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安全工作会议发言稿(通用31篇)
三是完善“三违”治理双向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大“三违”治理力度,层层落实治理指标,从严从重查处现场违章行为。加大正反双向激励力度,积极开展无“三违”区队、班组创争活动,增强干部职工遵章指挥、按章作业的自觉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减少因“三违”而发生事故。要严肃处理“三违”治理不作为的单位和个人,月度内凡是被我矿或本单位累计治理“三违”7人次以上的区队(车间),一律停产整顿;个人完不成“三违”治理指标任务的,要按相关规定和程序追究责任。
四是完善安全监察机制。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监察管理机构,配齐安全监察人员,矿井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防、水文地质等专业安全管理,必须明确专人负责。推行驻矿(公司)安全监察处负责人专职制,争取年内解决兼职问题。紧紧围绕安全重点任务,落实安监部门查处安全隐患和“三违”行为、经济处罚、停产整顿、管理人员撤免建议等权利,切实履行好安全监管职能。各单位、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自觉接受政府安全监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和企业内部安全监察机构的监督监察,共同抓好安全生产。
四、强化“三基”建设,推进企业本质安全创建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是抓基础,提升质量标准化达标水平。大力推进“精品工程”创建活动,严把工程质量“毫米关”,实现安全质量由“静态精品”向“动态精品”转变。今年起,各生产矿井所有在建工程、采掘头面和生产场所,必须严格按照新标准进行设计、施工、检查和验收,不符合新标准要求的,必须严格进行整改,确保达标。我矿安全生产职能部门要加强跟踪检查,严格把关。要认真排查整改问题。近期,各矿要由生产矿长牵头,组织采、掘、机、运、通等专业人员,对井上下所有系统、生产场所进行全面检查验收,不符合新标准规定的,必须立即落实整改资金、时间和责任人,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尽快补还欠账,全面达标。从今年一季度起,我矿所属各矿井质量标准化检查、安全评估一律按新标准打分定级,对不达标的严格按规定进行考核处罚。进一步延伸新标准执行范围,非矿山单位要结合矿井质量标准化新标准,结合实际,制订工程施工、机械制造加工、设备采购供应、后勤服务工作标准、质量标准和服务标准,以优质的工作质量、服务质量提高达标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对因设计、制造、采购、服务不到位或管理缺陷,造成新标准不达标的,将严肃追究单位和领导责任。
二是抓基层,强化区队班组建设。安全管理的前沿在现场,重点是区队和班组。要进一步落实好《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指导意见》,推行区队、班组自治和安全联保,提高现场安全管理水平。要健全三级管理体系,层层传递安全管理责任。我矿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安全工作的指导,每月初排出重点矿井、重点采区和重大隐患,安排专人跟踪督察。各矿井由矿长牵头,组织安全生产分管领导和部门,每旬排查一次安全不放心区队、不放心专业、不放心头面,制定有效措施,实行重点监控,重点整改。各区队每天也要排查不放心岗位和不放心个人,落实安全包保人员,进行谈话帮教,对长期违章、思想活跃、安全不放心人员,视情节轻重实行停工学习或解除劳动合同。加大安全管理重点矿井、发生事故矿井监管和停产整顿力度,今后,凡矿井发生死亡事故的,一律全矿停产整顿3天,事故区队停产整顿7天。
三是抓基本功,全面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技能。安全基本功是做好安全生产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和素质。煤矿生产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必须一着不让地抓好职工技术素质和业务技能培养,打好从事安全生产的基本功。要切实做好综采、综掘、机电等成建制队伍培训,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打造优强区队。加强培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充实师资力量,开展好职工技能培训,我矿要建立供电维护培训基地,各矿井要根据自身实际,分工种、分专业建立安全技能培训基地。开展校企联合办学,采取委托、定向培训等方式,解决实用性人才短缺问题,培养安全生产后备人才。要抓好安全生产领军人培养。各单位要从促进企业安全发展战略高度出发,认真制定区队长、班组长及专业管理人员培养目标和实施计划,对班组长、车间主任的任用和培养,符合条件的可参照一般干部标准管理。大力推进职工技能振兴计划。积极创造条件,分层次开展技能培训。领导层要注重决策能力培养,管理层要注重管理素质培养,操作层要注重操作技能提高,保证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突出抓好应知应会知识教育,落实好每日一题、每周一案、每月一考、每季一评“四个一”安培机制。要营造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良好环境。通过提高装备水平、创建水平和工作标准,增加安全生产系统的技术含量,督促职工学习新工艺、新技术,掌握使用本质安全装备的技能。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进管理方式方法,营造和谐共进、齐心协力创建本安型企业的良好环境。
