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李镇西讲座心得体会(实用8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李镇西讲座心得体会篇一
2016年3月12日,我有幸在邢台追光中学聆听了李镇西老师的专题讲座——《幸福比优秀更重要》,自感如沐春风,收获颇多:
一、只有真心实意的爱学生,才能永葆一颗童心,才能真正消除职业倦怠感。
李镇西老师通过一幅幅照片,展示了他与学生共嬉戏、同成长的历程。我似乎看到了他那一颗发自内心深处的对学生的爱和依恋,而这岂不是教育的真谛吗?试想,设若没有爱,即使教学设计再精致,文本解读再到位,教学设施再先进,学生也不会爱上这门学科的。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小学生往往是先喜欢任课老师,然后才喜欢上这门学科的。这不能不使我——一位有教育职业倦怠感的老师深刻反思、反省的地方。记得一位老师曾说过:如果你把学生当做天使,那么你将生活在天堂;你把学生当做讨厌的魔鬼,你将永远生活在地狱之中。只有端正心态,发自内心的爱学生,才能享受到职业幸福。
二、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关注学生承认,促使学生成才。
李镇西老师作为高中的班主任,他深谙教育心理学,了解这个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因材施教,教会学生先成人,然后成才。他把“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幸福”作为校训,从人格上引领学生向善。这也让我想起我们学校的校训“诚实做人,踏实做事,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幸福”,不也是引导学生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获得幸福吗?再往小处说,我班的班训“做最好的自己,创最好的班级”,也是注重学生在做人,学习上超越自己,进而把班级建设好。
三、不断学习反思,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李镇西老师在讲座中,反复强调老师的自我学学习、自我提升,还向与会的老师推荐了许多好的书目,比如朱永新的、日本佐藤学的书籍。一位老师只有不断的学习、及时地复习,才能使自己的“一桶水”变成“活水”,自由的驾驭课堂。由此,我想到我校新建的教师书吧,里面的好书很多,自己一定要好好读一读,不断的为自己充电“加油”。
总之,听了李镇西老师的讲座,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用心、耐心、诚心与学生共成长同进步的决心、信心。
-->
-->。
李镇西讲座心得体会篇二
第一段:引言(150字)。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知名心理学家李镇西的一次讲座。这次讲座以“积极心态与幸福人生”为主题,内容丰富,触动了我深深的内心。在讲座中,李镇西详细解析了积极心态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实际的建议和方法,让我深感受益匪浅。
第二段:心态决定命运(250字)。
李镇西在讲座上强调了心态对于人生的决定性作用。他指出,面对困难和挫折,一个积极的心态是我们战胜困难的关键。心态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式,进而影响我们的行为和结果。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让我们更有动力去面对困境,更乐于学习和成长,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更幸福的人生。通过讲解心态的重要性,李镇西唤起了我对积极心态的关注。
第三段:树立积极心态的方法(300字)。
李镇西不仅强调了积极心态的必要性,还给出了许多实际的建议和方法来树立积极心态。他提醒我们要积极面对挑战和困境,不要逃避和埋怨,而是要主动寻求解决的办法。他还提到了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教导我们要学会控制情绪,尽量保持平静和冷静的心态。此外,李镇西还建议我们要培养乐观的心态,要学会关注和积极看待自己的优点和成就。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逐渐树立起积极的心态,为自己的人生增添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第四段:积极心态的实践与成果(300字)。
听完李镇西的讲座后,我开始付诸实践,积极运用他所提供的方法。我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避免不必要的抱怨和消极情绪。同时,我也经常回顾自己的成就,关注自己的进步和优点,让积极的心态引领着我不断进步。这样的实践让我发现,当我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时,心境更加开阔,问题也变得更加易解。不仅如此,我还发现自己的自信和快乐程度也得到了显著提高。李镇西的讲座不仅在理论上让我认识到积极心态的重要性,更通过实践帮助我取得了实际的成果。
第五段:总结与感悟(200字)。
李镇西的讲座让我深刻认识到积极心态的价值和力量。通过讲座,我明白了心态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也学会了一些实际的方法来培养积极心态。在实践中,积极心态让我更好地应对挑战,从容面对困难,取得更好的成果。我深信只要坚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我们就能在困境中迎难而上,拥有更快乐和幸福的人生。感谢李镇西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李镇西讲座心得体会篇三
7月20号,我有幸在宜昌听了李镇西老师的讲座,从李老师身上我感受到他对学生的
爱
,对教育的深入思考。李老师的教育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
