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2024学习徐前凯事迹心得体会(精选33篇)

2024-10-12 12:10:59心得体会打印
2024学习徐前凯事迹心得体会(精选33篇) “纵身一跃、奋力一抱,短短5秒,刹那间的本能之举,映射出最耀眼的光芒。生命从来不是等价交换,没有值不值的追问,只有该不该的回答义薄云天!”这是“感动重庆”组委会授予徐前凯的颁奖词。....

  坚毅的性格、良好的表现也让徐前凯收获了爱情,20__年8月17日,徐前凯迎来人生重要的日子:他和余光敏登记结婚了。如今,他们的宝宝出生了,初为人父的徐前凯提及儿子,总是满脸笑容。

  他说,有家、有了她、有了宝宝,心里就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要做儿子的榜样,20__年初,徐前凯先后荣获20__年度“新时代成铁榜样”、20__年度“新时代铁路榜样”“最美铁路人”。

  徐前凯本人除了参加了成都局和总公司举办全局和全路巡回报告会以及中央电视台“最美铁路人”节目录制外,他还利用空余的时间,靠左腿在床上做平板支撑、踩单车等训练,装上义肢进行康复训练等。

  同时,他还利用网络、书籍学习铁路部门的新要求、业务新知识,避免与工作脱节,增强自身的业务素质。

  徐前凯树行义之道、怀利人之心、行助人之事,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他关键时候敢出手,危难面前勇担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展现了共产党员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正如20__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颁奖词诠释了的那样:“纵身一跃、奋力一抱,短短5秒,刹那间的本能之举,映射出最耀眼的光芒。生命从来不是等价交换,没有‘值不值’的追问,只有‘该不该’的回答——义薄云天!”

2024学习徐前凯事迹心得体会 篇5

  世界疫情发展到今天,疫苗愈发重要了。

  截止到3月19日,国外的确诊人数,已超过10万!并且,增长趋势还没有任何减缓的可能。

  更可怕的是,与中国众志成城,消灭新冠病毒相反,世界一些国家,干脆放弃了抵抗!

  如何能彻底消灭新冠病毒,那最切实可行的措施就是:

  尽快研制出疫苗,尽快批量化生产,尽快通过注射疫苗,获得免疫力。

  疫苗批量化生产、接种的那一天,才是全世界战胜新冠病毒的那一天。

  而目前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快马加鞭研发疫苗。

  特朗普曾宣布,说美国将会在12周内研制出“新冠疫苗”。

  就在上个月,特朗普还因为疫苗,和国立卫生研究院院长当庭大吵了一架。他催着开发疫苗,但是院长斩钉截铁地告诉他:

  就算按照火箭速度推进,也得至少一年!

  对此,陈薇明确表态:

  “我相信,我们国家科研人员的速度,绝不会亚于美国!”

  陈薇院士,没有食言。

  大年初二陈薇就带领团队进驻武汉,迅速投入工作,已经在武汉坚守了一个多月。

  “早上8点到实验室准备,凌晨4点回宿舍睡觉。”一同前去一线的院里同事说,这就是他们抗疫的每一天日常。

  没有时间吃午饭,就在会议室凑合泡面。

  高强度的连轴转工作,拼就了比火箭还快的陈式抗疫速度。

  1月26日,陈薇院士带领团队抵达武汉。

  在埃博拉疫苗成功研发的经验基础上,争分夺秒开展研究。

  2月26日,新冠疫苗生产!

  研制出疫苗,用时仅仅一个月!

  2月29日,疫苗注射进陈薇院士和团队的身体,以身试药。

  3月16日,第一批美国疫苗临床试验志愿者在美国西雅图接受注射。

  同一天,陈薇院士团队研制的新冠疫苗,也获批启动临床试验!

  陈薇院士,以及进展神速的新冠疫苗,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了中国!

  这就是:中国速度!中国科技!中国胆魄!中国担当!

  而带领团队走向胜利的陈薇院士,低调得让人感到可怕。

  多数人没有听过她的名字,但全人类都在享受她的贡献。

  她是《战狼2》中陈博士的原型,也是20__年硬杠“非典”的英雄,还是埃博拉病毒的克星。

  更有无数人,称她为“战神”。

2024学习徐前凯事迹心得体会 篇6

  1988年,从浙大化工系毕业的陈薇,还是一个鹅蛋脸、长发披肩,笑容稍显腼腆的少女。

  1991年,清华硕士毕业后,陈薇签约了深圳一家生物公司,即将过上高薪白领的生活。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帮导师取一份抗体,走进了军事医学科学院。

