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评课稿(精选23篇)
本环节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挑战第二关:知识关
师:让我们抓紧时间,赶快进入趣味挑战第二关:知识关
师:同学们,现在我的手里有一些题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题卡:1、 4
2、 6
3、( ) ( ) ( ) r ( ) ( ) ( )
4、( ) ( ) ( )ong
师:请同学们仔细审题,应该怎么填呢?它们前后之间是有规律的,看谁最爱动脑筋,能找到窍门。
师:请四个小队最前面的女生代表你们小队答题;其他同学打开练习本,也在座位上做出你们小队队员的那道问题的答案。
生:四个小队的女生代表到前面来答题。
师:我们一起来看第一题,请你讲讲你为什么这么填?你是怎么想的?
草莓小队的女生代表:( 1 ) ( 2 ) (3)4 ,我是按照数数的顺序从前往后填的
师:谁和他们填的不一样?
生1:( 7) (6 ) (5 ) 4我是按照数数的顺序从后往前填的
生2:(10) (8) (6 ) 4我是隔着一个数填的。
师:我们来看第二题。
苹果小队的女生代表:6 (8 ) ( 10) (12 )
师:谁和他们填的不一样?
生3:6 ( 5) (4 ) (3 )
生4:6 ( 4) (2 ) (0 )
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填法!
师:我们来看第三、四题
生:西瓜小队的女生代表解答第3题:(zh) (ch ) (sh) r (z) ( c) (s ),我是按声母顺序表从前往后填的。
生:香蕉小队的女生代表解答第4题: (ang ) ( eng) (ing )ong,我是按照韵母顺序表从前往后填的。
师:你们说的都有道理,虽然想法不同,但是同样是正确的。
师:根据各个水果小队的表现,依据如下标准:
书写正确(1分)、工整(1分)、表述清楚(1分)
为各个小队加分。
评析:数学课上融入体育与语文知识,既锻炼了身体,又复习了拼音,体现了数学学习有着广阔的空间,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师:两关之后,可以看到*小队的分数最多,暂时排在了最前面,其它小队可不能落后呀!
(三)、挑战第三关:操作关
师:让我们继续投入激烈的比赛,进入挑战第三关:操作关
师:请各个小队最后面的男生到前面来,代表你们小队进行操作比赛。其他同学也把准备好的学具(三角形、圆形、五角星、正方形)拿出来,在座位上摆。
师:请按老师的要求摆 :把三角形放在最前面,圆形放在三角形的后面,五角星在正方形的前面,而在圆形的后面。
生:全体学生都摆。
师:评价各个小队代表摆的对与错、加分。
师:请各个小队的代表同学走到不同的小队后面,由后向前检查每个小队队员的作品,看看他们摆的是否正确?
师:判断加分与否。(全小队都对,就再加一分)
师:这一关的比赛就到此为止。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又是哪个小队的分数最多,排在了最前面呢?
评析:将观察与操作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理解“前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挑战第四关:游戏关
师:接下来紧张的时刻到了,让我们进入决定胜负的最后一关,挑战第四关游戏关
师:我们先来玩个“口令游戏”
师:在玩这个游戏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以横排为准)这里是各个小队的第一排,第二排……
师:听我的口令:第二排前面的同学指鼻子;第三排后面的同学站起来。
生:高兴的参与活动。快速反应,做出动作
师:下面我们以小队为单位进行游戏活动,适当给予加分。
师:香蕉小队,这个同学(教师随手指一名学生)前面的第2个同学摸耳朵。
师:草莓小队,这个同学(教师随手指一名学生)前面的第3个同学摸脑袋。
师:西瓜小队,这个同学(教师随手指一名学生)后面的第4个同学张嘴巴。
师:苹果小队,这个同学(教师随手指一名学生)后面的第5个同学摆摆手。
各个小队的学生都准确的做出了动作。
2、站队活动
师:我们再来玩第二个游戏:请各个小队从前数第三名男同学站到我的前面站成一竖排;教师向后转后又说:请各个小队从后数第三名女同学站到我的前面站成一竖排
生:各个小队的男生走出来站到了老师的前面,各个小队的女同学与男同学的位置相反,也站到了老师的前面。与老师站成了一排。
师:都是前面,为什么他们两次站的地方不一样?
