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科研年终工作总结(通用15篇)
【#工作总结# #2024年教科研年终工作总结(通用15篇)#】总结是对一定时期内的工作加以总结,分析和研究,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得出经验教训,摸索事物的发展规律,用于指导下一阶段工作的一种书面文体。以下是本站为大家准备的《2024年教科研年终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2024年教科研年终工作总结 篇一
一个学期又在忙忙碌碌中悄然而过,本学期学校教导处在校领导班子的正确指导下,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教学工作为重心,以校本教研为载体,以“教学技能闯关”为契机,着力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抓好教研组建设,致力于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抓好创新与质量的关系,努力寻找平衡点,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同时,加强教学质量的检查、分析和管理力度。认真落实教学工作计划,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充分发挥指导坚督、整合推进的功能,进一步增强了服务意识,教导处圆满完成了本学期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夯实校本研训,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1、拓广天地长学识
为了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我校坚持校内业务学习和有计划地组织部分教师外出学习与培训。本学年学校安排全体教师到外校参加各种讲座。如侯局长《职业生涯》、叶鹏教授《教师的魅力》、洛阳第二外国语学校刘松林老师《教师语言艺术和五环课改》等。本学年学校还先后组织了十余人次教师参加了国家、省市培训、听课、观摩活动,让教师们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都有很大的提升。
2、有效教研促成长
教研组建设是学科教学能力建设的核心,是学校开展高质量教育教学的关键。我们向各教研组提出了关注课堂,结合课题,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使各教研组活动规范有序。各教研组能以“研修课”为主要内容,加强共同协作与探讨,认真落实好每的教研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保证每位教师都能深入参与活动。同时各教研组加强集体备课研究,能采取“互助式教研”方式,商讨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办法。上研修课和参赛课的老师都能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节课,注重反思,积累优秀案例。本学期,胡艳景老师代表涧西区参加市级体育课比赛取得好成绩;曹春香老师代表学校参加涧西区语文优质课比赛取得好评;魏琳琳老师的数学资源应用课获得市级奖项;曹春香老师的思想品德课入选市级优质课等。
3、赛课活动促提升
开学初,我校教导处以教学技能闯关为主线,开展一系列培训学习闯关活动,即课程标准关、教材关、备课关、上课关。以个体自学与集中学习培训相结合,在教师研究、探索的基础上,引导教师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开展课堂教学展示,与教学论文、教学案例等评比,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此基础上十月份我校举行了新教师及代课教师汇报课比赛。此次活动不仅为为全体教师提供学习和交流平台,同时,提高新教师及代课教师教学教研业务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
二、细化教学常规,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课程管理严落实
本学期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做到了“开齐、上足、教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学期加强了巡课,加大了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进一步加强了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与考核,以教研组为单位,将检查情况与教师工作量化考评挂钩。
2、业务检查重平时
学校对教师教学常规的检查方式比较灵活,注重日常的业务检查与指导,原则上每月进行业务抽查,并能做及时反馈。按照“检查—反馈—改进—复查”四步走的方式,使得教师的各项教学业务工作在平时就落到实处,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不走形式,不走过场,求实创新,为教学服务。继续进行推门听课制度,我们采取“听课评课___制”,使教师的业务学习与听课务实有效,
3、规范常规做保障
我们严格要求教师遵守学校工作制度,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尤其是对教学常规工作常抓不懈。本学期突出了教学管理中的“四抓”:
①抓备课,备好一节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课堂教学如何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恰当地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大家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本学期教导处对本校教师的教案和作业检查了三次,着重对教师作业的调整批改和教后反思进行检查,多数教师的备课体现了个性化和特色化,教案书写规范,调整方案到位,教后反思详细,备课组每位教师充分发挥自己教学上的个性特长,发挥集体的智慧,力求体现共性和个性的完美的结合,形成一个优化的教案。
②抓上课,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上好一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学期继续采用推门听课和传帮带制度,促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抓课堂效率的提高。
③抓作业。本学期教导处对各科作业批改情况抽查了三次,绝大多数学生作业书写规范,书写习惯良好,能做到薄本整洁,任课教师精心设计了每次作业,做到批改认真及时,大部分作业都有激励性评语;作业量适中,符合减负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