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周记(通用33篇)
十几斤大米,三四包粽叶,还有白线放在桌子边,我望着这些东西,却怎么也不能和那令我垂涎三尺的粽子联系在一起。
等一切准备就绪,妈妈和舅妈就开始包粽子了。我坐在沙发上静静的望着她们,只见她们先将粽叶的三分之一处折为漏斗状,将泡好的糯米用汤勺一点一点的放进“漏斗”里,直到“漏斗”饱满,轻轻-压就好了,母亲用多余的棕叶一层一层将其包裹成锥形,然后用绳牢牢绑好,这样一个有模有样的粽子做好了。这个工序精细、繁琐,但妈妈和舅妈做起来还是那么的认真。临近下午1点,所有的粽子都包好了,然后开始拿起大锅放好粽子,让水没过粽子,开始点火,煮了一个小时,粽叶的香味就很快在屋里沸腾了。但是,妈妈说还不能吃,要小火在煮一个小时才能把糯米的煮透,这样粽子才会好吃。我就耐心的等啊,一会看一下表,终于等到3点了,妈妈把锅盖掀开捞起一个,我来不及冷却,就开始剥开粽叶,吹着热气,轻轻咬了一口,便觉得芳香四溢,口舌生津,唇齿飘香,里面还包含着家人独特的味道,那就是亲情。充满亲情的粽子,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粽子。
包粽子周记 篇26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老师告诉我们要包粽子,我高兴的不得了,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
以前讲过我们邻居包粽子,我觉得挺简单的,所以,还没包的时候,我就挺高兴的,对同学说:“包粽子,简单!小菜一碟!”
终于可以包粽子了,首先,老师给我们做了示范,只见,老师把箬叶两手一上一下捏住中间部分,朝中间部分一卷,就成了一个痘痘状,再把米放在“漏斗”里,然后用筷子戳一戳,说戳一下,米会更实在,煮出来的粽子更黏更紧。接着用箬叶把米盖住,裹起来,捆一捆,一个粽子就做好了!看老师跟变戏法似的,不费吹灰之力,一个漂亮的尖锥形粽子就做好了。
看老师做的那么简单,我也赶紧做起来,咦,怎么回事,刚才看老师卷成漏斗形很简单的啊,这些到我这儿,粽叶一点儿都不配合,怎么都卷不好,还给卷破了,嘿,不给你点儿颜色看看,你不知道我廖大爷是谁。它课不管我多横,就是卷不好,最后只得求助老师,老师再手把手教了一遍,我勉强会了。再看看周围同学们,早已经包了好几个了。我也得加快脚步了,赶紧填米进去,添了两勺子米进去,用筷子一戳,不好,用力太猛,叶子戳破了,我的天,这要怎么搞,在老师的帮助之下,我在外面包了一层叶子才算把这个粽包好。就这样,我历尽千万挫折,总算是包好了一个又一个粽子。一个帅气的“绅士”就一排排站在桌子上了。
包粽子也是大有学问,其实,不管是包粽子还是生活,只要你认真对待,一定会有好的结果的。
包粽子周记 篇27
“小小三角形,一阵香喷喷,身穿翡翠绿。”快来猜一猜,这是什么呢?对,这就是香甜可口的粽子。
今天,我第一次尝试包粽子。首先我们准备好了材料:象牙白的糯米,暗红色的蜜枣,土黄色的葡萄干,孔雀绿的粽叶。开始包粽子了,首先要把粽叶卷成圆锥形,看老师示范时我觉得很简单,但轮到我卷时,粽叶就像调皮的小娃娃,不听我的指挥,我要它往右扭,它非得和我作对往左转;要不就扭过头了,直接翻跟头倒下了。还好,我意志顽强,经过我不懈地努力,终于一个像模像样的“小漏斗”成形了。接着就要往“小漏斗”里面放食材,我先放入三分之一的糯米,再放入蜜枣和葡萄干,最后又放入一小勺糯米。坏了!米放多了,漏出来了,我赶紧又把米倒出来一部分,结果又剩得少了,折腾了两三回,终于把米搞定了!最后只需把上面的粽叶折下来,把两边的叶子捏进去,再用多余的粽叶包起来,缠上绳子即可。你们别以为很简单,我捏左边,右边开;捏右边,左边开;捏中间,两边开;缠绳子时原本的粗麻绳又变成了一条泥鳅,哎!我真恨不得变成三头六臂!还好,经过我不懈努力终于一个奇形怪状的粽子包好了!样子虽怪,但我坚信我包的粽子是最好吃的!
在大家的千呼万唤中,粽子终于成熟了,我赶紧挑出自己包的粽子,用手剥开,瞬间香气四溢,金黄的软软的“粽肉”站立于碧绿的粽叶之上,甚是美丽!放在白糖里一滚,咬一口,真是甜而不腻,美味无比!
