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文秘写作

文秘写作

关于端午节周记汇总(精选34篇)

2024-07-26 20:07:26文秘写作打印
关于端午节周记汇总(精选34篇) 每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我们国家端午节的习俗是在河里赛龙舟、全家相聚一起吃粽子、在家门口挂艾叶草、我们小孩要佩香包,特别是爸爸妈妈今天烧了好多的艾叶水给我和弟弟洗澡,妈妈说“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小孩洗了艾叶水一年都可以不....

关于端午节周记汇总 篇1

  每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我们国家端午节的习俗是在河里赛龙舟、全家相聚一起吃粽子、在家门口挂艾叶草、我们小孩要佩香包,特别是爸爸妈妈今天烧了好多的艾叶水给我和弟弟洗澡,妈妈说“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小孩洗了艾叶水一年都可以不长痱子和疖子。

  端午节为什么叫端午节呢?妈妈帮我上网查了资料,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是纪念屈原,二是迎涛神,三是龙的节日等等。

  家家户户粽叶飘香,香味扑鼻。我们家过的端午节可真热闹呀。舅舅、舅妈和都来我们家过节了。爸爸妈妈早就预定好了西苑宾馆的五楼包厢,带着我们一起十个人去那里吃晚饭。宾馆的大厅里有图书馆,真让我不可思议呀。还没有吃饭的时候,我和哥哥去花园里散步,正好下雨了,我们又没有带伞,哥哥有帽子,我什么都没有,一滴滴的小雨点散落在我的头上,突然没有雨了,我觉得很奇怪,抬头一看,原来是哥哥把手放在我的头上,哥哥对我说:“妹妹,我们到小亭子里去躲躲雨吧!”我说:“好呀!”后来我们两个手牵手到了亭子。

关于端午节周记汇总 篇2

  今天是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之一。

  妈妈提前几天就买好了粽叶、豆沙、糯米、莲子、猪肉、虾仁、蘑菇、还有咸蛋黄。全家起了个大早开始包粽子,包粽子看起来简单,包起来可有点难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了一个粽子,却像个“受伤的兵”,东倒西歪,好不容易扶起来又倒下了。妈妈看看不像样子的粽子拿过棕叶教起我来:“包粽子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急,把叶片上下叠好,注意别拿反了,把粽子叶靠近叶尖的那一半折成三角斗装,手心向上用拇指压住折过来的叶尖部分,其余四指在叶子下面拖住,先放一颗豆沙把尖部堵严,再放入糯米盖住豆沙,然后放入猪肉、莲子、虾仁、蘑菇、咸蛋黄,再把棕叶长出来的部分折回来盖住包严,在拿绳子捆好扎紧,最后把多余的线剪掉。”

  我听了心想小小的粽子还有那么多学问,还是乖乖学吧!我把两个差不多大的粽叶按顺序叠好,做成了漏斗状,先放了一块豆沙再放入糯米,然后放入食材,三绕四卷,哈哈!一位“大将军”出现了,给他系上“腰带”他更神气了!

  中午,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真实又香又甜啊!

关于端午节周记汇总 篇3

  有一首歌谣这样唱“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桃儿红,杏儿黄。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这儿划舟,那儿划舟,龙舟下水喜洋洋”。唱的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又是一年五月五,全国各地的人民都在热烈庆祝端午节。要问端午节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那便是每年的这个时候,妈妈都会在家里做很多香甜的粽子。看妈妈包粽子,那可真叫一种享受。只见她左手拿起一片粽叶,迅速地卷成漏斗状,右手抓一把泡好的糯米塞进粽叶,再用粽叶紧紧裹住糯米,最后用线把粽子固定扎紧。不大一会儿功夫,碧绿的粽叶、雪白的糯米,摇身一变就成了一个饱满的粽子。我望着排成一排的粽子,真是“口水流下三千尺”。接下来便是煮粽子了,开水咕嘟咕嘟冒泡后,把粽子下锅煮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吃了。粽子出锅之后,剥开一层又一层的粽叶,露出一角棕色的糯米,咬上一口,淡淡的粽香便在嘴里漾开。

  以前我只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却不知道其中的缘由。今年的端午节,我总算明白了。妈妈告诉我,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屈原忧国忧民,深受人民爱戴。但却遭人陷害被赶出都城,流放在外。他在流放期间还是创作了很多不朽的诗篇,比如《离骚》、《天问》、《九歌》等等。后来,秦军攻破了楚国。屈原眼看着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却无能为力,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抱石投汨罗江以殉国,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死后,人们怀念他、崇敬他。每到端午节人们便把食物用苇叶包起来,投入江中,作为敬献给他的祭品。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粽子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虽然这个传说有些神化,但是千百年来屈原一直被人们祭奠,他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广为传诵,着实令人景仰。

