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课题管理制度(精选3篇)
中学课题管理制度 篇1
一、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
1.学校有一名副校长分管科研工作,领导科研处,并设专职科研主任。
2.制定学校教科研工作规划及课题管理办法,做好学校教科研的宣传工作。
3.组织学校教科研课题的立项、实施、阶段审议、结题验收及评奖,具体管理学校课题的研究全过程。
4.指导学校课题承担者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并为研究工作的.良好运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5.组织管理学校科研理论的学习、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水平。
6.接受上级部门下达的研究任务,协助国家、省、市级课题在学校的实施和管理。
二、科研课题的管理
1.成立课题组。设课题负责人一名,组长、副组长一至二名,研究成员若干。根据工作实际设课题第一责任人,职责是:承担组织课题的研究任务并保证课题研究计划顺利开展。课题组可根据研究工作需要聘请研究顾问。
2.课题申报立项。
课题分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级别。
课题申报立项:课题组或申请人向学校科研处提交书面申请,课题方案和研究工作计划。学校科研处对课题进行初审后向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申报。
上级有关部门审查通过的项目为相应级别的课题,未通过的可作为校课题。
3.课题开题
开题工作由学校科研与课题组共同完成。课题承担人要认真修改个完善课题方案。
开题过程要宣读立项通知、介绍课题方案、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开题会、总结等。
课题开题可邀请有关人员参加开题会,要有记录,会议材料要存档。
4.课题实施管理
由课题组负责人负责课题实施。按课题研究工作计划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开展各种研究活动,并做好有关培训工作。每次活动要做好记录。
5.课题结题管理
学校科研室应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提交申请报告。并做好结题材料的准备。
6.档案管理
计划选题阶段有课题方案、开题报告、立项申请与审批手续、工作计划等;研究阶段有各种原始记录、音像材料、工作日记、会议记录、进展报告、经验总结、有关论文、教育教学效果测查情况、阶段报告等;总结鉴定阶段有研究报告、成果报告、经验总结、论文、结题验收、有关材料(申请报告、鉴定会记录、鉴定结论证书)等以及成果材料。
课题档案由课题负责人建立,设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和保管,确保材料完善、准确、系统。归档材料要求格式统一、工整规范,便于存档和查阅。
三、物资及经费保证
学科科研室,根据科研工作所需的器材、设备、资料向学校行政部门提交计划,学校科研室、图书室配备一定数量的教育科研理论书籍、杂志,以便教师学习。
中学课题管理制度 篇2
一、课题的领导机构。
1.建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2.成立课题研究实施小组,具体负责该课题的申报、立项及开展各项研究活动,并对课题研究中产生的所有记录和资料进行系统规范的管理,最后归纳总结,得出相应的研究成果(如论文集、实验报告、优秀课例、优秀课例设计、教师成长报告等)。
二、课题研究的管理要求:
1.课题组小组长自申报立项之日起,在课题研究中就要承担实质性任务,对研究工作认真负责,组织和督促课题小组成员严格执行计划,完成相应科研任务。
2.课题组成员在知识结构、能力等方面进行合理配备,分工明确,力求形成一支高效率的研究力量。
3.课题组负责人制定小组工作制度(如,每月交流研讨活动等)和实施计划(包括学期工作计划或阶段工作计划)。
4.课题实施组负责人应以课题计划为核心,向课题组成员详细介绍课题的具体研究方案,使全体课题组成员明确具体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活动安排、所需经费、研究成果表达方式等事项。
5.课题组要建立规范的资料收集工作制度。主要资料如下:
课题管理材料(立项书、实施方案、实施过程、阶段验收、结题)
科研工作计划、总结(每学期一份)
科研工作制度(长期使用)
科研工作会议记录簿(会议主持人、会议内容、效果、参加人)
科研活动记录簿(课题运作的各项活动、时间地点)
报告、学习、讲座记实(包括主讲人、参加人、时间、地点、内容)
课题研究、经验材料汇总(各种经验总结材料、讲话材料、现场会材料)
信息材料登记(如所参阅过的书籍、小报、照片、图片刊物等)
论文登记表(时间、姓名、论文题目、发证时间、单位)、论文集(打印精装或文件简装)、投入经费登记表(时间、名称、单价、合计)、个人科研学习记录(科研活动内容记实、材料剪辑等)。
6.课题研究成果的文字资料和实物等,需要专人管理备案以便接受相应级别的评审与鉴定。
7.在课题研究周期内实现目标,力争出成果。
8.在实施课题计划期间,若个别课题组成员由于某种原因不能继续进行研究的`,课题领导小组将根据需要增补适当人员。
9.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取得的研究成果,列入本人的教学档案,作为晋升职称、评优的重要依据之一。
中学课题管理制度 篇3
第一章 总则
1、为增强全体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教师参与管理的积极性,结合学校管理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 值日管理
2、全体行政领导、教职工都有做好值日工作的义务,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受值日工作。
3、值日教师如果因公、事、病、函授等原因无法履行值日职责的,应事先向值日组长请假,并自行与其它教师调换并交接好值日有关岗位和相关工作后,方可离岗,不得私自调换值日工作。如确有特殊原因,需要长期与其他教师调换值日工作的,必须本人申请,征得双方当事人与办公室主任同意后,报校长室同意。
4、每天值日教师共4人。值日组长1人,由行政(科室)领导和年级段长等轮流担任;教学楼值日1名,实验楼及流动值日1名,校门口值日一人。
5、值日时间:值日教师应于7:10之前到岗,下午5:15(夏、秋季5:30)方可离校。
6、值日老师应有一定的时间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意识。值日教师应佩带值日标志,认真履行相关职责。离校前,应将当天值日记录送交值日组长,以便于值日组长总结并填写《每日反馈》。
7、值日组长的岗位职责
(1)7:10前到校,负责落实好组内值日人员的分工,督促值日人员及时到岗并积极履行职责,负责值日教师检查及考勤工作;
(2)上午7:10-到早自修上课前、中、下午放学后,需在学校门口巡逻;午间要对整个校园进行巡视;及时处置偶发事件,排除安全隐患,整治校园环境卫生;早自修时间,检查班主任及相应老师下班情况,同时巡视检查班级纪律,并做好监督和记录;
(3)中餐时间,负责对学生食堂进行巡视,检查值日教师是否到位,食堂工作人员是否到位,以及学生文明就餐情况;
(4)负责偶发事件的处理,遇重大问题及时向校长请示汇报;
(5)做好一天内岗位值日工作情况总结,认真填写《值日反馈》二份,并在次日8:30前一份上交办公室存档,另一份粘贴在公示栏。
8、实验楼与流动值日教师岗位职责
(1)上午7:10-7:30、中、下午学生放学后,需在学校实验楼与操场附近巡逻,维持好学生的秩序;
(2)上午、下午对全校进行各1次巡视,并做好记录,尤其要加强实验楼、运动区和食堂区的巡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如不能处理应及时上报值日组长;
(3)协助维持广播操、晨会或其他大型活动的进出场秩序;
(4)午间应重点做好小卖部附近的巡逻,督促值日班学生做好小卖部附近区域的卫生清扫;
(5)协助值日组长处理临时性偶发事件。
9、教学楼值日教师岗位职责
(1)午自修时间,检查班主任及相应老师下班情况,同时巡视检查班级纪律,并做好监督和记录;课间操要到操场巡视检查班级纪律;
(2)做好食堂用餐的秩序管理和纪律维护工作;
(3)在课间,对各自年级区域进行巡视管理,督促学生文明休息;
(4)在指定岗位做好学生课间操、升旗仪式管理;
(5)午间管理期间,要在指定区域做好巡查工作,及时排除偶发事件;
(6)午间、下午放学后两次检查各班教室及公共场地的卫生情况,教室卫生包括门窗、黑板、讲台、地面、课桌椅摆放、卫生用具、饮水机、门口垃圾桶及周边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