1.教师的最高境界。把教育看成是
幸福
的事,追求做最好的老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做最好的自己。成为最好的我。2.做到三心、三家。三心即童心、爱心、责任心。童心,即和学生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爱心:在日常
生活
中有依恋、思念
,想你的感情。责任心:一道成长,为共和国培养现代公民。三家,即专家、思想家、心理学家。专家:课上的棒,专业
上也有造诣,教给学生特长,自己也有特长。思想家:思想是引路人,带着思考的大脑教学。思考学生在想什么
,带着学生思考。心理学家:不知不觉走近学生,打开学生的心灵
大门。3.做反思型的教师。带着思考的大脑从事每一天平凡的工作,不停地实践,不停的阅读,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写作。
4.教师要有教育智慧。教育智慧从什么地方来,从实践中来;从困惑中来;从学生中来;从写作中来。要挑战自我,不断向新的目标迈进,做自己的事,争取做个最好的老师。
李老师的教育思想,再次提醒我们,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而师德的灵魂是师爱。
李老师对学生的确具有一颗真正的爱心。他说:“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从不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学生,而是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他与学生的对话,不仅仅是谈话,而是通过谈心、通信、家访等形式,与学生沟通。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他是那么富有爱心、童心,真心,信心。也正是因为是这样的人,李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总是充满无限真情,也正是因为这样,李老师以爱回报爱,从而使教育获得最终的“成功”。
通过这次
学习
,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李老师为榜样,不断地改进自己,提高自己。听了李镇西的讲座,我有以下感动和几点反思:
感动于他三十多年任然保持一颗童心,保持学生爱的纯真。感动于他和孩子之间彼此的依恋之情,感动于“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听了李镇西老师的讲座、故事,懂得了:因为有爱,才使老师与学生的心贴得那么近;因为有爱,才使一位普通教师的形象显得那么高大、魁伟;因为有爱,才让平凡的工作和生活变得那么多姿多彩!
1、要拥有爱孩子的心
李老师拥有一颗爱孩子的心!他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听完之后,我好象也走进了他们融洽的师生群体中,走进了他们感人肺腑的一幕幕酸甜苦辣之中,以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这就是教育的真谛,学生需要的就是这样真诚的没有居高临下的真教育。所以我认识到,教育要教会孩子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学生能不能成为人才,老师在其中是点播作用,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科学家,但是每个学生都能为一个善良的默默无闻的劳动者。所以德育就是教会人如何做人,它不是外在的强加,而是内在的唤醒,唤醒他本身就拥有善良的因子,教会学生保持原有的善良、童真。这才是我们的教育目标。
2、尊重学生的人性
爱是对人性的尊重,师德之一就是要对学生有爱心,这种爱更应该是一种民主的爱,而充满民主的爱往往体现在师生关系的一些细节上,民主的细节。李老师问了一个问题:如果学生犯了错,被喊到办公室,你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回想一下,我一般都说“站好了!说说看怎么回事,你想怎么办?!”而李老师说“应该是请坐,因为学生是来接受教育的.,不是来罚站的”。
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所以我们对学生的爱应该是民主的爱,对学生的教育更应该是弯下腰来跟学生平等对话。
3、用心做教育
李镇西的教育形式多样,他经常带学生到野外上课,带学生亲近大自然,任何一件小事都可以成为他的教育资源,所以李老师的教育绝不是急功近利的教育,而是用真心来做教育,正是因为这样的真心,才使他和孩子们的心灵彼此吸引。然而我们缺的就是这种用心做教育的精神和耐心,这点应该向李老师学习。 可以说,李老师的讲座,点击的是我的心灵。不是一时的激情澎湃,我要在今后的征途中,把一腔真爱投入到工作中去,爱学校,爱
班级
,爱孩子,爱自己从事的这份艰辛的职业。有了这份深入心灵的爱,我们就能从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获得一份源自“教育本身的乐趣”,这也许是做一个纯粹的教师的最高境界。首先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2016年3月5日,听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
关于
