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安全工作会议发言稿(通用31篇)
四是坚持责权统一、科学管理,加快本质安全型企业创建进程。要强化安全生产第一责任。各单位行政主管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必须认真履行以下职责: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安全规划、安全目标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保证企业安全与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建立内部安全指标考核体系,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充实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内部安全管理;足额提取并有效使用安全费用,保障必需的安全投入,消除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方案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依法办理保险;建立以安全为重点的干部考核制度,把安全业绩作为管理人员晋升、奖励的重要因素;及时、如实报告安全生产事故。这些职责履行不好,就是失职、渎职,造成重大后果的,要严肃追究责任。按照“谁分管谁负责”原则,落实分管和部门安全责任。矿井生产和建设、非煤企业、后勤服务、物资供应及安全培训等方面发生的事故、出现的安全问题,各单位安全分管领导和相关管理部门必须承担相关责任。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副总以上干部安全包保挂勾考核办法,每周至少参加一次包保区队安全活动,定期分析安全隐患和防范重点,减少各类事故发生。要健全并严格落实各岗位、各工种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各工种、各岗位安全生产应负职责,实行分级管理,层层抓好落实。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在严格执行现行制度基础上,对安全管理监察机制体制、质量标准化检查验收、本质安全评估、安全奖惩考核、“三违”治理方法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创新,推动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二、主攻“四个薄弱环节”,坚决遏制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去年以来,顶板事故、异地矿井事故、建井安装事故频繁发生,地面非煤、医疗卫生系统也相继发生突发事件和医疗纠纷,今年一上手,又发生一起重大机电运输事故,充分暴露出少数单位在安全管理上存在明显薄弱环节,必须下大力气加以整改,坚决堵塞事故漏洞。
一是抓好异地矿井安全管理。我矿所属异地矿井主要分布在新疆、陕甘、贵州等地,部分领导干部由于长期在外,远离本部,淡化了安全管理意识和自身安全要求,往往对生产区域内地质条件和安全状况认识不足,措施不力,导致事故多发,是安全管理的难点和薄弱点。要加大异地子公司整顿治理力度。所有异地全资、控股子公司和项目部,必须严格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按照国家法律和我矿有关规定,健全安全监察机构,配齐管理人员,保证安全工作扎实效开展。要严格安全工作标准,所有异地子公司要依照我矿标准和要求,全面推进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按照新的质量标准化创建标准,认真抓好安全基础管理。要加强异地矿井安全工作考核,绝不允许搞一企两制。从今年一季度起,所有异地矿井质量标准化检查、安全评估要与我矿本部全面接轨,实行同一标准、同步考核、同等奖罚,对安全管理存在严重问题、质量标准化和安全评估不达标的,要给予单位和领导干部相应处罚,并进行责任反追。我矿安监部门要加强对异地矿井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落实责任,督促整改,严防重大事故发生。我矿区域性分公司负有安全监察监管责任,对区域内发生的各类安全、质量事故,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地方及我矿相关安全管理规定,严肃追究责任。要严格限制劳务打工项目。我矿相关部门要抓紧进行异地项目劳动力梳理,动态掌握各单位用工和劳动力分布情况,制定相应人力调配和管理工作制度。要加强异地劳务项目安全状况鉴定,提高安全保障系数,今后所有异地劳务项目开工前,必须由我矿安监部门提出安全生产条件核准意见。凡生产系统不完善、安全状况不好、矿井证照不全、矿主信誉差、资金回笼慢、经济效果不好的一律撤出。要坚决依法维护企业和职工人身财产权利,各外部劳务项目,凡业主方因技术原因造成问题或后果的,要依法、依合同进行索赔。要积极适应创业发展新形势需要,加大异地矿井和外部劳务项目干部交流力度,切实增强领导干部安全管理的自觉性和责任心。
