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礼仪(精选22篇)
⑵握手时,必须注意目光交流,适当寒暄。切忌与对方握手时目光游移、左顾右盼,与第三人谈话。
⑶通常,握手只能一对一,注意不能几个人交叉握手,要等别人握完后再握。
⑷不能戴手套与人握手,女士戴的礼服手套除外。
⑸与一般女性握手只要握手指部分。
⑹不要用湿手、脏手或有疾病的手与人握手,如果对方已伸手,你应该亮出双手,简单说明情况表示歉意,以求得谅解,才不至于失礼。
⑺跨门槛时不可握手。宾主告别时,要注意跨门槛(一只脚在门槛边,一只脚在门槛外面)时,不可握手。
9、行礼——多姿多彩、灵活运用
⑴鞠躬
鞠躬是我国古代传统礼节之一,至今仍是人们见面表示恭敬、友好的一种人体语言。和握手相比,鞠躬表达的敬意更深一些,常用于婚丧节庆、演员谢幕、讲演、领奖等场面以及下级对上级、服务员对客人、初次与朋友见面。特别是在大众场合个体与群体的交往时,个人不可能和许多人逐一握手,则以鞠躬代之,既恭敬,又节约时间,值得大大提倡。
⑵拱手(抱拳)
拱手礼是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礼节,而且它既可以避免人数众多时握手的'不便,又可以不受距离的限制,特别适用于春节拜年、单位团拜、亲朋好友聚会或向别人祝贺时。
⑶起立
这是向尊长、来宾表示敬意的礼貌举止。常用于上课前学生对老师,开会时对重要领导、来宾、报告人到场时的致敬。平时,坐着的位低者看到刚进屋的位尊者,坐着的男子看到站立着的女子,或者在送他们离去时,也都要用起立以表示自己的敬意。
小学生要学会的个人礼仪常识
尊重礼仪
(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老师、叔叔等。
(2)不给他人取绰号、说花名。
问候礼仪
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时间、场合、节庆不同,采用不同的问候。
(1)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
(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妈妈回来啦。
(4)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5)过新年:祝爸爸、妈妈新年愉快。
(6)当爸爸、妈妈外出时说: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办事顺利。
(7)当爸爸、妈妈外出归来时说:爸爸、妈妈回来啦,辛苦了。
(8)自己告别家人时: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离家时间较长,写信或打电话问候家人。
餐桌礼仪
A、在家时:
(1)请长辈先入座。
(2)等长辈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3)吃东西或喝汤时要小口吞咽,闭嘴咀嚼,尽量不发出响声。
(4)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
(5)主动给长辈添饭加菜。
(6)先吃完饭要说“大家慢慢吃”。
B、在学校:
(1)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秩序地进入餐厅。
(2)坐在指定的座位上,两脚自然并拢,双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3)要安静、文明进餐。
(4)饭、菜、汤要吃净;不偏食、不挑食。
(5)碗、碟轻拿轻放,摆放整齐。
个人礼仪 篇14
“礼仪之邦”亟待我们每一个成员的拯救!
在北京一所著名高校校园的警示牌上,赫然贴着一张面对全校学生的“文明公约”,其条文是“不随地吐痰”“不说脏话”“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这些条文的正确性无可置疑,遗憾的是它要求的对象不是七八岁的小学生,却是二十岁左右的高等学府中的莘莘学子,这未免令人感到尴尬与悲哀,因为不久,他们就要踏入社会。
文明礼仪的形成,与从小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中国学生的父辈母辈,不少人都有过一段蹉跎岁月,经历了从精神到物质的种种磨难与困顿。中国式父母有着不约而同的中国式教育,望子成龙的他们,无论自身现状如何不同,在其心中却有一个共同的想法——自己可以再受千般苦,就是不能苦了孩子。爱子之心,本无可指责,但是,当这种爱心一旦泛滥成为“溺爱”
的时候,事物就走向了反面。玉不琢,不成器。将孩子视为掌上明珠而对孩子百般呵护,却忽略了对璞玉的雕琢,使孩子逐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在思想品格上过早地出现某种缺陷,形成一种对礼仪的抵制。“惟我独尊”的思想,同礼仪的核心思想——尊重、关爱他人、严于律己是格格不入的!。其实许多家长已经意识到这种状况,但是他们却抱着“孩子还小,长大就会好”的得过且过思想,放松了对孩子文明礼仪的教育这重要一课。
如果有一天,文明礼仪不是被泯灭而是成为风尚,那么就表明我们这个社会真正的文明与进步了,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的努力!
