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2024学习徐前凯事迹心得体会(精选33篇)

2024-10-12 12:10:59心得体会打印
2024学习徐前凯事迹心得体会(精选33篇) “纵身一跃、奋力一抱,短短5秒,刹那间的本能之举,映射出最耀眼的光芒。生命从来不是等价交换,没有值不值的追问,只有该不该的回答义薄云天!”这是“感动重庆”组委会授予徐前凯的颁奖词。....

  回忆起当年的那场灾难,袁隆平那种济世情怀,那种对生命的真挚的呵护与关爱,让人分明感受到了一位伟大科学家内心的崇高与博大。

  梦当然只是梦。为了通过科研的力量在实践中一步步接近这个梦,袁隆平以一种义无反顾的精神一头扎进了杂交水稻这个世界性的难题中。不为别的,就为了让现实中落后、贫困的农村能变得富饶而美丽。为此,他所经历的困苦与磨难超出了常人的想象。但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着,努力着,“真的,我从没后悔,我这个人有点痴,认准的一定要走到底”。他一直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做。杂交水稻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培育杂交水稻,是他生命中最强的音符

  对于一个几千年来受贫穷与饥饿折磨的民族,有着高产量的杂交水稻良种来帮助解决吃饭问题,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贡献啊。难怪一些地区的农民称他为当代“神农”,而国际同行称他的研究是“全人类的福音”。他先后获得了国内国际多项顶尖大奖,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浩瀚宇宙中,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翱翔;风云市场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股票隆重上市。袁隆平,由安江农校的一名普通教师,终于登上了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殿堂。

  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辉煌、荣耀、名利,却丝毫也没有使 袁隆平发生任何改变,他还是始终如一的恋着杂交水稻事业。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的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分秒必争的察看着育种基地。他心中想的只有他的试验,只有他的杂交水稻。

  通过科技进步,现在我国常规水稻的亩产平均为“700斤左右,我们培育的杂交水稻平均亩产达800斤左右。我们正在研究一种超级杂交水稻,亩产将达到1500~1600斤,有希望在2~3年内培育成功,那时又将推动全国的水稻产量上一个大的台阶。我们?超级?稻的培育十分紧张,不管我在哪,都要求基地三天报一次数据,这样我就可以随时对情况进行分析。我们有信心,提前两年实现亩产800公斤的目标。”

  1998年,国家国资局对“袁隆平”品牌进行了无形资产评估,认定其价格达1000亿元人民币。对此,在社会上反响很大,各方面给予积极评价,并誉为昭示着中国知识经济的风暴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时代的真正到来。

  农平高科上市后,社会上有人称“袁隆平一夜之间变成了亿万富翁”,他却很平静,对此一笑了之。他仍然一如往日的奔波在试验田地里。

  在我的有生之年,我还有两大心愿:一是把超级杂交稻研究成功,大面积“

  应用于生产,这样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让杂交稻进一步由中国走向世界,?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虽已届古稀之年,但袁隆平仍是魂牵梦萦着杂交水稻;虽已没有了园艺场的美丽与缤纷,但那种淳美与质朴,却更能透出一种科学巨人所特有的崇高品质与境界。

2024学习徐前凯事迹心得体会 篇16

  樊锦诗,一位扎根戈壁大漠深处敦煌莫高窟半个多世纪的文博工作者,她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敦煌,奉献给了我国文化、文物保护事业,被人们亲切尊称为“敦煌女儿”。

  上世纪60年代初,樊锦诗在北京大学考古系学习,曾在敦煌实习,面对那里艰苦的生活条件,也曾经让她动摇过,“我不想再回来了”,但是,毕业后她还是选择了敦煌莫高窟,是命运的安排,还是与敦煌难舍难离的情缘?

  当生活与工作面临抉择时,她也曾犹豫,也曾彷徨。刚结婚,她和丈夫就面临两地分居,一个在武汉,一个在大西北,北京大学的老师答应她,3年后就把她调到武汉大学,可是3年又3年,她们夫妻始终没有团圆。她的两个孩子都出生在大西北,没有人看孩子,在她去工作的时候,只能把孩子放在家里,每天她回来,听到孩子哇哇大哭,她这才放心,要是听不到孩子的哭声,她就提心吊胆。

  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让樊锦诗深深地爱上了这片沙漠,爱上了敦煌。她对丈夫说,反正我不走了,要不,你来吧!分居近二十载的`家庭终在大西北团聚。她经历了新中国成立70年和改革开放40年的全过程,她的工作就是为了敦煌莫高窟的保护、研究和管理服务的。

  20xx年,敦煌研究院正在搞数字化,樊锦诗也在琢磨,莫高窟能不能数字化,让游客在洞外看?经过10年的探索与坚持,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竣工,推出《千年莫高》和立体球幕《梦幻佛宫》两部电影。