二是切实加强顶板和运输管理。严格执行顶板管理各项规定,把好规程措施编制、审批关,确保现场落实兑现。要切实加强采煤工作面安装、刷面、初放、结束和掘进工作面安装、开透窝、过老峒、过断层期间的现场管理,落实各项支护措施,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坚决消灭不合格品。改进现有综采支护技术,提高支护效果。新上中厚煤层综采支架必须配备护帮板和伸缩梁,中厚煤层单体支柱工作面要使用高分子倾斜架棚;煤厚1.6米以下、倾角20°以下的坚硬顶板单体支柱工作面,要推广应用切顶敦柱,大倾角工作面要安装防滚矸保护设施。所有试投生产、初放、收缩的采煤工作面,开工前必须进行预评估,不具备安全条件的不予生产。认真抓好供电系统改造,井下主要变电所要实现综合自动化控制,要确保按期完成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改造。继续开展运输专项治理,进一步提高运输专业安全管理水平,控制零打碎敲事故发生。我矿生产部要抓紧制定非标件内部统一标准,完善矿井专用车辆管理、运输设备连接、操作等各项规范,保证运输专业设备设施检查、使用按同一标准实施,提高运输专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三是进一步强化地面安全管理。地面厂处、公司及医院要以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为主线,严格现场管理,扎实开展岗位行为规范教育,杜绝违章行为。要结合实际,认真排查、分析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整改。要层层落实各级安全管理责任,配备专兼职安监人员,按规定提足用好各项安全费用。要突出防火、防触电、防机械伤人、防房屋倒塌、防锅炉压力容器爆炸、防食物中毒、防医疗责任事故等重点,定期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职工生命安全。要把化工公司作为地面安全监管的重中之重,由多种经营部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定期对炸药、雷管生产、储、装、运过程及井下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察。三家直属医院要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加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操作行为,减少医疗纠纷,卫生处每季度要组织一次检查。
四是高度重视基建工程项目管理。要落实新建、改建、扩建矿井安全管理责任,所有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要从严执行项目审批制度,坚决杜绝无计划开工。所有基建工程必须按程序办齐项目核准手续,先办证后施工,开工前报我矿规划部、安监部备案,否则按违规进行责任追究和处罚。要坚决制止盲目追求经营规模和发展速度的短期行为,加强建井队伍资质等级审查,杜绝井下工程转包、资质证书出租、外借,尤其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建设工程,不得承包非专业队伍施工,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所有招标外委项目,建设单位必须履行业主方安全监管职能,确保安全管理不失控。
三、完善“四项机制”,充分发挥经济扛杆调节推动作用
建立与安全生产相适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做到能上能下,有奖有罚,奖罚公平,能够有效调动干部职工关注安全、抓好安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既定安全目标。
一是完善本安型示范单位竞争淘汰机制。按照典型引路、分步实施的原则,今年新增夹河矿、张小楼井、天山公司、秦源煤业、化工公司、机械厂、华美热电厂和供电处,作为我矿第二批本安型创建示范单位。至此,我矿创建本安型示范单位已达到12家。本安型企业创建办公室,要抓紧完善创建体系,细化创建指标,统筹抓好本部与异地、示范与一般单位创建工作。各单位要按照我矿统一部署,结合实际,认真编制本安型单位创建规划并抓好组织实施。建立本安型示范单位动态考核机制,定期组织评定表彰。凡安全基础工作扎实、“四大要素”和谐统一、“三违”行为大幅下降、安全装备全集团领先、主要生产系统完善可靠、各类安全管理制度规范齐全、矿井连续安全生产3周年以上、地面厂处杜绝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安全程度评估达93分以上、质量标准化进入我矿前三名的,分别给予授牌、奖励;达不到上述要求的,要给予摘牌和等额罚款。
二是完善安全收入风险抵押机制。推行全员安全风险抵押,加大采掘区队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风险收入比重。在生产区队逐步推行生产、安全、质量结构工资制,鼓励干部职工抓好安全管理,提高收入水平。认真执行国家七部委局和徐矿司[20xx]193号文件精神,提高干部年薪中安全收入所占比例,加大考核力度,真正做到安全好收入高、风险大收入高,促进安全生产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