包粽子周记 篇28
端午节快到了,今天上午妈妈带我到幸福村市场买了嫩绿嫩绿的粽叶、蜜枣和糯米,回家包粽子。
回到家,妈妈在锅里放了水,在水里放一点盐,再把粽叶放进去,盖上锅盖,煮上半小时。煮好粽叶后放到水盆里,放一些凉水,用干净的白洁布把粽叶的.两面清洗干净,再用干净的盆装好备用。接下来开始清洗糯米和蜜枣,食料全部清洗好了,妈妈从桌子担上面系好绳子,我们就开始包粽子了。
妈妈包了一个粽子示范给我看,我认真观察,学着妈妈的样子开始包。先拿两片粽叶弄成一个像圣诞帽子的形状,再装进一点米,用一只筷子把它聚紧,中间放上一颗枣,再放一点米,然后就把两边多余出来的三角形向里面一折封好,再用绳子捆起来,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和妈妈用了将近两小时才包完粽子。
包好以后,妈妈就把粽子放进锅里,放上水要淹过粽子,用大火烧开,再改成中火,煮上两个小时,一锅香甜漂亮的粽子就出锅了。看着妈妈刚捞出锅的粽子,我迫不及待地掰开一个粽子,真烫啊!可是我还是两三口就把它吃完了,好香甜呀!妈妈在旁边笑边讲:“小馋猫,别烫着。”吃着自己包的粽子,我真开心啊,既便粽子好烫,但我还是三两口就完了。感谢妈妈,让我学会了包粽子,也让我品尝到了劳动的快乐。
包粽子周记 篇29
每到端午节,家家都会包粽子。自古以来,写端午节的文人墨客不计其数,其中,描写风俗的可能60%会涉及到包粽子。包粽子一直流传至今,已成为了一种节日习俗。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如何包美味的三角粽!
首先,把买来的叶子洗好之后用开水消毒,之后泡在热水里,直到粽叶不硬时捞出,沥水备用。之后,把糯米浸泡5小时,就可以正式开始包粽子了。我们把粽叶按照大小分类,大的可以直接包,小的3~4个拼在一起包。包的时候把叶子粗的一端卷一下,变成一个大大的三角形,接着把米取出,沥水之后用大勺子舀进三角形里面,舀到一半之后加入腌制了10~20分钟的肥肉,之后再舀一层米封上。最后,把叶子多出来的部分盖住口子,用绳子把三角粽缠住就可以下锅了!这样,端午节美味的粽子就做成啦!
可是,你知道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它有什么由来吗?相传古代战国时期,秦国攻破了楚国国都,楚国屈原不愿意受辱,投于江中。百姓因不愿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他们把米投入河中。但是米一遇到水就会散开,于是它们找来叶子把米包住后投入江中。这也就是粽子的前身。经过漫长的演化历史,最终形成了今天的粽子。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要努力学习,为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
包粽子周记 篇30
这一天是难忘的一天。“六一”儿童节的前一天,我们的教室里回荡着一阵爽朗而持久的笑声,教室里回荡着粽子的清香。我们做了粽子。
这一天,我们都按照老师的安排带了我们需要带的东西:米饭、芦苇叶、填料、勺子、绳子、罐子.
我也不例外。我拿起芦苇叶,用一个小扣子,粽子的“馅心”出来了。我想,“嘿!这份小工作对我来说是小菜一碟。”之后,馅料开始放进去。我拿出一把勺子舀起米饭,放入馅心。然而,正当我为自己感到自豪的时候,由于疏忽,所有的大米都跑了。啊!我们必须重新开始!
这一次,我完全按照我说的做了。我克服了许多“障碍”,来到最后阶段——来系绳子。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扎线是最困难的。它强调方法和技巧。起初,我还弄乱了我的手和脚。我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虑。我尽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我开始测试并找出技能。经过多次试验,我终于明白了,必须把线扎得紧紧的,还要把一些嘴扎得紧紧的,以确保粽子煮熟后不会变成芦苇叶粥。
老师把我们的饺子送到食堂去煮。晚上,我在吃自己包的粽子,太开心了!与此同时,我终于意识到做粽子的麻烦,以及在奶奶繁忙的日程中给我做粽子有多难。我还必须做粽子给奶奶吃。
晚上,老师带来了一盆粽子。粽子的香味飘进了教室,飘进了我们的心里。
通过粽子的包装,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冷静,尝试和发现。
包粽子周记 篇31
端午节快到了,每家每户都在忙着包粽子,当然,我们家也不例外。
一大早,妈妈就带着我去超市买粽叶、糯米、红枣、红豆……我疑惑地问:“妈妈,我们不是要包粽子吗?为什么不去买肉而要买红豆和红枣呢?五芳斋的粽子不都是肉的吗?”妈妈笑着说:“粽子有两种,甜的和咸的。南方人喜欢吃咸的粽子,所以肉粽比较多;北方人喜欢吃甜粽子,妈妈是北方人,当然要包甜的粽子了。”哦,原来如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