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企业管理制度(通用3篇)
10.5组织车间、部门安全检查,落实隐患整改。
10.6建立本车间、部门安全管理组织网络,配备具有相应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安全员,并持续相对稳定。
10.7发生事故时,立即组织抢救,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按规定向上级报告。
11、班组长安全职责
11.1贯彻执行厂、车间安全生产制度、规定,全面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
11.2组织本班组成员学习并贯彻厂、车间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文件,教育职工遵纪守法。
11.3组织本班组员工用心开展或参加安全活动。
11.4负责对新进员工及转岗职工进行岗位安全教育。
11.5负责班组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应及时组织力量消除,并报告车间。
11.6发生事故立即报告,并组织抢救,保护好现场,做好详细记录。
11.7做好生产设备、安全装备、消防器材、防护设施和急救器具的检查维护工作,督促教育职工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用具。
12、职工安全职责
12.1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全体职工务必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遵守厂规厂纪,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熟悉本岗位安全职责,对本岗位安全生产负直接职责。
12.2上岗前务必按规定正确穿戴工作服装,妥善保管和正确使用各种劳动保护用品和安全防护用具;严禁酒后上岗,车间严禁明火,严禁班中打闹;禁止穿拖鞋进入生产作业场所。
12.3严格执行生产工艺、维修、检验程序,做好各项记录,交接班时务必交接安全生产状况。
12.4工作前、工作中、工作结束后都要按规定进行设备检查,发现异常状况及时处理报告,在隐患、故障排除后才能够进行生产,严禁设备带故障运行。
12.5严格遵守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精心维护设备,持续作业场所、环境整洁,持续安全通道畅通,做到礼貌生产和安全生产。12.6掌握消防器材及各类安全设施用具的使用方法和急救设备使用方法。
12.7用心参加各种安全学习、宣传活动,掌握安全知识和安全生产技能;特种作业人员务必持有效操作证件上岗。
12.8有权拒绝执行违章作业的指令,对他人违章作业加以劝阻和制止,做到“三不伤害”。
13、实施安全否决权的规定
13.1实施安全否决权应当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实施,凡是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有权实施一票否决权。
生产安全奖励和处罚规定
1、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厂部或各车间、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1.1各车间、部门、班组及个人,凡认真执行本规定,在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中成绩突出的。
1.2模范地遵守国家劳动保护政策、法令,认真执行本规定及有关安全规程,在组织安全生产或本职安全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者。
1.3发现事故征兆,及时采取措施或报告上级的;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而避免发生事故或减轻事故危害程度者;抢救事故有功者。
1.4在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劳动卫生方面有重大发明创造和提出有效推荐,对改善劳动条件做出重大贡献者。
2、凡不认真执行本职责制,造成职责事故或重大事故隐患者,要追究有关职责人和当事人的职责,情节严重触犯法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
3、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为了消除劳动中的不安全因素,防止人体受到伤害与公司财产受到损失,务必采取各种技术安全检查。
1、厂长、车间主任、班组长及设备管理人员经常检查生产现场的安全状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对车间、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对特殊工种的员工组织培训。
2、设备管理人员经常检查生产车间的设备安全装置讯号及安全标志,引起员工对危险环境和物体不安全因素的注意。
3、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定期对车间者被进行检查,每个月检查一次,并严格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对缝纫设备保养和卫生保护措施进行监察。对面料、辅料、下脚料、纸箱要分类存放,有专人保管。
4、对每次安全检查中的不安全隐患要进行处理,登记。
5、每逢节假日前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车间主任、班组长每一天下班后负责关电灯、门窗、电源、汽原开关。
6、每一天5点前由厂安全员负责检查门窗、电源、汽源开关等安全事项。
7、新设备投产前要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发现隐患要及时进行解决,设备定期检修。
一、各级领导干部及员工要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树立安全第一思想。
二、定期教育职工,提高其对生产安全的认识,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员工的生产技术水平,防止在生产中发生人身设备事故,实现企业安全、礼貌生产。
三、节假日要遵守纪律,要求节假日期间休息好,工作时要集中精力,保证节假日期间安全生产。
四、对新员工、调换工作岗位的员工,如推刀工、净裁工、缝纫工、绣花工、车辆驾驶等特殊工种的员工务必要进行安全操作和技术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才准许上岗进行独立操作。
五、班组岗位教育,由班组长或安全员进行现场安全教育,使其了解班组状况,设备状况。
六、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方式,广泛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交流安全生产经验。
七、对各班组不参加安全教育者,按违反规定处理,对违反安全生
产操作的`员工要给予批评教育,经教育多次不改者,给予警告、罚款、辞退处置。
安全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
为了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我们坚持贯彻“安全第一”、“生产务必安全”的工作方针,建立健全生产安全操作规程制度,改善劳动条件,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和杜绝工伤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工伤事故要遵守本报告制度。
1、对每件工伤事故都就应才与“三不放过”的态度,即事故原因没有调查清不放过,有关人员和当事人没有吸取教训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2、对违反生产安全操作规程,违反劳动纪律如车间内抽烟、酗酒、打架斗殴等造成的工伤事故,按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除名或赔偿经济损失。
3、如出现工伤事故,班长及当事人因该认真填写工伤事故申报单,务必在8至11个小时内填报,报告办公室。
4、根据工伤事故的状况,工厂要妥善处理好事故者受伤医疗问题。生产部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按照报告程序,根据申报的
资料及调查结果进行审批,并将处理意见上报总经理,将处理结果存档。
安全生产检查记录表被检查部门
检查组名称及参加人员:经检查存在如下隐患:检查组负责人改正措施:
投资企业管理制度 篇3
第一节、总则
一、为加强信息管理制度,加快公司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信息资源的运作成效,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制定本信息管理制度。
二、本信息管理制度中关于信息的定义:
1、行政信息:公司系统内部目的为行政传达的一切文字资料、电子邮件、文件、传真。具体信息管理表现为上传下达、平级传送的行文管理、资料管理、档案管理。归属于日常行政管理。
2、市场信息:公司业务销售的客户文件、来往传真、电话、客户档案;公司业务应用的电话记录、报价、合同、方案设计、投标书等原始资料、电子资料、文件、报告等。具体信息管理制度表现为客户沟通、文字记录、资料收集分析、业务文件编写等。归属于业务经营管理。
三、信息管理制度工作必须在加强宏观控制和微观执行的基础上,严格执行保密纪律,以提高企业效益和管理效率,服务于企业总体的经营管理为宗旨。
四、信息管理制度工作要贯彻“提高效率就是增加企业效益”的方针,细致到位,准确快速,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降低信息传达的失误失真延迟,有力辅助行政管理和经营决策的执行。
五、公司及全资下属公司、机构的信息工作,都必须执行本制度。
第二节、行政信息管理制度
六、按照行政信息的定义,行政信息主要产生、传递、应用于公司行政活动中。
七、行政信息管理制度主要依据公司下列规定进行:
1、文件收发规定;
2、文件、档案、资料的管理规定;
3、公司印章、介绍信管理规定;
4、保密制度。
第三节、市场信息管理
八、依照市场信息的定义,市场信息主要产生、传达、应用在市场业务经营管理中。
九、市场信息来源分类:业务(客户)信息、非业务市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