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时代楷模发布厅心得体会800字(精选35篇)
朱有勇,1977年恢复高考到云南农大植保专业学习,1982年获学士学位留校工作至今。他开创性地从栽培角度探索了利用生物多样性时空优化配置控制病害的新途径,标志性研究结果在Nature上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将生物多样性原理与植物病害防治理论相结合,拓展了植物病理学研究领域,对解决现代农业生产中作物病害流行及农药过量使用等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几十年坚持信念、学农爱农、潜心研究,开拓创新,把论文写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成为老乡们最喜爱的“农民教授”。
2024时代楷模发布厅心得体会800字 篇23
近日,学习了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区分局交巡警支队石船公巡大队副大队长杨雪峰同志因公殉职的先进事迹后,感触很深。杨雪峰同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安工作提出的“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的深刻内涵。我们当以杨雪峰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做一名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共产党员。
学习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杨雪峰同志1999年入党,已有20xx年党龄的他政治坚定、听党指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永葆绝对忠诚的人民警察本色,永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向杨雪峰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把牢政治方向,筑牢思想根基,努力做一名政治上靠得住的好干部。
学习他爱岗敬业、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20xx年如一日,始终扎根基层一线,把公安事业当成报效国家的平台,把交巡警岗位看作体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全身心投入本职工作,即便老父亲被确诊骨癌,但杨雪峰没有为此耽误一天工作,长期单位、医院两头跑,长期的加班加点,他不但没有几乎没有能陪家人度过一个完整的节日。在石船公巡大队任副大队长(主持政工工作)期间,实现了队伍“零违纪”的目标,处理交通警情350余起,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6处,辖区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总量环比下降5个百分点。向杨雪峰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立足岗位、担当负责,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学习他心系百姓、亲民爱民的公仆情怀。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执法过程中注重人性化关爱,热情周到解决群众实际困难,被群众亲切称为“暖警”。他帮走失儿童找到父母,帮生活困难违法驾驶员交罚款,为违法驾驶“摩的”老人买汽车票,挨家挨户送小学生回家……向杨雪峰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用真情和实绩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
学习他大公无私、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他严格执法、英勇无畏,不管面对亲朋好友的请托,还是金钱、权力的干扰,始终秉公办事,不徇私情;无论面对“毒驾”人员的恐吓威胁,还是的持刀歹徒的暴力袭击,都毫无畏惧、一身正气。即使是杨雪峰腹部、颈部被刺数刀,血流如注,但为使凶徒不伤及周边围观群众,杨雪峰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与凶徒搏斗,将其手中的凶器打落,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法律的尊严、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用大无畏的精神彰显了人民警察的浩然正气。向杨雪峰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勤勉敬业、忘我工作,始终保持无私奉献、实干拼闯的工作激情。
杨雪峰同志虽然英年早逝,广大党员干部要迅速动起来,以实际行动学习杨雪峰同志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让生活中能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杨雪峰”式的党员干部!
