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审计年终工作总结(精选30篇)
3、开展对公司职能部门的审计2项,分别是对办公室及xx部的审计。通过对办公室的审计,我们发现办公司目前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公司资产(特别是下属子公司资产)的管理上存在缺陷。审计后,结合我们内审部门提出的建议,办公室出台了"关于加强对各分子公司资产管理的通知"。
4、参与制定"内审部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鉴于内审部是公司20xx年度新成立的部门,故原先的流程中并未涉及内务审计岗位。为了完善内审机构,指导今后内审工作的开展及明确内审部门工作职责,在20xx年xx月末xx月初,我们初步拟定了"内审部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
5、参与制定"20xx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并参与公司开展的"内审部20xx年工作计划讨论会"。通过参与该计划的制定与讨论,让我更加了解了公司高层对于内审部的定位及期望,同时明白公司内审部门现阶段的工作重心应是"事后监督"。该计划的最终确定,为明年的审计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使我进一步明确了明年的审计任务及审计方向。
通过上述工作的开展,使我逐步地循序渐进地了解并熟悉了公司的业务模式及操作流程。同时,通过上述审计项目的告一段落,我发现有些问题是xx公司现阶段各业务部门普遍存在的问题。如:
1、公司各业务部财务专管员每个月都会写财务分析报告,分析报告中对往来款同时反映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并对两者差异进行分析。但我们发现,各部门普遍存在分析报告中的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均来自于财务专管员,业务数据并非是由业务人员提供,而是由专管员根据财务数据结合了解到的实际货物出入库情况及发票情况倒轧。
上述操作导致财务分析报告中往来款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的差异分析流于形式,完全削弱了不相容职务(业务员和财务专管员)对同一数据相互监督的功能。
2、货物的出入库情况未能及时地录入物流软件系统,导致部分物流软件中显示有库存的货物实际上已销售完毕;甚至出现个别物流软件中显示的货物其实早已出售的情况只有当事的业务员清楚。试想,若以后公司各部门之间可以交叉销售货物的话,很容易出现将已经没有实物而物流软件上仍然挂账的货物售出,这样对公司的信誉会有怎样的影响?
三、工作体会
1、内审要树立服务意识。内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审计工作必须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寓监督与服务之中。内部审计归根到底是一种内部管理行为,它的目标是为了加强内部管理,为管理者服务。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内审工作的监督、评价、控制职能都必须着眼于为公司的发展服务,把服务意识融于整个审计过程中,在做好监督的同时为领导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2、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搞好内审工作的关键。领导的重视程度越高,内审工作就越有依靠,发挥的作用也就越大。我们在认真做好工作的同时,注重同分管领导及上级领导的交流,不定期汇报工作情况,争取领导的信任,取得了领导对内审工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公司领导对审计工作倍加关注,对审计的组织、人员的调配予以大力支持,对重大问题的定性与处理亲自过问,对审计报告认真批阅,及时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具体要求,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证。
总之,经过20xx年的工作磨练,我对xx公司已经有了一定层面的了解,为以后顺利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随着审计部门的逐渐完善,以后的工作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被审计部门的相关人员未能很好地理解我们的内审工作、审计工作需进一步深入、审计项目需更加具有针对性,审计方法需进一步改进,审计力度需进一步加强等。面对种.种挑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在部门经理的领导下及与其他内审人员的合作中,努力工作、抓住机遇、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联系xx公司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公司总经理在内审部门20xx年年度工作计划讨论会上提出的内审工作应紧紧围绕"针对性、依据性、时效性"等三性有序开展及现阶段内务审计工作重心应放在对"执行力"的检查上的要求,努力使工作再上新台阶!