2024学习徐前凯事迹心得体会 篇17

  “哀乐如歌祭忠魂,挽联低垂颂英雄。”8月2日上午,因遭遇恐怖袭击英勇牺牲的我驻索马里大使馆警卫人员、武警山东总队临沂支队上士张楠烈士遗体告别仪式在山东省举行。外交部、山东省委省政府、武警部队领导,以及驻济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代表,社会各界群众代表近千人怀着无比悲痛和无限崇敬的心情到场与英雄告别。

  在济南市粟山殡仪馆第一告别厅内,放满了社会各界敬献的花圈、花篮,门前悬挂着“向张楠烈士告别仪式”的横幅,厅门左右悬挂着挽幛:忠诚使命血洒异域卫士永垂不朽;矢志从军为国捐躯英雄青史长存。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张楠烈士生平、照片和在异国他乡战斗的视频画面。两名礼兵庄严肃穆,菊花青纱簇拥着张楠烈士的遗像。遗像下,昨晚刚刚被迎接回国的张楠烈士的灵柩上覆盖着鲜艳神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张楠烈士英勇牺牲,牵动着各级各地领导的关注。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分别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向牺牲和受伤武警战士表达亲切关怀,向烈士亲属表示亲切慰问,要求全力做好各项善后工作。外交部、山东省委省政府、驻济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烈士的家乡所在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等各单位纷纷发来唁电、唁函,并送花圈挽联。武警山东总队批准张楠同志为烈士,武警部队追授他“中国武警忠诚卫士”奖章。

  9时30分,遗体告别仪式开始。仪式由武警山东总队王爱国政委主持,外交部张明副部长,山东省委姜异康书记、郭树清省长,武警部队张瑞清副政委、政治部陈国桢副主任,索马里驻华大使等军地领导分别看望慰问了烈士父母及亲属,并参加告别仪式,向英勇牺牲的张楠烈士表示沉痛哀悼。

  在悲恸的哀乐声中,参加告别仪式全体人员肃立,向张楠烈士默哀三分钟。山东省委姜异康书记简要介绍了张楠烈士生平,称赞他是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是献身警卫事业、建设精锐之师的杰出代表。张楠烈士满怀报国之志、执着强军梦想,用28岁的青春热血书写了中国武警忠诚卫士的价值追求和时代风采。

  随后,参加仪式的代表、烈士亲属、社会各界群众、解放军和武警官兵依次进入大厅,围着烈士灵柩缓缓绕行一周,向张楠烈士作最后的送别。然后,大家走到烈士亲属们面前,一一紧握烈士亲属的双手,低声安慰悲痛中的亲人。

  浩气存寰宇,忠骨归故土。11时,张楠烈士告别仪式结束。两名礼兵手捧张楠烈士的骨灰盒缓步前行,送上灵车。张楠烈士的亲属、家乡有关领导、武警山东总队部分官兵将随同护送灵车返回烈士家乡、河北沧州。下午14时30分,张楠烈士骨灰安葬仪式将在河北沧州烈士陵园举行。

2024学习徐前凯事迹心得体会 篇18

  当了解蔡蕴敏老师事迹后,我被她的职业精神深深打动,同时也震撼到了我!

  蔡老师,是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的一名普通护士。当我看到她照片的时候,她的端庄、朴素,富有亲和力的笑容就大致能感觉出她的为人。20xx年的护理生涯,她基本上是在换药室里度过的。如何让患者的伤口尽快愈合并让患者就医方便是她时刻关注的问题。

  在我在参阅她的事迹时,一张照片一段故事深深的映在了我的脑海里,故事讲述到一位农村的失智老人,来到了她的换药室。因平时家属护理的不是很周全,当蔡老师揭下压疮伤口时的那一刻,惊呆了!伤口上已密密麻麻爬满了正在蠕动的蛆虫。换药室刚来的小护士见状,吓得手中的药瓶都掉了。蔡老师强忍着惊讶和恶心,故作镇定地对其他护士轻声说:“不要叫,不要惊扰到病人和家属。”她迅速找来医用钳子,伏在老人的侧腰前,距离仅有10厘米,小心翼翼地为老人一只只地把蛆虫清理干净。恶臭袭来,连走廊都闻得到,她带上口罩,为老人清理伤口,渐渐地她的嗅觉都变得麻木,闻不到臭味了。最后,她一共捉出66条蛆虫,随后的清创包扎按部就班。

  事后有人问:“是什么信念支撑你一定要处理完这些发臭甚至生蛆的伤口?”蔡蕴敏回答道:“总得有人去做啊,干上这一行,就要有这个心理准备,看着病人饱受伤口难愈的痛苦折磨,我真的很心痛。蔡老师表示曾经有过一次,她俯身低头为病人处理创口时,病人肠胃里空气蠕动,大便直接喷了她一脸,表示自己曾经有胆怯与无法面对的时候!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