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个人感受优质(通用32篇)
班级管理个人感受优质 篇10
通过三个多月的班主任工作下来,让我认识到了班主任工作的艰辛,班主任肩负的责任重大,回过头来想一想,确实还有许多做得不够的地方,很多方面还有待改进。
来到这里,第一次与初二的同学打交道,我发现同学们都很活泼可爱,从本质上来说,他们都是好样的,他们热情、积极、纯洁、天真,真得就像一张白纸一样,就等待着老师们去完成对他们人格上的塑造,这让我既欣喜又紧张,我害怕一点工作上的失误,给他们带来不可磨灭的伤痕。所以在班级的管理方面我特别谨慎,尤其注重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学习习惯的培养,“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命运”,教育中始终把学生“学会做人”放在首位。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同时,还注重挖掘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能较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用谈心和整体教育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多表扬少批评。”这是我一直坚持的。
另外一点就是要多和同学们交流,因为寄宿制的学校,同学们天天住在一起,很多时候,班级里的问题,学校里的问题,同学们比我更加清楚,也能使很多问题,及早发现,及早解决。
最后,还大胆任用班干部,放手让他们管理好班级。班干部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正式的例会,在会中,我可以了解班级的现状,有什么新的问题,从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班干部的责任感,让他们感到自己做的工作是有意义的,老师是很重视他们的意见的。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深知道我肩上的责任,每一名学生,对于老师来说,仅仅是几十分之一,而对于一个家庭,却是,是一位父亲和母亲的全部希望。都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诚然如是,但作为班主任,更是一块抹布,擦去学生心灵上的尘埃;是一把扫把,帮助学生扫除学生人生前进的障碍;班主任也是引领学生走向成功的人。面对一群孩子,带着一份责任和无数的希望,我每天都在想:我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看着学生一天天成长、成熟,一天天地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着,这便是作为一名老师由衷的欣慰。
班主任工作永无止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地为教育奉献自己的一腔热血。
班级管理个人感受优质 篇11
今天我们活动的主题是“班级管理的细节”,其实我感觉我也谈不上很多很好的班级细节管理的经验,只能说是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自己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些感觉比较好的做法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一、在音乐声中帮助孩子建立有序的常规
第一,用音乐来帮助孩子建立小便洗手的常规,这个方法比较适用于小班。我们洗手间空间较小,如果让孩子全部冲进去,会造成拥挤和混乱,为了让孩子有序进出,也避免不良的后果,我们采取分组小便洗手的方法,根据幼儿座位的分布,把孩子分成三大组,为了让孩子乐于接受这种方法,也考虑到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可以采用音乐游戏的方法,赋予三组幼儿不同的音乐形象,如小鸟组、小鸡组和小狗组。这些动物形象动作简单有趣,孩子非常熟悉,还适合模仿,我们可以为三种动物即兴作曲伴奏,从音乐性质中直接体现动物特征,孩子们很容易分辨是什么动物,小便时根据老师的音乐分辨出是否是自己组代表的动物,是否轮到自己了。老师只要通过琴声就可以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少了一分喧闹,多了一分乐趣,效果不错,小班的老师不妨可以试试。
第二,用音乐来帮助幼儿建立整理物品的常规。大家都知道游戏结束后让我们最烦恼的是整理物品,如何让幼儿快速整理又能快速地安静集中讲评呢?我们可以使用让幼儿听音乐的方法,在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播放一段熟悉的音乐,幼儿听到这段音乐后就知道要马上开始整理和集中。这样,教师就不用再像以前那样 “喊”了,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
那么,当幼儿在用餐前后、午睡前后,我们都可以使用比较柔和的音乐,幼儿听到后也会很自觉地安静下来,音乐在幼儿常规建立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要注意,所使用的音乐不要经常更换,让幼儿习惯成自然。
