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文秘写作

文秘写作

关于好人好事新闻稿范文(精选31篇)

2024-07-26 20:12:28文秘写作打印
关于好人好事新闻稿范文(精选31篇) 近日校园为了响应传承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建设和谐号召,坚持教育先教德,由计算机信息与技术系组织开展了好人这一活动,使学生们在平日生活学习中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在帮忙别人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和感动。....

  4月11日,在路边摆卖的黄秀花,拿着一张正在读大学女儿的6000元助学贷款合同,眼眶湿润地走进柳州市城中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河东中队,说还欠着两个月的房租、水电费,根本就拿不出钱交500元罚款。城管人员了解情况后,为之动容,特事特办免除了罚款。当天下午,黄秀花领回了被暂扣的摊车。那天,黄秀花什么都没干。对一般人来说,休息一天不算什么,可对黄秀花来说,休息一天,全家的生活都成问题。

  黄秀花是柳江县人,多年前离婚,自己带着一子一女在柳州市区打拼,靠摆摊将两个小孩拉扯大。女儿一向成绩非常好,高中时不仅学校全免学费,还获得了学校的生活补助。去年女儿考入武汉一所大学。而读技校机械专业的儿子,也在去年毕业。原本儿子在广东东莞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可后来因色盲被辞退,如今在柳江县一家工厂做学徒,只能勉强养活自己。虽然生活艰苦,但黄秀花从未放弃对儿女的教育。

  “如果没有你这个妈,我一定读不了大学。”女儿常常这样对她说。“这是我一个做母亲的责任,你能读,我一定要想办法供你读下去。”黄秀花这么回答她。也正是这无私的母爱,成为黄秀花努力工作的动力。

  2 找工之路何其艰难

  不能摆摊了,还能干什么呢?黄秀花急着找出路。4月12日,她一个原来在柳东新区工地砌砖的邻居有事不能去上班,黄秀花去给邻居顶了一天班。虽然一个女人顶着烈日干这样的体力活很不容易,但对黄秀花来说是件大好事。因为砌砖一天能挣120元。可惜这个工作不是她想做就能做的。工头嫌她力气小,不愿用她。她只能在工地临时缺人的情况下,偶尔上场做“替补”。砌砖收工后,在回家的公交车上,黄秀花依然不知道明天的生活在哪里。

  已经欠了两个月的房租没交,眼看着为卖凉茶、麻辣烫进的一堆货还没卖出去,4月13日,黄秀花鼓起勇气,又推起三轮车。不过与以前不同的是,她觉得既然已经向城管承诺不再占道摆摊,就要坚持做到。于是,她没有到自己熟悉的小学门口或是河东路上,而是骑车来到白沙农贸市场。她把车停在市场路口,这里没有城管来管,可市场管理人员却告诉她“不许摆”。她只好推着车在外晃荡,直到市场管理人员下班,她才能在市场路口做起生意,卖了一些凉粉和麻辣烫。

  “我原先总共只有200元,加上砌砖得的120元,在市场卖的几十元钱,这样就有400元。那天晚上,我终于把欠了两个月的房租给付了。”这令黄秀花如释重负。不过,房租解决了,女儿的生活费还是问题。这个月,因为没钱汇给在外地读大学的女儿,女儿向室友借了500元生活费急用。

  接下来的两天正是周末,家人的一个电话又打乱了黄秀花的生活——“母亲重病了”。黄秀花和弟弟都在柳州市生活,母亲跟着弟弟。“我的母亲80多岁了,现在身体很不好。”为了尽孝道,4月14日、15日黄秀花都在照顾母亲。期间,她也为自己的工作担心,只好到处打电话托人找工。

  4月16日,一个老乡介绍黄秀花到柳江县拉堡镇的一个电器配件工厂做工,可这个活不仅要技术,还要眼疾手快,黄秀花干了几个小时,实在撑不住,只好放弃。没挣一分钱,她沮丧地回到在河东村的出租屋。就在她迷茫不知道未来该怎么办之时,昨日,因为众多热心人的帮助,形势发生了转折。

关于好人好事新闻稿范文 篇10

  20xx年2月25日上午,友联村村名杨俊杰、杨康善送来了表扬信,这时长安十一中的师生们才知道,发生在2月23日下午的感人一幕。

  2月23日下午,又到了周日返校的日子高3.2班李妙、高

  3.3班强影、高1.3班崔赛婷、高2.3班张迎4位同学,乘坐4-05路公交车返校,17.20分左右途经大兆街道东街炮厂围墙外时,突然看到有人倒在地上,满地是血,车并没有因为有人倒在路边而停下,四位同学的心被刚才看到的那一幕紧紧揪住,下车后她们不约而同的决定,去看看,帮帮那个受伤的人。

  她们迅速跑过去,走近了才发下是一位老人,正吃力的想要坐起来,李妙、强影立刻跑过去扶老人坐起来,崔赛婷、张迎分别立即拨打了110报警电话,和120急救电话。此时,只有先等等。路上不时有车辆驶过但无一停下;虽有行人路过,也只是用好奇的眼光远远地看着这里所发生的一切,无人靠近。时间一