《爱心与教育,民主与教育;做最好的老师,最好的班主任》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报告。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教育者对事业的忠诚与执著,对学生的关爱,对同行的真诚引领。李老师从教30年,正是缘自内心对教育的热爱,真心爱每一个学生,本着为了能够给孩子留下充满人性的温馨记忆理念指导下,李老师与学生一起快乐的学习、快乐的生活。让人看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他的教育轨迹是成功的,他的一些教育思想也很值得我们学习。李老师说“教师应该有童心、爱心、责任心。”爱是相互的,对学生付出了爱,一定能感受到学生对你的爱,这是教师才有的特别的幸福。正如李老师说的:“作一个老师是否‘优秀’不重要,是否‘卓越’不重要。“重要的是看自己是否‘幸福’。努力做幸福的老师,做幸福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李老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他那种真正关爱学生的做法深深的打动了我: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依恋、是理解、是尊重、是浪漫、是责任、是智慧,是让孩子每天有收获,很快乐,这就是教育。李老师作为一名校长,要管理一个学校,还要完成语文教学任务,这么多的工作任务,可他却还能去关爱学生,每天还找学生谈心,聊天,和孩子交朋友,直接倾听孩子的心声,并且觉得这才是自己的“正事”。为什么他能做到?答案只有一个:他爱学生,他爱他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他觉得这样做的人是一个幸福的人。 李镇西老师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耐心,无论是二十年前寞寞无名的普通教师,还是现在已功成名就的大师,他都坚持这样做,他的毅力可想而知。而我,最缺少的就是坚持。一时心血来潮,做得很好。但热乎劲一过,就放弃了。而这种坚持与放弃之间,造就了成功者与普通人的差距。
李老师的报告对一名初当班主任的我来说收获很大,不仅是一次精神灌溉,也给我指明了奋斗的方向。我们要学习李老师的爱心和童心、尊重与民主,要拥有高远博大的情怀,享受激情、浪漫的教育生活;要端正思想,克服职业倦怠,不断加强学习;要倍加
珍惜
当前良好的教育环境,激发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
-->
-->
-->
-->
-->
李镇西讲座心得体会篇四
李镇西是一位知名的演讲家,他在各个场合都有着精彩的演讲,深受听众的喜爱。最近,我有幸参加了他的一场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次讲座中,我从他的演讲中得到了很多启发和体会。
首先,李镇西善于引入开场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他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将听众从繁忙的生活中带入他的世界。这个小故事似乎与听众没有太多的关联,但正是因为如此,他能够借此创建了一个与听众之间的共鸣。这种引入方式既能使听众产生兴趣,又能够引导他们进入主题,打开思维的窗户。
其次,李镇西擅长运用幽默来调动气氛。他在其中穿插了一些幽默的笑话和轶事,使听众在笑声中放松身心。幽默是一种强大的社交技巧,它可以缓解紧张的气氛,增加与观众之间的亲和力。李镇西利用幽默来引发听众的共鸣,使整个讲座更加生动有趣、易于理解。
第三,李镇西在演讲过程中加入了许多真实的例子和个人体验。他通过这些故事告诉听众某一理念或观点的重要性,并将其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这种实际应用的方式让观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同时也能够加深他们对李镇西的印象。当听众能够从自己的经历中找到共鸣时,演讲的效果将变得更为有力。
接下来,李镇西重点突出,清晰明了地阐述了他的观点和论点。他使用直观的语言和生动的描述来表达他的见解,使听众能够迅速理解并接受他的观点。李镇西注重演讲的逻辑性,将不同的观点有机地连接起来,使整个演讲呈现出清晰的脉络。他还使用了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和象征,使演讲更加深入人心。
最后,李镇西在结尾处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强调了他的主要观点和论点。他再次运用了激动人心的语言来鼓舞听众,引导他们思考自己的生活并做出积极的改变。通过这种总结和鼓励,他让整个讲座有一个圆满的结束,并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之,李镇西的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善于运用开场白、幽默、真实的例子和个人体验、清晰明了的阐述和总结回顾等技巧,使演讲更加吸引人、生动有趣、易于理解,并能够引发听众的共鸣。通过参加这次讲座,我认识到了演讲的重要性和技巧,对如何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了新的认识。希望将来我也能够像李镇西一样,成为一位出色的演讲家,为他人带来启发和快乐。
李镇西讲座心得体会篇五
第一段:引言(150字)。
近日,我参加了一场由李镇西先生主讲的讲座。李镇西先生是著名的社会学家兼教育家,他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备受赞誉。这次讲座的主题是“教育的使命与担当”。在李镇西先生的精彩讲解下,我深受启发,并对教育的意义和教育者的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二段:教育的使命(250字)。
李镇西先生在讲座中强调了教育的使命,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整体素质和个性发展。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具备发展自己的能力、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李镇西先生提到,教育的使命在于培养学生成为独立自主的人,而不是形成一批机械的知识搬运工。只有这样,社会才能更加繁荣和进步。
第三段:教育者的担当(250字)。