二、运用“评比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每个孩子都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得到老师奖励的小红花。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每个班都要设计班级的评比栏,如何更好地发挥班级评比栏的作用呢?也要根据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合理、巧妙、有效地用好。像小班的评比栏中我们就可以给孩子设计四种标记图,分别是“小碗、爱心、问号、衣服”,分别代表“吃饭好、有爱心、动脑筋、勤动手”,每天我们根据孩子四个方面的表现奖励不同的小奖品,每周在每组里评选出一个小明星,给他拍照贴在评比栏的镜框里,鼓励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像大班的评比栏,我们就可以发动孩子从家里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废旧的信用卡,在卡的反面打印成表格,凡是在幼儿园哪个方面表现好的老师就可以奖小印章,在玩银行游戏时可以把小印章作为平时存到的钱,每领一次钱就划掉一个小印章,一个小印章最多领五元钱,哪个孩子敲到的小印章多,那么游戏时就可以领好几次钱,这是卡的一个用处。还有一个用处就是谁敲满了五个小印章就可以换一个贴纸,以前奖励的贴纸直接发给孩子,虽然他们很小心地保管好自己的小贴纸,可等到放学时还免不了有些孩子发现贴纸已经不见了,现在我们等孩子积满五个小印章,就发给他一张贴纸,贴在卡的正面,等到周五放学时把卡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看,自己奖到了多少贴纸和印章,顺便把贴纸剥下来放在家里收藏好。这学期,我们班就是采用这样的评比办法,使用下来发现孩子们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表现也越来越积极了,上课时举手发言的孩子多了,开小差的孩子少了;午睡时能自觉入睡了;自由活动时间说话的声音小了,整体表现又进步了,这让我们两个老师感到自我们的付出没有白费。
三、充分利用班级资源,提高幼儿参与班级管理、自我管理的能力
孩子也是班级的一种资源,而且使非常宝贵的资源。每个孩子都有其表现突出的一面,有自己的闪光点,老师要做个有心人,善于观察并发现其突出的表现,并给予表现的机会,这样不但可以发挥孩子的优点,而且可以协助老师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如有的孩子虽然内向,但是做事情有条有理,只要是老师交代的事都会做好,让老师很放心,那么担当小组长、小管理员的角色,协助老师管理班级;有的孩子认字认得比较多,那么就可以请她来帮助老师一起分发东西、如幼儿成长记录本、美术作品等;又如有的孩子责任意识很强,那么我们就可以请他们在区域游戏和角色游戏的时候负责摆放区域位置和材料,结束时负责收拾和整理。
小小的储物筐我们每个孩子都有,但要充分利用好储物筐,发挥它的作用,也是需要老师花心思去想的。本学期开学初,我就和朱老师商量,除了放孩子的一件玩具、一本图书、一张评比卡,还请每个孩子放一支记号笔、一个固体胶、一盒水彩笔在自己的储物筐里,交由孩子自己保管,一来可以让孩子逐步学会保管自己的物品,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二来在日常活动中,孩子喜欢画画、做手工,当她需要这些学习用品的时候就可以随意拿取,感觉很方便。
四、说说离园前的我们“功课”
曾经听过一位优秀教师这样一段话,让我为之感动“如果你是一位妈妈,孩子回家以后看到自己的孩子反穿着鞋,系错扣子,你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段话,我想很多老师应该都听过。有经验的教师在孩子离园前,看看孩子穿戴整齐了没有,特别是女孩子的辫子梳好了没?该带回家的东西带了吗?该嘱咐的事情嘱咐了没?我们把每个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对待。除这些之外,还要看看孩子的精神面貌,一天下来,孩子心情如何,心里有什么变化,如果有什么事,及时同家长聊一下,与孩子谈一下,消除孩子的不快,当然还要记得想想家长交代的事情完成了没有?
搭班老师之间的合作也很重要,不管是班级常规的管理,孩子的教育,环境的创设,还是家长工作都离不开两位老师的密切配合,合作得好,我想我们工作的心情应该会很愉快,再多的问题,再多的班级琐事也能在合作中得到妥善解决。
我想,只要我们学会分享,学会学习,抱着一颗“把班级管好,把孩子带好”的心认真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对孩子负责,对家长负责。
班级管理个人感受优质 篇12
记得以前在上学的时候,总是觉得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太过枯燥,学起来很吃力,但是手中的这本《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却用了一些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案例等方式将诸如以前学过的首因效应、德西效应、晕轮效应等概念介绍了心理学的规律,在读完每个故事的时候,在心中总会问一下自己平时是怎么做的?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那么我应该如何处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