企业内部审计年终工作总结 篇24
x年即将划上句点,又到总结过去展望新年之际,各行各业都在忙于总结。作为审计年度工作总结,当如何总结到位呢?在笔者看来,当从五个方面保证质量:
一是从思想上找问题。思想是支配一切行动的指南。恰逢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迎来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这一新思想,审计工作从单位到个人有怎样的思想觉悟与政治站位,有怎样的认识高度与深刻理解,是总结中的重要部分。围绕这一思想,是否做到了党性和个人修养的加强,是否做到了把纪律挺在前面,是否在作风建设上做到了持之以恒,是否在廉洁自律方面做到了坚守底线等等。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面对思想认识,都要有勇气回头看看走过的路,办过的事,想过的问题,要从灵魂深处进行反思与审视。审计工作事关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审计人被形象誉为经济卫士,可见党和国家对审计工作给予很大厚望,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审计人时刻都不能忘记的初心,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做一个有敬业精神、有职业操守、有工作良知、有忠诚担当的人。从思想上找问题,是遵循认真总结原则的首要前提。
二是从行动上找弱点。行动也是生产力。无论是哪个审计单位或是个人,年初都有制定过详细的考核目标、量化任务,大家都在围绕着这样的目标任务努力工作,但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任务都能很好地完成,这就给全局工作带来了压力,甚至有的留下了“欠账”有待来年来还,这也就加大了来年的工作量,也就意味着要用更多的精力去完成。所以,进行总结正是要在一项一项的工作上,在一次一次的工作任务中,找出当初并未解决问题的病症,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工作被动,或者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以致影响了后面的工作。“强弱项,补短板”是工作中常提到的一种补救措施,那么在具体行动上是否做到了攻克难关,这就需要反思执行力与方式方法。很多时候,计划的实施是需要执行力的到位才能真正完成好的,抑或有好的方式方法也能做到事半功倍,因而,需要深挖这些因素,认真汲取教训,进行深刻反思,否则旧的痼疾不除,新的毒瘤仍会生长。做了总结,还需要从根本上提出解决的路径,确保其可操作性。
三是从项目上找原因。审计工作最核心的部分,还是具体项目的执行与落实。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工作状态与模式,但状态是变化的,模式是可以改进的,为什么有的项目完成得很好,成为优秀项目,而有的项目却做得不够理想,甚或有缺憾。如果一个项目做得差强人意,且把问题推给被审计对象,那一定是不负责任的,因为作为审计执法者,主动权就应该掌握在审计工作者手中,而不是处处被动,一时的被动或可以理解并作出扭转局势的努力,但一直被动就是执行力的严重不到位酿成。一个项目的实施,应该是经过精心部署,充分论证,严密审计,循序推进,深挖细查,形成结论的系列实施环节组成,这个过程中,必有应对处理突发状况的机制与方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都该有足够理性与灵动的预判并作出处理的能力。到总结的时候,好的项目的成功,应该作为同类项目将成果运用发挥到最佳,做得不够好的项目的问题根源,也当作为反面教材分析具体原因,找出症结所在,以避免今后在同类项目中犯下第二次错误。总结不能掩盖问题,不能在问题的查找上轻描淡写,很多时候,找问题比看成绩更能影响来年的工作思路,包括对后续工作的制定与执行。
四是从能力上找差距。对一项工作成败的考量,很大程度上能力是基础。一个单位有来之能战之能胜的队伍,那么这个单位定能做出很好的成绩,但一个队伍也是个体组成,每个人的能力都会直接影响到全局工作的实施与开展,乃至影响到最后的结果。当工作一年做下来,每个人对自身的业务能力,都应该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自我评价。有一种人,很难发现自己的能力差距到底在哪里,这是因为这种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对自己的职业生命是很危险的,故而,认真查找能力上的薄弱环节,并通过不断学习来加以解决。所谓学习,一是从专业书籍上学习,二是从能力优秀的同行那里学习,三是从最新的方式方法上接受培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业务水平,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的知识能量、学识水准都存在着不足,而这些不足或许在另一个人身上是优势,因而,要带着虚心的态度学习业务掌握技能,将自身能力提高到新的层次,如此才能对下一份工作应对自如。所以说,要善于总结,并敢于自我揭短,充分暴露不足,并有克服各种问题的勇气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