讲座中,李镇西先生强调了教育者的担当。他认为教育者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一生中的引路人。教育者应该具备专业知识和道德修养,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学生。教育者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李镇西先生的讲座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者的责任重大,他们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方式直接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第四段:教育的现状和问题(250字)。
在讲座中,李镇西先生也对当前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他指出,目前的教育普遍存在功利化、功利化的倾向,许多学校和老师只追求知识的传递和分数的提高,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他呼吁教育者们要从过分注重成绩和竞争的教育模式中解脱出来,回归教育的本质,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第五段:个人感悟(300字)。
通过参加李镇西先生的讲座,我对教育的使命和教育者的担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意识到了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我决心将此次讲座的收获付诸于实践,作为一名学生,我将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不仅仅追求知识的获取,更重要的是培养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作为一名未来的教育者,我将牢记教育的使命和担当,将爱和知识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引导他们成长为优秀的人才。希望通过我个人的努力,能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为孩子们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总结:(200字)。
李镇西先生的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言语真挚而有力,让我对教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培养人的整体素质和个性发展。教育者的担当非常重大,他们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道德修养,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当前的教育存在着功利化的倾向,我们需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通过参与此次讲座,我对教育的使命和担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将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的理念,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镇西讲座心得体会篇六
7月20号,我有幸在宜昌听了李镇西老师的讲座,从李老师身上我感受到他对学生的爱,对教育的深入思考。
李老师的教育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
1、教师的最高境界。把教育看成是幸福的事,追求做最好的老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做最好的自己。成为最好的我。
2、做到三心、三家。三心即童心、爱心、责任心。童心,即和学生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爱心:在日常生活中有依恋、思念,想你的感情。责任心:一道成长,为共和国培养现代公民。三家,即专家、思想家、心理学家。专家:课上的棒,专业上也有造诣,教给学生特长,自己也有特长。思想家:思想是引路人,带着思考的大脑教学。思考学生在想什么,带着学生思考。心理学家:不知不觉走近学生,打开学生的心灵大门。
3、做反思型的教师。带着思考的大脑从事每一天平凡的工作,不停地实践,不停的阅读,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写作。
4、教师要有教育智慧。教育智慧从什么地方来,从实践中来;从困惑中来;从学生中来;从写作中来。要挑战自我,不断向新的目标迈进,做自己的事,争取做个最好的老师。
李老师的教育思想,再次提醒我们,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而师德的灵魂是师爱。
李老师对学生的确具有一颗真正的爱心。他说:“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从不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学生,而是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他与学生的对话,不仅仅是谈话,而是通过谈心、通信、家访等形式,与学生沟通。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他是那么富有爱心、童心,真心,信心。也正是因为是这样的人,李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总是充满无限真情,也正是因为这样,李老师以爱回报爱,从而使教育获得最终的“成功”。
通过这次学习,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李老师为榜样,不断地改进自己,提高自己。
李镇西讲座心得体会篇七
