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稿范文集合(精选33篇)
评课稿范文集合 篇20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是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以后数的运算的基础,本节课李国梅老师对教材研读的比较透彻,把握校准,教学设计比较合理。整节课围绕一个知识点“几十加几就是几十几”来进行的。通过数形结合让学生数一数、摆一摆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从直观上去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效果较好,但是也有几点需要改进的地方:
1、板书的设计。从板书可以反应这节课,也可以反应备课情况,从这节课上李老师的板书可以再添加几点。
2、预设要全面,生成更精彩。有生成,课堂才精彩,对于学生的回答都要给予肯定,例如:30+2=?师:那么30+2等于多少呢?学生都喊是32了,不要不去理睬,直接让摆小棒看看。 修改意见:哦?32?你们真棒,还没有学习就知道是32,那你能告诉大家它为什么等于32吗?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看看为什么30+2=32好吗?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3、注重算理。多让学生说算理,30+2=32是因为30是3个十 2是2个一 合起来就是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32。下面的许多练习题都要让学生这样子说一说。也可以说一说 4个十 和5个组成的数列个算式等等。
评课稿范文集合 篇21
沈老师撰写的英语说课稿,步骤清晰实在,训练扎实系统,设计动静结合,意图明确中肯。沈老师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基本上体现了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的教学思想,结合小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通过“Let’s do” 、“Let’s play”、“Let’s sing”,直观演示等多种活动途径,进行愉快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目标达成率较高。接下来就说课稿中的第二大环节“新知呈现及巩固操练”谈一谈沈老师如何合理设计课堂活动的。
案例片段:
1.幻灯片出示教师的一天作息时间图,教授“thirty、forty、breakfast”。
① 教学“thirty、breakfast”:幻灯片出示图片1,师指图中钟面询问学生时间,引出时间6:35(six thirty-five),教学“thirty”。接着师指着自己吃早饭的动作,引导学生说出“It’s time to have breakfast”,教学“breakfast”。
② 教学forty:幻灯片出示图片2,同法教学forty。
③ 讨论图片3、图片4。
④ 幻灯片同时出现4幅图,教师用句型“I…at…”来总体描述自己的作息时间。在总结自己作息的同时,新授句型“I…at…”也给学生留下了初步印象。
(意图:出示学生熟悉的老师的作息时间图,利用多媒体设置情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话要说,在了解老师作息时间的同时,不知不觉突破了本课的重点。)
2. Let’s do:学生制作自己的作息表。教授句型“What time do you …? I…at …/ At …”“It’s late .”对于学生做好的作息表,老师用句型“What time do you …?” 询问,引导他们用“I…at …/ At …”回答;并用“It’s late.”来评价某些学生的作息时间。
(意图:由谈论老师的作息时间过渡到谈论学生自己的作息时间,与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加上小学生爱表现的特点,在急于展示自己作息的情况下,必然要先努力学好本课的新授句型。)
3. Let’s play:转转盘。操练刚刚新授的句型,形式可以是:师转生答、生转生答、生转师答。
4. Let’s sing:学唱《What time do you get up?》,巩固新授知识。
(意图:游戏、歌曲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设计这两项活动,使学生在乐中学,在愉快的体验中再次巩固了新授知识。)
评析:
一、活动的设计有趣味性
沈老师能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以老师的作息时间表引出新授单词和句型,比较新颖而又自然,而且非常生活化。教师还注意利用多媒体、歌曲、实物、体态语言、表情动作等作为教学资源,创设讲解、操练和运用英语的情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沈老师能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关注教学过程,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实地去感受知识,体验知识,积极参与,努力实践,在活动中学会用语言表达交流,较好地体现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
二、活动的设计有层次性
本课,沈老师在教学中先由老师介绍自己的作息时间引出句型“I…at…”,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时间表,通过谈论自己的时间表引出新授句型“What time do you …? I…at …/ At …”,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并且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了拓展性练习,挖掘了学生创造使用语言的能力,从教师的语言输入转为学生的语言输出,符合语言的习得规律。
三、活动的设计有生活性
沈老师这节课的设计非常的生活化,本身这节课讨论的句型就是作息时间,老师以自己的作息时间引出学生的作息时间,让学生感到非常贴近生活,易于理解。生活经验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亲身经历,属于直接经验。对于这些,学生熟悉、印象深刻且易产生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若能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造各种真实的、学生所熟知的情景,更容易激发学生用英语交流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也更有利于学生在情景中获得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值得探讨的地方是:在本堂课中,沈老师在布置任务前或句型操练前,我认为应该更明确更详细一点,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更好的示范。比如教授句型“What time do you …? I…at …/ At …”引入不够明确,没有写出具体的方法。同时,我们老师还可以增加课堂的足够多的input(输入),这样学生才能有更多的out put(输出)。
评课稿范文集合 篇22
20xx年4月16、17日海南省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评比,11位优秀的参赛老师充分准备,精彩献课,引发了自己的积极思考。其中,最吸引我的是王海燕老师的复习课,是我听过最新颖的复习课,以快乐闯关的方式进行复习,不仅吸引了教师的眼球,而且吸引了学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到复习课堂中来。
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1、引入新颖,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
课的开始以将公主点成金人,国王想要解救公主,必须获得神水,国王就带着士兵通过闯关赢得神水,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要想闯关成功,必须具备闯关的工具:金属活动顺序表。学生一目了然地知道了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
2、快乐闯关,关注更多的学生参与
本环节共设置了五关,把学生分成了五个组,每个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闯关,若不完成可以由其他组进行抢答。每个组起来闯关的同学不能重复,重复要扣分。这样做的目的为了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能够关注更多的学生参与,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了学生主体的作用。
3、引人入胜,复习课转化成游戏
将复习课转化成游戏的形式,既新颖,又有创意,让人耳目一新。谁说复习课是枯燥无味呢?谁说复习课不能上出新意呢?王老师把复习课设置成闯关形式,关闯完了,学生也学习到了知识,一箭双雕,快乐闯关深深地吸引众多老师和学生。
4、设置闯关问题具有阶梯性、挑战性,激活学生的思考,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设置每一关卡中都有4个问题,这四个问题具有阶梯性,层次性,有利于激活学生的
思考。比如第二关中设置的问题:
设置关与关之间也具有阶梯性,前面三关是帮助学生对金属化学性质知识的梳理,后两关是提高学生对金属化学性质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第五关“一席之地”,判断锰元素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位置,就必须应用到第二、三关的知识,提升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富有挑战性。
个人思考:
1、没有及时处理课堂生成资源,解决学生学习上的困惑
在金属与盐溶液反应这部分的内容中,学生对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并没有真正掌握。比如在第三关拜求诸葛的教学活动环节片段,
师:王老师问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你看到了什么?
生:有白色沉淀生成
师:沉淀吗?再理一理
生:有银白色固体生成
比如在第四关生活大爆炸的教学活动环节片段,如何利用化学方法检验奥斯卡、伦菲尔所制的黄金是假?
生;把锌放在硫酸铁溶液中把铁置换出来
师:你用的锌哪来的?
生:铜锌合金中的锌
师:好,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