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项目管理制度(通用32篇)
住宅项目管理制度 篇1
1、总承包商对分承包商的资格预审
(1)在全公司范围内,近年来创过市级优质工程以上的分包商进行摸底评价。
(2)邀请近三年在北京创过结构(竣工)长城杯,鲁班奖的分包商进行意向协商。
(3)对分包商近三年工程质量、工期完成情况、安全事故状况、资信情况进行调查。
(4)对分承包商的人员变动情况进行了解。
(5)组织公司各职能部门对分包商进行资格预审。
2、对分包商综合评定
(1)预审通过的分包商进行报价和分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评比。
(2)总包商组织技术、经济部门进行评标。
(3)总承包商同分包商签订施工合同。
3、分包商进场必备的条件
(1)提交企业资质等相关文件。
(2)依据合同条款提供包涵等有关手续。
(3)提供施工组织管理体系图。
(4)提供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4、过程控制及质量保证措施
(1)分包商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应当具备下列内容:
1)施工组织管理。
2)施工进度计划。
3)主要技术措施。
4)质量保证措施。
5)安全保证措施。
6)机具投入措施。
7)人员保证措施。
(2)分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质量计划。
2)质量目标。
3)施工任务书的落实。
4)产品的验收交付。
(3)施工过程过程的质量监控要点:
1)对作业人员进行工艺过程技术交底,并作好记录。
2)实施有关质量检验的规定,并作好交底记录。
3)作好工序交接手续。
4)提交复验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产品合格及质量保证书。
5)做好不合格品处理的记录及纠正和预防措施工作。
6)接受总承包商和监理单位的指导和监督。
7)做好分包工程的回访保修工作。
8)重大质量事故应及时向总承包商报告,并作出事故分析调查及善后事宜处理。
(4)分包工程的进度控制要点:
1)编制分包工程总进度计划。
2)编制分包工程月进度计划。
3)编制分包工程周进度计划。
4)编制分包工程日进度计划。
(5)分包商劳动力管理办法:
1)分包商应将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名单及照片向总承包商申报。
须提供劳务人员的三证复印件(身份证、公务证、健康证)及特殊工种的相应操作证及上岗证。分包商应专人管理外来劳动力的使用,开展必要的消防与治安方面的教育工作。
2)所有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应接受政府职能部门发布的有关政策法令、法规及施工现场的各项有关规定,确保现场施工有序地进行。
3)分包商有责任约束所属员工遵守政府部门发布的有关政策法令、法规及施工现场的各项有关规定,确保现场施工有序的进行。
总之,对分包商管理控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分包商进场之前必须和总承包商签定具有法律效应的合同,如果分包商为业主指定,该分包商还应和总包签定以工程施工中协调照顾为核心内容合同或协议,以此约束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为了更有效地加快工程的工期和质量,维护总承包商的权力和便于总承包商对工程的全面管理,协调,业主指定分包商的工程款支付,希望能通过总承包商来完成。
总承包商定期将业主审批的施工进度计划,通过定期工作例会的时间,及时贯彻和传达到各专业分包,使之遵照执行。并通过总承包商的协调人员监督实施。
分包进场施工人员,必须符合北京市有关用工的精神,不符合要求的人员,一经发现将劝其退场。
加强对分包的安全教育,项目规定每周一上午抽一个小时的时间为安全学习,使安全意识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达到现场安全管理处在受控之中。
工程地处市中心,总承包商将就劳动纪律、文明施工、居民关系等问题对各专业分包商做出说明,施工现场达到北京市文明样板工地。
总承包商将对现场的临建以及临时占地根据工程进展和现场实际情况做出统一安排,分包商必须服从安排,使现场总体布置纳入总体计划之中。
我公司将制定并及时下发分包管理手册及其他管理制度,使一些不了解内地特别是北京市有关建筑施工的管理规定的分包方一进场就做到有章可循,凡是不遵守规定的就严格按规定办事,坚决处罚,一视同仁,使施工管理从一开始就处于有序的受控状态。
住宅项目管理制度 篇2
安全生产责任制:
根据组织体系明确各层次部门(安全环境管理部等)以及相关人员(项目经理、安全总监等)的岗位职责,对实现安全生产要求负责,做到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横向到边、层层负责,纵向到底。
安全方案编制审查:
根据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建质213号)及公司安全技术管理规定,编写专项的安全施工方案,并经相关人员审核、批准后实施。
安全专项资金保障:
项目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号令)“施工单位应保证建设工程安全措施施工现场临时设施费用专款专用”等相关规定确定确保资金投入制度。设立专用帐,建立安全费用计划、审批制度等。
安全检查制度:
项目安全员每天对施工现场的登高作业、三宝四口、临边防护、机械安全、施工用电进行经常性的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施工生产中随时开展安全检查,由项目经理组织,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相关成员共同参加,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对每周(月)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进行综合大检查。
安全教育制度:
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学习,对进场工人落实“三级”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增强保护能力。建立班前活动等。同时要加强资料收集。
特种作业持证上岗制度: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或使用新设备时必须了解和掌握安全技术特性,采用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作业人员进行专门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后,方可进行作业等。
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安全技术交底实行逐级交底制度。开工前,技术负责人要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安全技术措施等情况向全体职工进行详细交底;两个以上施工队或工种配合施工时,施工队长、工长要按工程进度定期或不定期的向有关班组长进行交叉作业的安全交底;班组长每天要对工人进行施工要求、作业环境的安全交底。
班前活动制度:
班前安全活动是每个作业班组开始上班前用15分钟时间,由班长组织全班人员进行安全活动教育,可用安全讲话、开短会等形式,结合本周或当日作业特点,以提高操作者安全意识,防止事故为目的的活动。班组应每周组织一次班前安全活动,可利用班前或班后进行。活动必须有数据记录,参加人员本人签名。
机械设备安装验收、检查制度:
大型设备必须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以及使用,并对机械设备性能进行定期检查,确保作业的安全。
分包安全管理制度:
分包单位(专业分包)要服从总包安全的统一管理,并各自单位要有安全生产许可证。各分包进场都要签订安全协议书以及交安全风险保证金,以便进行管理。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例会、安全巡查等方式进行安全管理。
消防管理制度:
贯彻'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方针,加强消防工作,安排各级防火责任人,落实防火责任制,建立和完善现场各项防火制度。
组织各施工作业人员学习消防知识,经常开展宣传教育,向职工普及消防知识,维护和保养消防器材设施,发生火灾时迅速报警,积极扑救,严格执行临时动火“三级”审批制度。
环境管理制度:
严格按照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落实工地环境保护措施,重点监控对大气污染、对水污染、噪音污染、废弃物管理和自然资源的合理使用,最大限度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卫生管理制度:
划分区域负责人,实行挂牌制,做到现场清洁整齐。
施工现场办公室、仓库、职工宿舍保持环境清洁卫生,班组宿舍的衣物、日常生活用品等摆放整齐。厕所必须落实专人清洁,保持时时清洁,便槽不得有积垢,严禁随地大小便。
工人作业地点和周围必须清洁整齐,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不得留余料。垃圾集中堆放,及时清理。严禁随地丢垃圾,污水、废水不外溢
安全文明施工奖罚制度:
为了确保项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顺利进行,并提高施工现场全体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意识及积极性,经项目安全部特制定奖罚条例。经过例行检查、周检等方式对施工现场安全情况进行考评,根据情况将对分包单位进行奖罚。并制定明确的奖罚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