2024时代楷模发布厅心得体会800字 篇24
清晨5点15分,张桂梅和往常一样,从女生宿舍的钢架床上爬起,坐着宿管员的电摩来到教学楼,在学生到来前,把每层楼的灯一一打开。清晨5点15分,张桂梅和往常一样,从女生宿舍的钢架床上爬起,坐着宿管员的电摩来到教学楼,在学生到来前,把每层楼的灯一一打开。
10多年来,张桂梅每个上学日都坚持着这个颇具仪式感的习惯。“姑娘们怕黑,提前把灯打开让她们更安心。”她说。
爱人早年病故,张桂梅膝下没有儿女,她把母爱奉献给了女高的孩子。
每逢假期,不管工作多忙,她都要抽出时间去学生家中挨个家访。10多年来,她的足迹遍布丽江市一区四县,行程超过10万公里。
有年寒假,张桂梅到华坪县荣将镇家访。在街头,张桂梅一眼就看到高三学生山启燕正在路边卖甘蔗。“都要高考了,不好好在家看书,咋跑来卖甘蔗?”张桂梅生气地问。
了解到山启燕父亲患病、家庭困难,张桂梅经常偷偷给她塞生活费,直到她顺利考上大学。如今,大学毕业的山启燕已成为一名幼师。
张桂梅名下几乎没有任何财产,她没有房、没有车,所有收入都用在了女高的学生们身上,自己一件衣服能穿10多年。
20__年初,张桂梅病危入院,华坪县县长到医院看望她。躺在病床上的张桂梅拉住县长的手说:“我情况不太好,能不能把丧葬费提前给我,我想看着这笔钱用在孩子们身上。”
我将无我,让信仰的力量传递
9月5日,华坪女高高一新生端坐在操场上,聆听入学后的第一堂“校课”。每周“校课”,小到学习生活,大到理想信仰,张桂梅都亲自授课。
如今,这堂课让张桂梅愈发感觉吃力。63岁的她站在教学楼前,身形有些佝偻,手指、胳膊、颈背上贴满了止痛膏药。“早上起床时,脚疼得不敢着地。有时我真想不干了,可看着你们,我告诉自己必须坚持。”张桂梅对学生说。
看到有学生抽泣,张桂梅连忙说:“不哭不哭,我答应你们,我会好好的,陪你们读完这三年……”话音未落,100多名新生已哭成一片。
前不久,张桂梅被中宣部、教育部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活动。丽江市专门设立了“张桂梅教育基金”,所筹集资金将用于支持华坪女高发展、补助贫困学生。
让张桂梅感到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接过她手中的接力棒。受她的精神感召,许多华坪女高的学生大学毕业后,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机会,选择投身艰苦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
周云丽是华坪女高第一届毕业生。从小穷苦的她,以前愿望是“走出大山、赚大钱”,但女高改变了她的想法。20__年大学毕业后,周云丽考取了宁蒗县城的中学教师岗位。听说女高缺数学老师后,她毫不犹豫放弃了县城工作、放弃了正式编制,来到女高做代课老师,一年后才转正。
“老师老了,我们长大了。”周云丽说,“我们要继续她未竟的事业。”
2024时代楷模发布厅心得体会800字 篇25
肖文儒至今难以释怀,多年前的一场火灾事故,一开始还可以通过电话联系上井下被困人员,但由于当时技术手段落后,被困人员最终全部遇难。
“当时我就想,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把人救出来。”他说。
今年1月,栖霞笏山金矿发生“1·10”重大爆炸事故,被困人员位于井下约600米的位置,救援深度较为罕见。由于地质情况复杂,不仅钻孔工作难度极高,井下涌水量也很大,形成“前有围堵后有追兵”之势。
4个钻孔“多管齐下”,相继遇到问题。肖文儒当机立断:提前增调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队带一台高性能钻机前来增援!
这时,救援希望最大的3号钻在钻至井下521米处时,距井底目标偏移已达7.4米。
一子落而满盘活,新增救援团队及时对发生偏移的3号钻孔进行纠偏透巷。仅用4天,这条“生命通道”提前打通!
一刻不停,在部署打通4号钻孔中,肖文儒建议“先堵水再透巷”,确保了这条生命维护和监测通道始终畅通。后来证明,这个方案让转至4号钻孔下方的被困人员生存环境大大改善,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最终,11名被困人员获救,这次事故救援也被业内誉为“教科书式的经典案例”。
临场应变、力挽狂澜,靠的是废寝忘食的.研究思考、通宵达旦的实战训练。38年来,肖文儒不管岗位、身份如何变化,他一直冲锋在救援最前线,成长为我国矿山救援的权威专家。
“加强瓦斯实时监测!”20__年秋,20__万达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肖文儒在井下现场连续工作11个小时,当作业现场瓦斯浓度达到3.5%并继续上升时,他立刻组织调整通风系统,将作业现场瓦斯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最终,83名被困矿工全部获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