师的自杀。阿妈兰妲后来遇上了马尔克斯上校,然而还是拒绝了他的爱。此后的岁月中,她独自一人不停的为自己织寿衣,织了拆,拆了织,反反复复,只为打发孤独的时光,最后的她甚至看到了死神的样子并与之对话,想大家宣布自己的死期,并荒诞的对自己的葬礼进行了预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