个人礼仪 篇15
参加下午茶宴时,茶得小口慢饮,点心要细细品尝,低声絮语,举止端庄。
诸如两手的手腕部位尽量不要紧贴身体,或者藏着让人完全看不到,这种姿势代表了你在封闭自己,很不礼貌;别人说话的时候,眼神要温和地平视对方,表示你很关注;手机响了,如果对方有话正好说到一半,不能粗鲁地打断,在谈话间隙跟对方说抱歉然后接听。
其实这些也是在其他场合都需要遵从的淑女礼仪。传统英式下午茶是仅次于晚宴的非正式社交,很讲究姿势姿态。
蘸料之奶油吃scone的时候还可以涂奶油。
这种奶油不是炼乳,很香却又不会太甜腻,与果酱的味道不尽相同,由此可见早前贵族们的享受到了何等奢华的程度。
蘸料之果酱scone是一种英式特色松饼,样子不太好看,却是非常美味的咸甜味混合小点,通常会配合调味料一起吃,蘸上各种果酱,能够吃出各种风味。
下午茶中的特色点心scone、手工饼干、牛角面包等都是英国下午茶中特有的不可或缺的点心,维多利亚时代这些点心都是由手工制成,现烤现吃,热的时候味道更好。
下午茶点心贵族式传统的英国维多利亚式下午茶点,用的都是三层点心瓷盘。
最下面一层可以放一些有夹心的味道比较重的咸点心,如三明治、牛角面包等;第二层放的是咸甜结合的点心,一般没有夹心,如英式scone松饼和培根卷等传统点心;第三层则放蛋糕及水果塔,以及几种小甜品。
吃的顺序要遵循由淡而重,由咸而甜的法则,从三层点心盘的最下层往上吃,先尝尝带点咸味的三明治,让味蕾慢慢品出食物的真味,再啜饮几口芬芳四溢的红茶。
接下来是涂抹上果酱或奶油的英式松饼,丝丝甜味在口腔中慢慢散开,最后才将甜腻厚实的水果塔及芝士蛋糕一点一点放入口中,让甜蜜慢慢升腾。
之所以这样吃的原因是:最下层的三明治和牛角面包是解饿的,就像正餐中的主菜;而最上层的水果塔是一种甜度很高的糕点,就像正餐中的甜食。
表情要大方得体,保持笑容
下午茶的饮茶礼仪轻轻拿起茶杯(以前必须要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杯柄,现在也可以把手指伸进杯圈),把杯子送到嘴边。
喝的时候不能发出声音,出声是很不优雅的。
如果由上而下食用糕点,那就大错特错了。
个人礼仪 篇16
礼仪的重要性体现在3个方面
1、礼仪有助于提升个人素质。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如果我们时时处处都能以礼待人,那么就会使我们显得很有修养。古人有这样的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首位。教养体现细节,细节展示形象。
2、礼仪方便交往应酬。一个举止大方,着装得体肯定会比举止粗俗、衣着整洁的人更受人欢迎。也就更方便交往与应酬。著名传播学家布吉尼教授提出了个三A原则:一是接受对方,ACCEPT。要有容纳意识。容纳意识要求我们尊重差异,容纳个性,容纳对方的缺点,谅解对方的一般过错。"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清澈见底的水里面不会有鱼,过分挑剔的人也不会有朋友,没有容纳意识,迟早会将人际关系推向崩溃的边缘。
二是重视对方,APPRECIATE,实际是欣赏对方。怎么欣赏,比如与人交往要善于使用尊称。对有行政职务的人要称行政职务,即使他是你的老朋友,在正规的场合也要称其行政职务,因为对方是代表单位,有决策权。也可称技术职称,就高不就低,王教授,一般不说王副教授。重视对方还表现在记住对方,每人都认为是独一无二,名字不能说错。三是赞美对方,ADMIR。发现别人的长处是美德,恰到好处地赞美对方,即使是你的好朋友,在大庭广众之下也要赞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