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范文

工作计划范文

有关人才培养计划(精选34篇)

2024-08-03 07:18:53工作计划范文打印
有关人才培养计划(精选34篇) 一、学科发展战略“纲举目张”说的是任何工作一定抓住“纲”,只要抓住纲就抓住了主要矛盾,其他问题可迎刃而解;若只抓目而不抓纲,那么常常会事倍功半,甚至大事无成。....

  2、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原则上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在科技前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取得高水平创新成果,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2)具有主持承担国家或地方重要科技项目的经验;

  3)表现出较强的领军才能、团队组织能力;

  4)拥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职称,年龄在45周岁以下。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由有关部门、省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重点科研基地等限额推荐或知名专家特别推荐。科技部组织专家进行咨询论证,经公示无异议后批准支持。

  3、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原则上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科技型企业的主要创办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

  2)企业创办不足5年;

  3)企业拥有核心技术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4)企业具有较好的经营业绩和成长性。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由省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限额推荐,科技部组织专家咨询论证,经公示无异议后批准支持。

  同等条件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承担单位的主要创办人、法人科技特派员的法人代表优先。

  4、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原则上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所从事科研工作符合国家、行业重点发展方向和长远需求;

  2)具有承担国家重大科研课题、重点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的经历;

  3)团队创新业绩突出,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4)团队组织结构合理、核心人员相对稳定;

  5)团队具有明确的创新目标和科研规划。

  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由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牵头组织单位择优限额推荐,科技部组织专家咨询论证,经公示无异议后批准支持。

  5、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原则上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牵头单位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园区;

  2)牵头单位应有丰富的科技资源、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的人才培养基础;

  3)牵头单位建立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开展国际化人才交流与合作培养;

  4)牵头单位建立了科教资源面向社会开放共享的机制;

  5)在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方面先行先试,能够发挥较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6)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由部门和地方择优限额推荐,科技部组织专家对基地建设方案进行论证,经推进计划部际协调小组批准后建设。

  四、支持措施

  1、落实和制定配套政策。加大现有人才政策落实力度,结合《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xx-20__年)》的实施,研究制定《关于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根据推进计划各项任务的具体情况,在科研管理、人事制度、经费使用、考核评价、人员激励等方面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并先行先试、逐步完善。

  2、加强人才与项目、基地的有机结合。在国家科技计划实施和重点创新基地建设中,进一步突出对人才和团队的培养。改革科技计划管理办法,简化立项程序,对推进计划入选对象中已承担科研项目的,完成项目任务后优先给予滚动持续支持;未承担科研项目的.,可自主提出研究项目,符合国家科技计划要求的,按程序给予优先立项。具备条件的依托单位优先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创新基地。

  3、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统筹国家科技计划等相关经费的安排,调整投入结构,创新支持方式,加大对推进计划入选对象的支持力度。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设立中央财政专项经费,对科学家工作室等重点任务给予支持。加强专项经费监督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4、探索建立适应不同任务特点的具体支持措施。对科学家工作室采取“一事一议、按需支持”的方式,给予充分的经费保障,不参与竞争申请科研项目;首席科学家实行聘期制,赋予其充分的科研管理自主权,建立国际同行评议制度。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加大培养和支持力度,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落实期权、股权和企业年金等中长期激励措施,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加大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支持力度。鼓励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加强体制机制改革与政策创新,大胆探索,先行先试。

  5、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推进计划入选对象所在单位、园区、地方和部门要集成各方资源,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及时总结推广在推进计划实施过程中创造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加强对优秀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宣传报道,为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组织实施

  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指导下,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做好推进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

  1、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成立由科技部牵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参加的推进计划实施工作部际协调小组,研究协商重大问题。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科技部。

  2、建立专家咨询机制。择优遴选一批国内外科技、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高水平专家作为推进计划咨询专家,完善咨询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在推进计划组织实施中的决策咨询作用。

  3、建立绩效评估机制。根据推进计划的实施进度和目标要求,实施定期的报告制度和评估制度,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建立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办法,加强对推进计划入选对象的跟踪管理和评估考核,不断完善实施工作,提高推进计划实施效果。

有关人才培养计划 篇2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了尽快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教育部、中组部、财政部共同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江苏省积极启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试点项目,并已通过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评审、同意备案。

  经镇江市教育局推荐、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我校被确定为“江苏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基地”,并与清华大学等单位合作,共同举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同时,我校被镇江市教育局确认为热点高中“自主招生学校”。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遵循“三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有利于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中小学教育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拔尖创新人才。

  (二)遵循“三个坚持”的原则。坚持积极推进、稳妥操作的原则,坚持评价方法多元化和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力求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开班计划

  3个班,120人左右。

  三、推荐与报名

  (一)报名条件

  20xx年入学,具有阳丹市学籍的初中学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文化成绩优秀,在开拓创新方面有特长;身体健康。

  (二)报名程序

  1、个人申请:填写《省丹中第三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选拔报名表》,表格请从省丹中网站下载。

  2、学校推荐:由所在学校依照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初审,按分配参加考试的人数推荐参加选拔的学生,名单由所在校公示不少于三日。

  3、资格审查:由所在学校统一到我校办理报名手续。报名时应带“选拔报名表”、“学校报名汇总表”、考生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获奖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我校根据有关规定进行资格审查,合格者发给参选资格证。

  4、报名、考核费用:150元/生

  四、考核办法

  (一)笔试

  7:30―9:30数学(160分)

  10:00―11:30理综(100分,含物理、生物、信息等方面的内容)

  13:30―15:30语文(120分)

  16:00―17:40文综(120分,含英语、政治、历史、地理、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二)面试对象的确定

  1、根据笔试成绩,按分配指标数1:1的比例,划定各校的面试分数线,从高到低确定面试对象。笔试总分相同,以数学、语文两科成绩之和排序;数学、语文两科成绩之和相同,以数学成绩排序;若数学成绩仍相同,则均确定为面试对象。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