  又到端午,又闻粽香,又祭屈原。

关于端午节周记汇总 篇4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今天妈妈教我编了一个花网袋,是用彩色毛线编织的,特别好看。妈妈说:这是一个传统习俗,每到端午节,小朋友身上都要挂这个花网袋用来避邪。开始学的时候我觉得特别难,老是把毛线绞在一起,妈妈就一步一步耐心地教我,过了一会儿我学会了,还觉得很容易呢。花网袋终于编好了,我放了一个鸡蛋在里面,然后把我和妈妈一起编织的花网袋挂在脖子上,感觉很漂亮。

  后来,妈妈还给我讲了一些别的习俗,比如:每到端午节,家家门前要插菖蒲和艾叶,堂中要挂钟馗像,以镇妖除害。早上要吃粽子,房间里喷雄黄酒,用艾叶熏壁角,祭神,还有赛龙舟,妈妈还给我讲了《白蛇传》的故事。妈妈说她老家宜兴还有一个端午习俗是吃美味的乌米饭,乌米饭是用一种叫乌饭草的叶子捣成汁,然后再用米浸成黑色做成米饭,吃起来特别香,可惜我还没有吃过,据说这个习俗还和《目连救母》这个故事有关呢!

  原来,简单的一个端午节还有这么多的知识在里面啊!

关于端午节周记汇总 篇5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

  早上,我们全家一大早的就起了床,然后去给姐姐拔牙。到了上午,我跟姐姐和妈妈去了超市,买了好吃的粽子、玉米、肉、凉菜......到了中午,妈妈把饭做好了,我们家就坐在一块开始吃饭。今天的主食就是粽子,我们把粽子的皮撕开,那清香的气味就开始变浓,咬一口下去,软软的,特别好吃!

  吃完饭,我和妈妈午休了一个小时,就开着车出发博物馆了!因为博物馆有一个端午节的活动,所以几天前,妈妈就报名参加了!

  到了那里,我们签了到,然后就找位置坐了下来。老师先给我们没人发了一颗咸鸭蛋,看到这鸭蛋,我一下就想到了端午节的习俗之一,花鸭蛋。然后又发了水彩笔。然后就开始了,我拿起水彩笔,二话没说的就画了起来,我先拿深蓝色打了个底,然后我想起了梵高的《星夜月》,就按着我脑海里的样子,把它画了出来,可是画的有点慢,我就没拍上照,但是没关系。但我见许多同学画完之后都把鸭蛋吃了,看他们吃的样子,我都想吃,但一看这是自己的劳动成果我就没吃。随后,老师又给每个人发了五彩绳,来驱蚊避邪。

  然后我们就去参观瓷器了,可是谁知道,我在参观时,肚子咕咕的叫了起来,想想妈妈也没带吃的,我手里也就这一个蛋,我的肚子却好饿,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我在垃圾桶旁边,把这个蛋解决了,现在想想,我都想笑!

  参观完之后,我们就回家了!今天真是充实的一个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周记汇总 篇6

  每到端午时,母亲最大的乐趣就是做粽子。母亲做粽子的时候,年少的我总会站在旁边,眼巴巴地看着,不仅是因为想早点吃到那美味可口的粽子,更因为,我始终认为,看母亲做粽子是一种乐趣。

  母亲开始并不会包粽子。外婆专程到我家帮着包了两次后,母亲便把手艺全部学到手了。

  后来,每年的端午节前,母亲就开始自己忙活了,街坊邻居需要帮忙包粽子,母亲有求必应,给这家包10斤,给那家包20斤,端午节前要忙活一个多星期。帮别人忙完了,再忙自己家的,每次,我们家大约都要包上七八斤。

  外婆说,装锅和煮粽子也是有“技术”的,因为用竹叶包的粽子是四角形的,装锅的时候要密密实实地插好,一个压一个,这样粽子才煮不破。摆完粽子后上面还要放上些鸡蛋,因为粽子锅里煮出的鸡蛋有特别的清香。

  装好后就开始煮粽子了。用大火烧开锅后,改为慢火慢慢地煮。这时如果火太急,就可能把粽子煮破了,只能等着喝“稀饭”了。大约用慢火煮上两三个小时后,再改用微火,让锅里的水似开非开,一直持续到下半夜。

  第二天早晨,揭开锅盖,满屋清香弥漫,我和妹妹欢呼雀跃着,争先恐后地解开粽子的“衣服”,大口地享受着,而几乎是一夜未眠的母亲,又忙着让我们给没有包粽子的邻居这家送10个、那家送8个,分享端午的喜悦。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