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自我评价优秀(通用35篇)
例如:现在选秀节目出来的歌手大多会说,自己从小崇拜某一歌星,以他为榜样,相信自己以后一定能达到他的成就。但也有些认为自己一辈子也打不到偶像的成就,而灰心丧气。
1.2.3下行比较
该理论认为当个体遭遇失败、丧失等任何消极生活事件时,个体的自尊、心理健康水平就会下降,这时个体倾向于和比自己处境差的人比较,以此来维持其自尊和主观幸福感。
卡耐基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若你在抱怨自己没有鞋穿的时候,请看看没有脚的他们,到这时候,我们就会觉得,自己其实比很多人都很幸福,很幸运了,所以要好好珍惜,这个简单,属于我们的幸福!”这就是下行比较的典例。
总之,向上同化和向下对比易产生积极情绪,向上对比和向下同化易产生消极情绪。
2、自我美化
自我美化是指个体用以避免自尊心受损或增加自尊感的过程和结果。在自我美化的过程中,常常采用下面几种方式。
2.1选择性遗忘
该词源于弗洛伊德的记忆抑制学说,他认为人通常会遗忘自己不愿保留的记忆。当回忆的事件有损个体自尊时,个体常常出现对回忆事件的选择性遗忘。
例如:某些曾经受到人身伤害或侵犯的人在经常与施暴者见面的情况下也记不得被侵犯的经历。又如经典的心理分析影片《爱德华大夫》中,新上任的爱德华大夫是冒名顶替者,但由于选择性遗忘他无法回忆出真正爱德华大夫的死因,在女大夫对他的梦境的分析下,才唤起了他关于凶杀案的记忆。
2.2自我照顾归因
归因指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论。这种方法是通过强调个体对积极的合乎期望的好结果的作用,缩小对消极的不合乎期望的坏结果的责任来保护自尊。
例如:考试失败时把它归因于试题难度和考场上的运气,这样做自己能很快走出考试失败的阴影并进入努力争取下次考试成功的良好状态。
2.3自我设障
在一些我们感到不适或感到威胁的情景下,我们无法保证自己能做得好,甚至不能确定自己是否能成功。为了避免这种可能的失败对自我价值感的损毁,我们往往会采取一些自我保护的策略,使自己可以避免这种潜在的危险,或者使这种危险既使成为事实但也不构成对自己的损害。所谓自我设障就是指个体针对可能到来的失败威胁,而事先设计障碍的一种防卫行为。
行动式自我设障包括一系列个体所能控制的对学习不利的行为和事件,如不好好准备、休息不好、减少练习的时间等。自陈式自我设障指的是个体为将来可能的失败寻找一系列不可控的借口,包括考试焦虑、紧张和疾病等。抬举他人相比于前两种自我设障的策略比较特殊:个体在面临竞争或比较的情境时,并不选择行为的或自陈式的自我设障行为对自己产生影响,而是提供给竞争者或比较者额外的信息或帮助对他们产生影响使其有更好的表现,而自己同样尽力以求最佳表现。若失败,则可将之归因于竞争者所获取的额外利益,从而避免他人及自己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同时还可博取不自私、有爱心的美名。
2.4向下的自我比较
当自我价值目标落空时,向上的和与自己类似的人比较就可能大大挫伤自尊心。这时个体会进行向下的社会比较,想象有些人的价值还不如自己。向下的社会比较可以避免自信心的降低和妒忌心的上升。
2.5有选择地接受反馈
当行为结果的评价性反馈多数有损于自尊时,便可以有选择地接受反馈信息。例如:当比赛失败时,可以选择接受这样的反馈信息“这是一次不公平的竞争”来冲淡消极的情绪。
2.6缺陷补偿
人们在社会上不可能事事成功。当遭遇失败时,便可对社会上相关的事情做重新评价,以此进行自我定义,补偿自己的角色缺陷。例如:一个参加唱歌比赛不成功者可以这样认为:“学习对我来说比唱歌比赛更重要。”缺陷补偿有助于我们自身度过困境,在困境中强调自我的“优势”有助于增强自信心。
3、自我表现
自我表现是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3.1真实性自我表现
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体的公开形象和自我的实际情况是相当一致的,个体一般都希望别人了解一个“真实的自己”,力图通过自我表现给人留下一个与自己真实情况相一致的公开形象,我们称之为真实性自我表现。
开诚布公,诚心诚意,坦诚相见等成语都便显出人们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希望彼此真诚。
3.2策略性自我表现
在某些情况下,自我表现是出于策略性的考虑,努力形成或控制他人对自己的知觉印象,称之为策略性自我表现,或自我监控。高自我监控者往往是社交中的高手,可以根据交往情境,交往对象和交往目的的不同,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形象。
例如:格根以一群新入学的海军学员为研究对象。把他们分成A、B两组,交给每组被试同样的工作任务,但是给以不同的指导语。对A组说的指导语特别强调必须团结合作,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对B组的指导语强调必须正确而有效地解决问题,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研究结果发现:强调要有效解决问题的B组被试,较多地作出对自己肯定的自我评价,让大家知道他的才能、特长和优点,目的是让他人了解自己和自己保证完成任务的决心与信心。而强调搞好关系的A组被试,他们在作自我介绍中表现得非常谦虚,甚至批评自己的缺点,他们估计这样的自我介绍会给大家留下好的印象,便于以后的和睦相处、团结合作,把工作做好。
又如:有的少先队员在马路上与同伴发生争执,进而动手扭打之前先把红领巾解下来放好,然后再打架。说明这个少先队员意识到:少先队成员不允许作出越轨行为,而打架是少先队组织所不允许的,要受到社会的指责。因此,解下红领巾打架这一自我表现,是为了免受团体规范的约束。
总观已有的关于自我过程的研究,我认为自我过程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心理学课题,国外心理学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但研究缺乏系统性,仅仅关注社会比较、自我表现的类别策略等问题,对于更广泛的领域尚未涉及。
个人自我评价优秀 篇18
本人大学三年系统全面地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建立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认真参加学校及系上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心保持一致,我曾参加党校系统学习并获得结业证书,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
智,即科学文化知识。端正个人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大学三年,我系统全面地学习了本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在学习和把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利用技能的同时,还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积极参加学生科协及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各项活动。
体,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大学三年里,我把握了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学校、系和班级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身体健康,体育合格标准达标。
成绩已成为过往,未来属于自己。人生的道路还很长、很长,我希望能继续努力,不断进步和完善自己。
个人自我评价优秀 篇19
本人性格开朗,大方。对事物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很好得与人沟通,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对负责的工作会付出全部精力和热情,制定缜密计划,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将目标达成;喜欢挑战,能在较短时间内适应高压力的工作。具有很好的组织能力。
踏实、稳重、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喜欢在空余的时间看书与听音乐,从中减轻平时学习中带来的压力,还可以学到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开拓自己的眼界。积极并不断进取是我做事的原则,谦虚和谨慎是我的优点,懂得不断从生活和学习中提高和完善自己。
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承压能力、实际动手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能迅速的适应各种环境,并融合其中。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善于沟通交际。懂得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工作效率高,并可通过在学习与生活中的经验教训,不断自我激励。
管理理论知识结构牢固,能充分并成功的运用于实际中;英语基础知识较扎实,希望能更好的把自己的所学与实际运用联系起来。
个人自我评价优秀 篇20
通过高三上学期的锤炼,使本人逐渐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在学习上本人有一定的自觉性,基本无需家长老师操心,成绩也名列前茅。学习的同时,本人也懂得了怎样处理人际关系,本人能够与老师同学相处融洽,对团队精神、团队合作也有一定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