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劳动裁决不服最新起诉状(精选30篇)
1、有关第三人住所地的《证明》,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且即便能做证据使用也不能证实第三人在交通事故发生时的住所地为__________办事处__________新村6幢504室
__________市公安局__________派出所对第三人住所地的《证明》,系该机关事后的说明,不是其原有已形成的材料,在证据种类上不属于《行政诉讼法》第五章中上所规定的七类证据中的任何一类。该《证明》只是该机关对第三人曾经的居住情况进行的简单叙述,无承办人员署名,无任何书面证据材料能够佐证。
依照《行政诉讼法》关于证据的规定,法律上所认可的证据仅有7种。而本案被告所采信的《证明》显然不属于书证(因书证是对案件事实的原始记载,而不可能是事后的说明),亦不属于物证,更不属于证人证言(证人证言的主体仅能是自然人),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及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等证据。因该《证明》不属于法律上所能认可的证据的种类,故不能作为证据使用,进而不能采信该《证明》所载明的事实。
即便该《证明》能作为证据使用,也不能证明第三人在事故发生时的居住地是__________新村。该《证明》载明“20__年4月份,(陈__________)夫妻俩随儿子陈__________居住在__________办事处__________新村6幢504室”,原告认为,该《证明》仅说明第三人于20__年4月份在__________新村居住,至于20__年4月份之后第三人是否在该房屋居住,__________派出所并未说明,亦无其他证据能证实。而本案的发生是在20__年1月5日(并非20__年4月份),事故发生时第三人是否在__________新村居住,无任何证据能够证明。认定书将第三人现居住地为__________新村缺乏事实依据。
2、《仲裁裁决书》不能证实双方在事发时仍然存在劳动关系
《仲裁裁决书》(【20__】宣劳仲裁字30号),仅确认了原告与第三人曾经存在劳动关系,并未认定原告与第三人在案件发生时仍存在劳动关系(而第三人的仲裁请求是要求确认第三人与原告截至提起仲裁之日存在劳动关系)。原告认为,被告据该裁决书认定双方在事发时仍存在劳动关系的依据不足。
3、有关被告所做的调查笔录,恰恰证明了第三人是去办理私事才发生的交通事故
被告到原告单位所做的调查笔录,两位证人与原告及第三人均有利害关系,且证人均未证实第三人在事发当日在原告处工作。且证人郭大明陈述第三人家住在五星,一般到儿子饭店里去。原告认为,第三人到儿子饭店去是为办理私事,不是回家。第三人在去儿子饭店的路上所发生的交通事故不应被认定为在回家途中所发生的交通事故。
4、没有证据证明到五星乡或__________办事处__________新村必须经过案发地。
二、本案的法律适用有误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可以认定为工伤。依照该条规定,事故的发生应当是在上下班的必经途中。而本案中,无任何证据证明第三人是在从申请人处下班,更没有证据证明第三人是在下班的必经途中发生事故。被告据该款规定作出认定书,显属法律适用错误。
综上,原告认为被告做出的084820120_______________号《认定工伤决定书》事实采信有误,法律适用错误,依法应予撤销。原告特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依法撤销该认定书为感。
此致
__________区人民法院
具状人:_________________
____ 年 _____ 月 _____ 日
工伤劳动裁决不服最新起诉状 篇4
原告: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
被告:_________________#####,女,汉族,¥¥¥年###月出生,住址: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_
案由:_________________劳动纠纷
诉讼请求:_________________
1、判决确认原、被告之间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2、本案诉讼费用全部由被告承担。
事实和理由
被告为原告的个人保险代理人,同原告签有正式《个人保险代理合同》,并以代理人身份开展保险业务。
20__年6月,被告向市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劳动仲裁申请,提供相关证据,举证证明被告与原告存在劳动关系。事实上,被告所有相关证据,说明的事实更加符合《个人保险代理合同》协议内容,被告的工作属于代理人工作范围,原告对于被告的管理也是代理人履行代理合同中所约定的权利和义务。因此,被告认为原告与被告之间是代理关系,而非劳动关系。
原告不服##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邯劳裁[###]###号裁决书的裁决,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依法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此致
___________人民法院
具状人: ___________
____ 年 _____ 月 _____ 日
工伤劳动裁决不服最新起诉状 篇5
原告:______________,女,汉族,无业,住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
被告:______________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住所地_________________,实际经营地_____________(邮编101100),注册号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系公司董事长。
案由:_________________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
诉讼请求:
1.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逾期交房违约金262327.26元及其自20__年1月10日至实际支付之日的利息,暂计至20__年3月20日为19271.2元,以上合计281598.46元;
2.判令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事实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综上所述,为维护合法权益,原告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向贵院提起诉讼,恳请贵院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此致
__________人民法院
起诉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_
20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_____日
工伤劳动裁决不服最新起诉状 篇6
原告: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生,汉族,住址: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
被告: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生,汉族,住址: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
被告: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生,汉族,住址: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
诉讼请求:_________________
1、要求与被告离婚。
2、儿子(女儿)随原告(被告)生活,被告(原告)每月支付抚育费____________元。
3、财产依法分割(见清单)。
4、_____________房子(产权或使用权)归原告(被告)所有,原告(被告)一次性补偿被告(原告)____________元。
5、诉讼费由承担。
事实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原告与被告于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月经人介绍(自行)相识,年月登记结婚,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月生育一子(女)姓名。----------(结婚前后感情如何、现为何要求离婚)。
主要证据:_________________
结婚证、身份证、房屋产权证或公房租赁凭证(复印件)、财产清单等。
此致
__________市__________区人民法院
具状人:_________________(手写签名)
_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
附:_________________
1、本状副本一份
2、结婚证、身份证、房屋产权证(复印件)、公房租赁凭证(复印件)、财产清单
工伤劳动裁决不服最新起诉状 篇7
原告: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_日生,
住所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告: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_日生,
住所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诉讼请求:
1、请求法院依法分割原、被告因__________死亡后继承的所遗留房产(房屋___套价值_____元);
2、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事实与理由:
原、被告与死者______系_______关系,_________去世后所留房产_____套,位于________,建筑面积为_________平方米,产权证号:_____________,登记号:_____________,丘(地)号:_____________,房产所有权人___________。
综上所说,原、被告因该房屋继承问题发生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特向贵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法公判。
此致
___________人民法院
起诉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__日
附:
起诉状副本____份;
证据材料副本____份。
工伤劳动裁决不服最新起诉状 篇8
原告:___________,住所地:______________
被告:___________,住所地: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