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教师个人工作计划(精选32篇)
一年级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篇1
一、情况分析
一(1)班有学生47人。全部进入学前班,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因为学前班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因此有待加强养成教育。学生们都活泼可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整体上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
二、目的要求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的数出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名称,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减法;会解决一些实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4、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进位加法,用数学实践活动。
1、根据《标准》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数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一年级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篇2
一,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基础较弱,对动作事物的结构思考较浅,身体素质较差,意志力较弱,但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非常活跃,语言和行为也很活跃。随着个人能力的提高和思维方式的改变,学生的心理趋于稳定,表现出一定的人格特征,自信心不断增强。即使遇到什么困难,也能坦然面对。有竞争意识。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应该重点对学生进行入门教育和学科教育,激发他们提高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目标和难点
教学目标:
1、掌握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锻炼。并不断巩固和提高。
2、在每个部门进行一定时间的排队练习,并对他们进行组织纪律教育。
3、进一步增强体质,尤其是柔韧性和力量。
4、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重点:
1、每一节都应进行一定时期的排队练习
2、体育教学的重点主要是投掷和跳跃,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练习投掷和跳跃项目,如投掷和跳跃。
3、学校集体舞,多彩阳光广播运动
教学难点:
大一学生对动作理解较慢,可能对一些协调性的练习接受较慢,因此学生很难接受节奏舞和孩子的一些基本舞步。
三,教材分析
高一体育课的内容从一开始就改变了运动技术系统是目标的方式,每一个教材内容都为运动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是以学生为中心,选择以基础活动发展为重点的锻炼活动和游戏。教材内容强调学生兴趣,能有效落实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具体教学内容以游戏为主,分为基础活动和游戏。基础活动中有一些简单的技术动作,大多是以游戏作为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这些包括:基础活动:排队活动、基础体操(徒手和使用轻器械)、走路、跑步、跳跃、投掷、攀爬、跳绳、踢毽子、滚动、节奏活动(包括简单的舞蹈)、自我表达活动等。游戏:跑步游戏(各种动作,躲闪,急停),跳跃游戏(各种跳跃等),投掷类游戏(各种秋千、投掷等。)和小球类运动等。这些内容强调的是“活动”,所有的教材主要是示范性的,教师可以自行选择组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四,教学措施及注意事项
教学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积极学习和探索,培养学生自学、自我训练和自我评价的能力。运用情境主题法进行教学,让学生乐在其中。
注意事项:
1、年龄一般比较小,经常用游戏
2、小学生具有竞争性,可以通过一些教学竞赛来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效果。
3、因材施教,增强学生自信心,享受运动锻炼的乐趣。
一年级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篇3
本人任教班级为初一6,9班的英语。通过上一星期的教学,我对这两个班的学生有了一些了解。本学期我努力教学,争取把这两个班的英语学习提升到更高的层面。以下为本人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一新生思维敏捷,活泼好动,勤学好问。有些同学越学越有兴趣,积极性很高,但亦有个别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把这门课当成负担,本期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加强优差生的辅导,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目的要求。
1.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英语学习的规律,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活泼的语境,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开展活动。
2. 本学期要着重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预、复习习惯,书写、朗读习惯,及语言行为习惯),以保证课堂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训练的展开。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以前的.基础上,指导及鼓励他们多使用工具书。
3.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4.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注重现代技术与学科之间的整合,多设计教学情景,以练为主的原则,抓好基础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5. 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每单元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正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根据的学生年龄特点及班级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程序,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写出各单元中的每课教案。
三、具体措施
总原则:提高课堂利用率,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尽可能地挖掘优等生的潜力,促使其提高。对于成绩较弱者,针对性地进行帮补,并通过优等生的帮助促其进步。
1.在课堂上体现知识的梯度,扩大照顾面。
2.引导学生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把握好学习的各个环节,让他们能养成自觉学习英语的习惯。
一年级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篇4
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一(1)班现有学生34人,一(4)班现有35人。学生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本学期要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提高积极性,抓好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思维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和数据整理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6、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