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语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1篇)
参加语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篇1
20xx年8月27日-28日,在高区教育局精心的组织下,在成老师细致的安排下,我们全区小学语文老师汇集于大岚寺小学,聆听了区优秀骨干教师的教学经验,各位优秀教师分别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层面进行经验的传授,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给我的感悟却是相当深刻的,每天回家认认真真准备明天我要教给学生什么,应该怎么教,可从没有静下心来用心思考过:作为教师,我到底还需要什么?什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然而就在这短短的十几天培训中,全市各学科领域中都取得突出成就的几位教研老师们告诉了我答案。他们在报告中主要对教育的目的及怎样实现教育目的、教师的任务与责任、教学的任务与目的、骨干教师的要求、学生的学习策略、师德工作、课程改革工作、教师终身学习及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等多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建议,其中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教师的教育感念、教师终身学习和课程改革三个方面。为期短短两天的培训,让我收获颇丰,受益匪浅,顿觉“柳暗花明又一村”,其心得如下:
一、更加明确要落实各年级阶段的学习目标,夯实识字、写字教学,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呈现学生学习过程,低年级阶段应该打好基础,培养学生一些基础性的语文习惯,同时应该大力推进儿童阅读,把课外阅读融入课堂,低年级阶段可以进行亲子阅读,其中神道口小学王宇老师讲的“整本书共读”能够很好地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们学习语文。通过王老师的讲述,使我更进一步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在教学中具体怎样去实践,对我今后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帮助。
二、指明了阅读教学的方向
1、目标要符合年段特点阅读教学目标要符合各年段的
特点,各年段阅读对于感受能力,要从朗读、默读、略读、浏览逐次深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对于理解能力,要从词句、段落、篇章逐步渗透,逐步推进。按照新课标对阅读课程理念的调整、教学目标的升和降、教学建议三方面的阐述,在阅读教学中做到:“省时高效,整合简约”。
2、目标要符合准确的原则
对于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作为每一位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简明不能繁多、易具不易笼统”的原则。
3、目标要个性呈现,要符合文体个性的特点。我们在阅读教
学中,要区分略读与精读的目标差异,要突出叙事、说明、诗歌等问题的目标差异,如说明文不必呈现有感情的朗读目标。更要突出第一课时与第二课时的差异,同时还要抓住学生兴趣差异,针对学生个性发展开展不同的阅读教学。
三、展现质朴的学习过程通过王丰校长展示课堂实例交流,
充分显示出教育是“慢”的艺术,让每一个孩子全程参与,先学后导,精讲精练的教学过程,展现灵活的调控过程,让预设目标与生成相得益彰,尤其是体现使用的语言运用训练,加强了读说读写的训练,提高了语言水平。通过对整堂课的观摩,使我受益匪浅,学到很多知识。
四、对今后阅读教学该怎样进行的几点思考
1、继续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总的概括为低年级学段目标是:
字识得巩固、写得端正;能正确朗读,在背诵中积累词句;敢于说、乐于写。中年级学段目标是:有初步识字能力、把字写好;加强朗读学习;继续加强词句训练,加强段的训练,向篇过渡;多读书、重积累;自由表达、有内容、有真情;在口语交际中要听得懂、说得通。高年级学段目标是有较强识字学词能力,吧字写美观;会朗读、默读、略读、浏览;在词句段练习基础上加强篇的训练;会写记事作文、想象作文、应用文;在讨论中有较强的表达和应对能力。
2、把握好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小学课本不是全部的教学内容,
学生阅读数量要增加,且要经典;借助课文这个例子进行语文训练。要从课文提供的语文材料出发找准三个点。既语言训练点、能力培养点、方法习得点。
3、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母语的兴趣。
4、小学语文目标要明确恰当。
5、牢记语文学习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
听、说、读、写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过分地依赖课内阅读,把培养阅读能力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分析课本阅读上,由于量小,则不能产生质变,即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更重要地是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知识,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6、教师要时刻学好反思。伴随着反思才能进步,才会有发展,才能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是我从思想上,业务能力上都得到很大的提升。
参加语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篇2
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参加这次的培训,这短短几天的培训让我收获到了许多平常注意不到的东西,我会把收获到的这一切慢慢加入到我的课堂里,相信会对那些学生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这次的培训,我意识到我的原先的教育太过于死板,以致于学生们在上课时都没什么干劲,回答问题时不积极,偌大的教师只有我一个人讲课的声音在回荡。这次培训我见识了一下其他老师的讲课,我发现他们总是能够轻易的带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学生们的声音里也总是充满着激情。
而且我发现很多优秀的老师,他们讲课的时候总是脱离了书本的,不需要向我一样时时刻刻看着书,他们对于书里的那些知识点了然于心,这让我十分的羡慕。当然我也清楚的知道这样的行为不是现在的我可以做到的,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再加上自己刻苦的钻研。这次的培训只有短短几天,带给我的收益却是我平日里几年的收获,因为在教书的时候,我们是无法正确的判断自己是否教的好。也不会时时刻刻都有老师看在你的授课给你评价,大多的时候,我们都是在盲目的教学。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很清楚这门学科的不易,相对于其他的科目来说,语文的确是一门比较轻松一点的课程,班里的学生随便一考,成绩也不会太差。可这门功课难就难在成绩很难得到高分,语文成绩的提升只能靠着平日里的积累和死记硬背。众所周知,靠死记硬背是读书效率最低的,因此我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多想想能够让学生们如何提起对这门功课的兴趣。
培训我看着上面讲课的老师,有几个甚至比我还年轻,但他们讲起课来却让人感到很舒服,而我的讲课大概只会让人感到枯燥。两者之间巨大的差距引发了我的思考,这样的差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学生们考试成绩没考好固然有一份他们自己的原因,但老师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通过这次的培训,对于老师这个岗位,我有了更深的体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一个劲的给他们塞知识,还不如教会他们如何去学习,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这次我清晰的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后我会向那些有经验的老师虚心请教,看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继续努力的。
参加语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篇3
这次我参加了教研室组织的20xx版《小学语文新课标标准》培训,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使我越来越感受到这次课改绝对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而且还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我意识到课改的设想最终要靠教学实践去实现、去完善,不仅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以下我就谈谈自己学习《新课程标准》的体会和感受:
一、明确新课程标准的深远意义。
听取专家的讲解,使我清晰地认识到小学语文新课程的大致内容。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小学语文新课程内容的增减与知识的分布;怎样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即专家们所提醒的在对学生讲解时应该把握的尺度;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从自身的知识储备上为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作好充分的准备。对于新增的大部分内容应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们拾起来,不仅要弄清,更要弄透。对于一个小学教师,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知识的更新与深化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一成不变的教材与教法是不能适应于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的。通过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小学语文新课程的内容是由哪些模块组成的,各模块又是由哪些知识点组成的,以及各知识点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专家们所提供的知识框图分析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对于必修课程必须讲深讲透,对于部分选学内容,应视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小学语文新课程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而制定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作为教师理应先行一步,为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