2024年度安全工作会议发言稿 篇11
同志们:
“五一”旅游黄金周即将来临,根据省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各级关于切实做好“五一”黄金周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五一”旅游安全工作会议,专题部署安排“五一”黄金周期间的旅游安全工作,严防重特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五一”期间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下面,我根据县政府研究的意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五一”旅游安全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近年来,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坚持把旅游服务业作为提升整体形象、拉动经济增长的朝阳产业来抓,相继开发了四门洞、佛祖洞、地下大峡谷、天然地下画廊、雪山彩虹谷、灵泉寺等旅游景区,改造了跋山水库旅游景区,并即将打造推出沂蒙山红色旅游景区,以天然地下奇观游和红色旅游为品牌形象的旅游已初具规模。在此基础上,今年我县进一步加大了旅游整体营销的力度,由范县长带领“沂蒙地下奇观自然生态旅游促销团”赴连云港、徐州、济南、天津等8个大中城市客源市场进行了重点营销。期间,与620多家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2480余份,有50余家新闻媒体对旅游进行了宣传报道。通过旅游营销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沂蒙地下奇观自然生态游的知名度,巩固了老市场、拓展了新市场,市外、省外入境游人数明显增加。目前,我县各景点日接待游客已达2.3万余人次,周六、周日更高达4.2万余人次,上规模的宾馆饭店“五一”期间的床位已全部被旅游团队预订,我县旅游市场已由旅游“黄金周”逐步向“黄金月”、“黄金季”发展,由旅游过境地向“一日游”、“二日游”旅游目的地发展。
在旅游市场成熟发展、外地游客大量拥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一是城市功能不完善,游客食宿紧张。二是食品卫生安全存有隐患。由于我县星级饭店接待能力有限,游客很可能到卫生条件相对较差的小饭店就餐,极易引发食物中毒事件。三是旅游景点接待安全压力加大。由于我县旅游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景区的安全管理制度还不健全,人员安全管理培训教育还不到位,安全管理的职责还未落实,存有诸多安全隐患。如有的景点使用“三无”设施运送人员,有的景点在重点部位、路段缺乏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有的景点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有的景点用电线路混乱、老化,有的景点特别是林区景区禁火种进入的监控措施不力甚至无人监管。随着游客的大量涌入,如果安全措施跟不上,极易引发安全责任事故。同时,“五一”期间一些学校相继放假,大量学生涌入社会,加入旅游出行行列,为旅游安全管理带来了更大压力。
我县的旅游还刚刚起步,如果稍有不慎引发安全事故,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不良影响,使多年发展旅游的成果毁于一旦,后果不堪设想,蒙山森林大火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此,各有关部门、乡镇和景点一定要站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全面落实旅游安全生产责任,深入扎实地开展好“五一”旅游安全工作。
二、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确保“五一”旅游安全
为确保节日期间的旅游安全,县里专门制定出台了重大节日旅游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各有关乡镇、部门和景点一定要严格按照方案分工要求,细化责任分工,及早部署安排,确保节日期间的旅游安全。根据安全生产属地管理原则,“五一”期间,各旅游景点所在乡镇要成立旅游安全管理领导、工作机构,研究制定具体工作实施方案,全面负责好本乡镇的旅游安全管理工作;要组织成员单位到所辖旅游区现场指挥,独立处理本乡镇发生的常规事件,对突发性重大事件,要在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游客安全的同时,迅速上报县重大节日旅游活动安全管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