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文秘写作

文秘写作

有关数学周记范文集锦(精选32篇)

2024-03-18 06:32:34文秘写作打印
有关数学周记范文集锦(精选32篇) 数学老师组织我们全班四十二名同学去外校上课,我们一路上哼着小曲儿,还到外校,“教学楼”三个大字映入眼帘,进入教学楼,来到五2班教室坐下之后,才发现有许多老师在听课,黑压压的,最起 码也得几十个。....

  其实9 cm半径6 cm的披萨不等于15 cm半径的披萨,因为9 cm半径6 cm的披萨面积是s=r2=92 62=117,而15 cm半径的披萨面积是s=r2=152=225,所以9 cm半径6 cm的披萨

  数学就像一座山峰,直冲云霄。刚开始爬山的时候,我们觉得很放松,但是爬得越高,山就变得越陡,让人感到害怕。那时候只有真正热爱数学的人才会有勇气继续攀登。所以站在数学巅峰的人,从心底热爱数学。

  记住,站在山顶脚下的人是看不到山顶的。

有关数学周记范文集锦 篇16

  前,我眼中的数学只是不断学习课本中的知识,不断的解题、做题,最后取得高分才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可是现在,我越来越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运用数学,把数学运用到生活中才是我们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购物是我们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而在节假日中,我们更热衷于此。在今年的国庆节里,我就和姐姐一起去商场买衣服。南京的各家商场都开展了许多优惠活动,我们去的商场开出的活动是“满100送88元券”,听起来是一个很大的优惠。最后,姐姐买了一双鞋,这双鞋的原价是789元,一头忙着试鞋子的姐姐,让我帮她算算能送几张卷,于是,我便算了起来:789÷100=7.89,也就是说能送7张券,7×88=616(元)。然后,我们又问了营业员阿姨:“不要券能不能打折?”营业员阿姨只回答了一声:“不要券,440!”最终,我们没有要券,用440元买了这双鞋。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都在想着440元是怎样算出来的,最后,我终于想出来了:用616÷789≈0.78,再用1÷(1+0.78)≈0.56,最后再用789×0.56≈440(元)。然后,我又想了一下,其实打折和送券都是一种道理,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其实收益是一样的,打折只是用送券的数额占原价的百分比来算出折扣系数,最后得到打折后的价格;而站在商场的角度来说,送券更能促进消费,对商家更有利。

  看来,学好数学对我们更理智的消费是又帮助的。所以,我们要不断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数学用到生活中。

有关数学周记范文集锦 篇17

  一天,我和妈妈去买菜,来到菜市场先去买肉,妈妈买了2斤的肉,我算了一下,实在想不出,后来我回想起数学课上徐老师说的1斤=500克,那么2斤就是1000克了,妈妈也给我解释了一下,因为1斤就是500克,那么2斤不就是500克+500克吗,我明白了我们学过的克、千克。妈妈又去买了蔬菜,这回妈妈考了我一下,看看我会不会算了,她先买了30克的茄子,又买了20克的青菜,就回头问我说“茄子比青菜重多少克啊?”,我一下子就算出来了,30-20=10(克),妈妈又问我:“那么两样蔬菜加起来一共是多少克啊?”我又一下子就算出来了:20+30=50(克),妈妈听了,笑了。

  妈妈又去买了烤鸭,哇!一只烤鸭就要36元,我看了一下重量,一只烤鸭1500克,这下我知道了,买东西是看单价是多少钱一斤,然后在看称出来的重量是多少,最后把单价乘以它的重量,得出的就是我们去买东西要付的钱。我又把今天买的所有的东西的重量加了起来,1000+20+30+1500=3000(克),我对妈妈说今天我们买了一共3000克的菜,妈妈夸我真棒!我学以致用,会用学过的克,千克来计算了。

有关数学周记范文集锦 篇18

  随着悦耳的上课铃声响起,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因为今天要进行数学考试。

  试卷发下来了,同学们都拿起钢笔低下头来开始答题。教室里非常安静,只听见“沙沙沙”的写字声。我看了一下试题,嗯,很容易,就开始答题。每做一题,心里就想起妈妈对我说的话:一定要细心,一定要细心。不知不觉地做到了第四大题,忽然听见了周围同学“哗啦哗啦”翻卷子的声音,坏了,又比别人慢半拍了,于是我加快了做题的速度。

  到最后一题了,我看见“挑战台”三个字,心想:这一定是道难题,要不怎么会叫挑战台呢?我仔细反复地念着题,脑子里飞快地思考着:这种类型的题好像在哪里见过,当时是怎么做的呢?太好了,我想起来了!我很快地做完了这道题。松开钢笔,我发现手心里出了很多汗,好紧张呀。等我刚把卷子检查完一遍,就下课了,我把卷子交了上去。