讲座心得体会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今天我有幸听了李镇西老师的讲座,他主讲的主题是“做最好的班主任”。在讲座中,李老师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给我们分享了很多实用的教育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在讲座中,李老师讲到了班级管理的一些基本理念和方法。他认为,班级管理应该以爱心为前提,以民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为目标。他还强调,班主任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理解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这些理念和方法不仅适用于班级管理,也适用于其他领域的管理。
除此之外,李老师还分享了很多实用的教育方法。他提到,班主任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家庭背景,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他还建议班主任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关注学生的社交关系,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班主任,也适用于其他职业的人。
最后,李老师还分享了一些他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他提到,他曾经遇到过一个非常调皮的学生,他通过和这个学生聊天,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和需求,最终成功地转化了这个学生。他还提到,他曾经遇到过一个非常内向的学生,他通过鼓励这个学生参加各种活动,逐渐提高了这个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这些经验不仅适用于班主任,也适用于其他职业的人。
总之,这次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我深刻认识到了班级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也了解到了很多实用的教育方法。同时,我也更加明白了教育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我会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将这些经验和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李镇西讲座心得体会篇八
李镇西的教育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
1、教师的最高境界。把教育看成是幸福的事,追求做最好的老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做最好的自己。成为最好的我。
2、做到三心、三家。三心即童心、爱心、责任心。童心,即和学生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爱心:在日常生活中有依恋、思念,想你的感情。责任心:一道成长,为共和国培养现代公民。三家,即专家、思想家、心理学家。专家:课上的棒,专业上也有造诣,教给学生特长,自己也有特长。思想家:思想是引路人,带着思考的大脑教学。思考学生在想什么,带着学生思考。心理学家:不知不觉走近学生,打开学生的心灵大门。
3、做反思型的教师。带着思考的大脑从事每一天平凡的工作,不停地实践,不停的阅读,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写作。
4、教师要有教育智慧。教育智慧从什么地方来,从实践中来;从困惑中来;从学生中来;从写作中来。要挑战自我,不断向新的目标迈进,做自己的事,争取做个最好的老师。
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再次提醒我们,要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而师德的灵魂是师爱。
第一,有爱就有教育。师爱是师德的灵魂。优秀教师共同的特点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的确,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做学生的好老师,首先就要爱学生。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对待。用慈母般的心情去教育、去关怀每一个学生,去爱护和培养每一位学生。伸出温暖的双手,献出真诚的情和爱,扶持他们一步步长大。
第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决定性因素,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人民教师队伍,必须坚定不移地建设好人民教师队伍。教师工作是平凡的,每天都在做着一件又一件平凡的事情,然而这些事情却连着千家万户,连着祖国的未来。老师们不仅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敬业奉献,作出不平凡的光辉业绩,在危急时刻也同样能够挺身而出,见义勇为,作出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没有广大教师的艰苦奋斗和献身精神,就没有教育事业的今天,就没有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第三,要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李镇西之所以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和他具有的高尚的师德是密不可分的。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充满了爱,教育将永远是艳丽的春天!愿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把真爱奉献给每个孩子,让我们的下一代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