  分一秒的过去,再看看老人,情况刻不容缓,于是她们决定在大兆街道找车先送老人回家,在他们行为的感召下,终于有一位好心的司机愿意帮助她们,将老人送回家,老人才得以转危为安。

  事后,有人问:“你们怕不怕”?四位同学略显腼腆的说:“怕?还没想那么多,只是看到老人挺可怜的就帮帮他吧”。是啊!多么淳朴而又真挚的回答。正在人们还在谈论“扶不扶”这个问题时,时下持“不扶”观点的人很多,理由也并非无稽之谈。在这里李妙、强影、崔赛婷、张迎四位同学,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该出手时就出手”,四位同学见义勇为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为学校之光,也为时代增添了靓丽的一笔。这件事在大兆一带反响很大,提到那件事那四位同学,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赞叹不已。

关于好人好事新闻稿范文 篇11

  满社区12月2日上午,失主张兴旺向新城街道十七社区居委会赠送感谢信,衷心感谢!

  十七社区居民穆锡禄、穆沿冉拾金不昧,我被这祖孙俩拾金不昧的品质深深感动。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张兴旺于20xx年10月3中午外出时,不慎将钱包丢失(内有5500元现金、身份证、银行卡、驾驶证、暂住证等重要物品),发现后万分焦急。非常庆幸的是152团四年级一班的小学生穆沿冉捡到了钱包,她找到了正在石河子镇门前玩的爷爷,就把钱包交给了爷爷穆锡禄,爷爷穆锡禄打开钱包一看,里面有不少现金,通过暂住证可以看出失主居住在石河子努尔巴克村,爷爷当即决定带着孙子到石河子努尔巴克村派出所找失主。

  通过派出所找到了失主张兴旺,并一一与他核实了丢失的钱数以及相关证件,失主与黑色皮夹里的证件和钱数属实,终于物归原主,爷孙二人才松了一口气。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良好道德风尚和崇高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十七社区党总支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教育,广泛开展“四德教育”和实践活动,注重对未成年人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拾金不昧、乐于助人的好事屡见不鲜。

  穆锡禄、穆沿冉祖孙俩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可,这是石河子市小学学生精神风貌的一个生动体现,也是石河子市广大居民思想道德教育的结果。新城街道十七社区号召社区工作人员及广大居民对他们拾金不昧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弘扬正能量,并通过电视媒体报道好人好事,不断提高居民思想素质和道德情操,这祖孙俩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们用鲜活的实例诠释了拾金不昧的高尚品质。

关于好人好事新闻稿范文 篇12

  20xx年1月30日下午,花园的保洁员尹仁春在日常清扫中,在一辆汽车停靠的花坛中捡到一只红色皮夹,打开一看,十几张红色的百元大钞,4张银行卡,以及身份证。尹师傅仔细端详身份证上的照片,凭着他十多年在花园打扫的经历,他对小区里常年居住的人几乎知根知底,马上就辨认出是居住在别墅区的某户人家。尹师傅拿着皮夹,心中没有丝毫杂念,没有一点为私利己的念头。皮夹丢了失主该有多着急啊,他立刻找到那户人家想还给失主李某。碰巧人不在,他就直接扔进围墙去,然后一身轻松地离开,继续自己的工作。

  4点钟的时候,李某回到家捡到失去的皮夹。他通过家里的探头知道了原委,然后立刻找到了尹师傅,握着他的手一直说感谢的话。皮夹丢了,李某急得不得了,钱丢了不算什么,关键那银行卡,年底有笔生意款项要打进来。卡如果丢了,补办需要时间,那时生意就黄了。没想到关键时候,尹师傅帮了他。李某当场拿出500元现金要给尹师傅,作为拾金不昧的奖励。可尹师傅坚决不收,在他眼里这只是一件偶然的小事,他会这样处理,相信其他人碰上也会这样做的。李某怀着感激之情却无以为报,当听说尹师傅是湖渎社区评出的“小善大爱”先进人物之一时,而且还在社区组织的慈善募捐活动中捐款了一个月的工资后,立即委托尹师傅,要把皮夹中的现金全部捐给社区的慈善箱中,已尽绵薄之力。社区工作人员收到尹师傅转送的善款,清点完毕共计1350元,又由尹师傅把捐款证书转交到了李某的手中。

  据悉,尹师傅家里放着一本簿子,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他打扫卫生这十几年来捡到的失物明细。小到钥匙,大到钱包,林林总总百多样东西,大部分后面标明全部归还,少部分实在找不到主人的,他都放在盒子里,等着失主认领。十几年来的拾金不昧经历,让尹仁春精神上收获良多。他始终坚信做好事有福报。他说:“很多居民在找回丢失的物品后都来感谢我,还有人给我送礼物,都被我退了回去。我又不是图东西才做好事的,再说了大家都住在同一个小区,理应互相帮助。后来那些失主们见到我,都会主动来跟我打招呼,大家跟朋友一样。”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