生:因为老师第二次转过身去了,女生就得调换位置了。
师:因为老师改变了方向,无论怎样站,请记住:面朝的是前面;背朝的是后面。
师:给各个小队加分。
3、找朋友活动
师:同学们,入学这么长的时间了,在班级里你一定结交了比较要好的朋友,你最要好的朋友是谁?能运用有关“前后”的语言描述出你好朋友的位置,让我们大家猜一猜吗?
生1:我的好朋友在W的后面。
同学们一起大声的说是Q。
生2:我的好朋友在P的前面。
同学们一下就猜到了是U。
生3:我的好朋友在L的前面,R的后面。
同学们站起来向T看去,齐声说是T。
4站排活动
师:你上间操时,谁在你的前面?谁在你的后面?出来站一站。向后转。
生1:I在我的前面,K在我的后面。
师:请你们三个人站到前面来。
生:三个男生站到了前面。
师:I的前面又是谁呢?K的后面又是谁呢?请站到前面来。
生:I和K也出来,与前面的同学站成了一排。
评析:好玩的游戏突显数学学习的“活动化”,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数学、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三维目标的实现蕴涵在数学活动之中。
数学新课程重要理念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现实中的数学,本环节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感知“前后”的意义,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建构知识,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数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学生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气氛中积极、主动的探索、发现、解决问题。使原本枯燥的“前后”教学变得富有情趣。与此同时,学生在真实的体验活动中理解了“前后”位置的相对性。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总结活动、体验成功
1、计算各个小队的分数。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顺利的通过了挑战四关,让我们看看各个小队的得分情况。
我们一起来算一算:苹果小队¥分,祝贺苹果小队!
西瓜小队¥分,祝贺西瓜小队!
……
2、奖励各个小队,颁发“合作奖章”
师:这些分数是你们每个小队队员亲密合作的结果。所以每个小队都理所当然的赢得了一枚“合作奖章”
师:现在我为苹果小队颁发兰色奖章、为西瓜小队颁发红色奖章
……
各个小队的队员都非常高兴。
师:我们要给获得第一名的小队颁发一枚奖杯、
3、寻找“金杯”活动
师:这枚金杯在哪儿呢?它在苹果小队的一个男同学的书桌里。这名男同学前面有2个人,后面也有2个人。你们能找到它吗?
生:全班同学都一起站起来往苹果小队这边看,先找到的喊了起来,在S的书桌里。
S同学欣喜的从书桌里拿出了金杯。
4、为第一名的小队颁发金杯。
师:有请获得第一名小队的队长到前面来,代表你们小队接受这枚闪闪发光的奖杯。祝贺你们!
评析:这样的设计使本节课的教学有始有终,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情境。对于学生来说就更有吸引力,排名次其实也是对“前后”的再次理解。奖杯不直接出现,而是让学生利用“前后”的知识自己去寻找,应用数学的同时又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四、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师:通过今天的“挑战趣无限”活动,你学会了什么?
生1:我学会了用“前后”说出我好朋友的位置。
生2:我学会了“前后”这个知识。
师:你认为你今天表现怎么样?为你们小组的比赛做了什么?
生1:我们小队今天赢得了第一名,我非常高兴。
生2:我们小队今天虽然没有获得第一名,可是我为我们小队赢得了3分,我还是很高兴,我想下次比赛我们小队一定会赢的。
……
师:同学们,在大家的积极参与下,今天的比赛活动愉快的结束了,我们不但在活动中学会了用“前后”描述方位,并用“前后”这个数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看到同学们玩的十分开心,我也很高兴,希望有机会我们还能一起来 “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