  同学们在班里一起谈论刚刚结束的考试,有的高兴,有的后悔,有的叹气,还有的面带笑容,有的直摇头……

有关数学周记范文集锦 篇19

  我的数学老师,长着一双小小的眼睛,黑眼珠好似水灵灵的葡萄。当某个同学在下面开小差时,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会与那位同学对视,持续十几秒后,他又继续授课。

  眼睛下面,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鼻子,正好与脸形相匹配。

  鼻子的下面,是一个能说会道的嘴巴,别看嘴唇薄,但说起话来威力很大,从那里,能说出许多令你“捧腹大笑”的话。

  头的两侧是耳朵,那像数字“3”一样的耳朵与鼻梁共同架起一副眼镜,镜片上总是闪着智慧的光芒。

  他的头发乌黑乌黑的,一根根直竖着,像刺猬身上的刺一样。

  他面部的肤色淡黄,显示出很疲倦的样子,大概是熬夜工作的结果吧!每当他说话的时候,脸上的肌肉便有节奏地跳起舞来。

  初次见到这位老师,我认为他一定很严肃,时间长了,便觉得他特别和蔼,不像有的老师那样火山爆发,有这样一位老师,我觉得十分庆幸。

有关数学周记范文集锦 篇20

  这个周末,我又到乡下的外爷家去玩。

  经历了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后,我们到了外爷的老屋前,只见外爷正扛着把锄头,在屋后的空地上除草,他一见我就叫道:“雯雯回来啦!我刚好来考考你最近的学习怎么样?”

  “放马过来!”我颇有些自负地说道。

  外爷走进屋里,扳着手指对我说:“我有一块田,这块田有300平方米,其中1/6是水果地,1/3是蔬菜地,1/2是杂粮地。草莓有30平方米,占水果地的3/5;萝卜有25平方米,占蔬菜地的1/4;玉米有100平方米,占杂粮地的2/3。考考我们的小学生,我的蔬菜地、水果地、杂粮地各有多少平方米?”这一大番话可把我绕的晕头转向。

  我只得让外爷又重复了一遍,花了半天时间才把条件理清。这道题看似繁杂,实际上非常简单,后面那一通草莓、萝卜、玉米之类的,全部都是干扰条件,实际上和问题没有任何关系。只需要知道他的整块田有多少平方米,每一块地又占这块田的几分之几就可以了。嗯,让我来先算一算水果地:300×1/6=50(平方米)蔬菜地:300×1/3=100(平方米)再来看一看杂粮地:300×1/2=150(平方米)再来验算一下:50+150+100=600(平方米)答案正确!

  我骄傲的跑到外公面前说:“算出来啦,你的水果地有50平方米,蔬菜地有100平方米,杂粮地有150平方米。”“计算正确,奖励烤地瓜一个!”外爷很高兴,拿着一个刚烤好的地瓜递给我。

  今天,我又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生活处处是数学,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数学,以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

有关数学周记范文集锦 篇21

  数学,带给人们很多便利和方便,但是,数学也给人们带来很多麻烦,还有许多让人捉摸不透的骗局,平均数里的骗局可不少呢!

  刘木头开了一家生产儿童玩具的工厂,最近很多商家都来这买货,生意蒸蒸日上,每天刘木头都忙不过来呢!

  工厂里的管理人员是由刘木头、他的弟弟及刘木头的六个亲戚组成。工作人员是五个领工和10个工人组成的。工厂最近缺少人手,需要招聘一个新的工人。

  刘木头来到了招聘中心,在重重选择下,找到了一个帅气、强壮的年轻人。年轻人接到电话之后就火速赶往招聘中心。

  “你就是那个年轻人吧?怎么称呼?”“我就是你要找的那个年轻人,称呼我小齐就行!”“在我们工厂工作,一周的周薪平均是300元,一个月平均工资是1200元——1300元,还有年终奖品、奖金,一月5天休息日,享受公司福利。小齐,这样的待遇行不行?”

  小齐细细思考了一下:“这样很行呀!一月还有5天休息日、享受福利,这样的好工作,在哪找啊?”小齐立马接受了这条件优厚的工作,心里觉得美滋滋的。

  小齐工作了一个星期后,要求找刘木头谈话,谈谈这个工资问题,因为,这一周他只收到工资100元。

  “喂!刘木头,你骗我!我已经找其他工人核对过了,一周的工资明明是100元!根本不是300元了!”

  刘木头奸诈地一笑,“小齐,不要激动,激动伤身体!

  平均工资明明是300元,怎么是100元呢!我来给你讲解一下!”

  刘木头拿出一张“工资表”,来个小齐讲解。“我每周得2400元,我弟弟得1000元,我六个亲戚各得250元,五个领工得200元,10个工人每个人得100元。总共是每周6900元,要支付给23个人,6900÷23=300元,看,每个人每周平均工资是300元,对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