  那里尖端的研究课题和先进的科研设备震撼了她,也吸引了她。

  电影《碧海蓝天》中有句台词:“人经常会感受到内心的召唤,如果不去回应它,人就始终不能平静下来,如果去回应它,就意味着必须放弃很多心爱的人和物。”

  一边是锦绣般的前程,一边是内心强烈的召唤。

  在经过衡量后,她最终放弃了大公司的职位,她做了一个改变一生的决定——参军!投身于国防大业。

  同年4月,她被特招入伍。

  “清华人到部队去等于是埋没了自己,入伍就意味着落伍。”

  时光拨回到1991年,那时的大学生还很稀缺,更不用说清华的硕士了。

  大家都劝她别犯傻,但她却“一意孤行”,前往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工作。

  她也确实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当两年后她和师弟在一次学术会上碰面后,她发现师弟的收入竟然是自己的上百倍。

  而且,科研工作如同航海探索,如果能发现新大陆当然有极大的成就感,但更多时候是枯燥乏味的航程。

  点击播放 GIF 2.1M薪酬低,前途未卜,辛酸孤苦,但她却内心坚定,毫不动摇,做好了“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准备。

  她先是花4年时间成为了微生物学的博士研究生,3年后又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让人望洋兴叹!

  从此她开始崭露头角,先是入选了军事医学的A类人才库。后来又晋升为研究员,享受首批军队特殊人才津贴。

2024学习徐前凯事迹心得体会 篇7

  对于一名战士,无法战斗是最大的折磨。即使我们理解这一点,还是不能轻易接受一颗子弹擦着心脏穿胸而过后,3天下手术床、7天开始走动、28天回到战斗岗位!

  3天、7天、28天!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多大的毅力、多强烈的信念?

  他不疼吗,不累吗,不害怕吗?

  他没有机会撤下、离开、回归安逸环境吗?

  他不知道领导很关心、战友很担心,父母会伤心吗?

  不!他有机会离开!他知道父母、战友、领导的关切!可是,他还想要战斗!他是英勇的战士,他没有感觉累,没有感觉疼,没有一丝一毫的害怕!只因为对完成使命有着异乎寻常的执念,只因为对祖国有超越一切的忠诚,在枪炮轰鸣战火硝烟中,他抬头挺胸迈步向前将战位踩在了了脚下!“军人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你相信吗?我相信!因为张楠已经用信念把身体打造出了“特殊材料”才有的模样!

2024学习徐前凯事迹心得体会 篇8

  除夕,这个中国人眼中最重要的日子,再远的路,再大的风雪,也阻挡不了团聚的力量。亲人相聚,相互陪伴,如同依偎着生命的根与源,像枝与叶般相拥相偎。可是,这种司空见惯的美好在今年却是无比的奢侈。

  疫情的爆发使你们不得不坚守在岗位,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们还记得逆流而上的那一天吗?

  那天,你换上了崭新的西装,把头发梳成了大人的模样,买来回家的车票,你想终于可以回家和数月未见的家人团聚了,但是在知道疫情之后,你脱下了西装并穿上了白大褂,拿起手机拨打家里的电话:“对不起啊,今年我不能回家过年了,疫区需要我,提前祝你们新年快乐,对了,记得注意身体,”你强忍住内心的悲伤,微微一笑说:“明年我一定回家过年。”说完,你就奔向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接着工作

  那天,你为了方便疫情的工作,你剪了心爱多年的长发,脱去了漂亮的衣服,你专心致志的投入到防护疫情的工作中去。你想,没有关系的,头发可以再留长,短发也是超酷的,漂亮的衣服可以日后再穿,身穿白衣的你依旧最美。

  那天,你拿着今年刚发的工资,你想一定要好好犒劳犒劳你自己,在得知疫情的相关需要以后,你将自己多年的积蓄全部捐出,自己又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你想,等疫情结束之后一切可以重头再来。

  你可能已经年过花甲,但你知道疫情之后,你用你的毕生所学去研究如何克服疫情;你可能只是一位清洁工,但你将自己的全部积蓄捐往疫区,自己再前往疫区帮忙;你可能是一位老师,但是你只身前往疫区给你的所有学生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你可能只是一个军人,服役多年后你终于可以回家,但是知道疫情爆发之后,你又一次放弃了回家的机会,“若有战,召必回”你奋不顾身的赶往了一线......

  你,你,无数个你,你们来自五湖四海,你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逆行出征者”你们将涓涓溪流汇聚成大海,你们将点点星光聚拢并照向四方,你们在疫情来临时用沉默去代替旁人的抱怨,用最实际的行动去抵御疫情的不断侵袭。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