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班的工作计划范文(精选34篇)
三、工作目标:
1、加强班级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合理安排一日活动,深入开展游戏活动。
3、扎实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4、深入开展家园活动,达到家园同步教育。
5、贯彻落实安全措施,保证幼儿健康成长。
四、具体措施:
(一)加强班级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强化一日管理,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树立独立意识。
2、根据园本特色总计划,结合年级组各班的'实际,选择适合本班幼儿的特色活动,展现班级风采。
3、随时发现问题、随时研究、分析、解决,制定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主题活动计划。
4、根据主题布置环境,及时更换环境创设,各班突出本班的环境特色,做到同一主题,不同创设。
(二)合理安排一日活动,深入开展游戏活动。
1、继续以“游戏化的一日生活”为切入口,在带班中积极创设游戏化的情景,合理安排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减少时间的隐性浪费。
2、鼓励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研讨的结果不断完善区域材料,要求教师认真观察反思,加强区域的指导,并能够反思问题与不足,以科研促教研。
3、与社区携手,扩展幼儿环境教育的空间。带孩子走进自然。我们将安排幼儿找秋天,引导他们探索大自然。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交往,带孩子走出幼儿园,走进社会。
(三)扎实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1、教研活动必须“研”为主,人人参与,并给每位教师有一次研讨的机会,研讨内容注重实效,注意抓典型事例(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核心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并提前布置寻找资料学习相关理论,并进行问题的思考和总结。
2、开展班与班之间互相听课、评课活动,通过学习、观摩、研讨、反思等活动形式,提高我年级组教师专业水平和教育活动质量,提高活动成效及教师的自我反思和教育评价能力。
(四)深入开展家园活动,达到家园同步教育。
1、多渠道开展家园联系活动,保证家园联系的畅通。
2、虚心接受家长的建议,满足家长的要求,本着“家长的满意是我们的目标”,将家长工作更加深入、细致。
3、本着公平、务实的态度及时客观的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情况,请家长给予配合支持,帮助孩子良好健康地成长。
(五)贯彻落实安全措施,保证幼儿健康成长
1、幼儿的安全是我们工作的重点,要把保证幼儿的安全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安全知识,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年级组的教师除了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还要加强本班幼儿的常规管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及时督促,安心带班,尽可能避免各类意外的发生。
2、扎实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通过家长橱窗、校信通、家长问卷等形式宣传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措施,家园共同防范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
五、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稳定新生情绪,建立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
2、制定年级组及班级各类计划
3、充实、更新班级活动区域。
4、编排出小班组负责的晨间操。
5、第二周开始进行教学活动。
十月份:
1、一课多研活动
2、班级环境创设评比和区域活动观摩。
3、“我爱爷爷奶奶”重阳节主题活动。
4、优质教育活动观摩研究。
5、教师活动展示。
十一月份:
1、走进秋天系列活动。
2、课题结题活动准备。
3、准备冬季运动会相关准备。
十二月份:
1、开展冬季主题教育。
2、各班迎元旦环境创设观摩。
3、迎新年幼儿才艺展示。
4、家长会交流幼儿一学期的成长与进步。
一月份:
1、教科研成果汇报交流。
2、做好终结性幼儿评估发展工作。
3、主题活动打包整理,资料整理归档。
4、做好期末各项结束工作。(放假及收假的通知)
幼儿小班的工作计划范文 篇33
一、区域设置,适合幼儿
根据幼儿健康、社会性、认知、语言、艺术等方面发展的需要,站在幼儿的角度,从孩子的心理出发,为孩子创设了科学探索区、美工区、娃娃家、点心店、阅读区、音乐表演区等不同形式的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动手、动脑、并且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活动的场所和施展才能的机会。本着合理布局便于流动的原则,根据
活动室的特点,将阅读区、点心店、娃娃家等区域设为固定区,其余设为活动区。
二 有计划地投放材料
创设活动区要有一定的计划性,要根据近期的教育目标和孩子发展水平有意识地选择和投放一些材料。
有计划、有目的投放材料是区域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活动的工具,材料投放的是否得当,对幼儿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最近教育目标及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投放材料。不要把材料一下子投入进去,应分期分批的不断更新,由易到难,不断吸引孩子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使他们有新鲜感。
三、区域活动的总目标
创设一个幼儿喜欢的、自由的、开放的环境,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活动,培养幼儿积极主动、活泼开朗的个性,促使幼儿乐意和他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
四、各活动区域分目标
1、美工区:喜欢参加美工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演。
2、科学探索区:乐意用多种感知周围的物品、现象,了解物品的颜色、大小、形状、数量、方位等明显特征,尝试简单的比较、分类,喜欢操作、摆弄,尝试提问和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
3、表演区:喜欢用身体动作来表达自己想法和各种思想,做有规律的动作,能用声音、动作自由、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娃娃家:喜欢和同伴一起做游戏,学会分享、等待与轮流,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处的快乐,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动规则。
5、阅读区:喜欢看图书,并愿意把看到的内容讲给小朋友听,在讲讲看看中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丰富词汇。
6、点心店:通过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结累,特别是吃点心的事例,模仿点心店师傅的工作。大胆地制作,热情的招呼,锻炼幼儿开朗的性格和体验游戏的快乐。
五、区域之间的联系
加强区域间的配合,渗透,相互促进。不同区域虽然是相对独立的,但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联系起来,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使幼儿保持活动的兴趣。比如引导幼儿在美工区印小鱼等送到娃娃家,制作花环送到表演角。幼儿对这些活动会很感兴趣,在做做玩玩中能轻松地得到了相应的知识。
六、活动开展内容暂定
第一到三周为准备阶段,第四周起为幼儿自主开展游戏活动
1) 美工区:苹果、香蕉、印章画(萝卜)、手指画、毛笔画、小汽车、小房子、轮船。
2) 科学探索区:盐不见了、平衡(天平)、往瓶中灌水、泡黃豆、声音振动、沉浮。
3) 表演区:节奏练习、小鱼游、小花舞、小鸟飞、小鸭舞、小孔雀、创编。
4) 娃娃家:我和爸爸妈妈是一家、招待客人、爸爸妈妈去上班。
5) 阅读区:我喜欢看图书、看地图找家、我叫、我给你讲故事。
6) 点心店:饼干、汤圆、馒头、水饺、包子、蛋糕。
七、加强指导,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
在区域活动中要重视讲评,以讲评推动活动的深化。小班幼儿评价能力差,开始可先组织幼儿说说:你今天玩了什么?和谁一块玩?以后逐步引导幼儿说说:你是怎样玩的?谁玩得好?为什么?让幼儿在讲评中把自己的经验感受与同伴分享,体验成功的快乐,发展口语表达能力。而教师的讲评则以表扬、鼓励为主,推广幼儿的成功经验,把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告诉大家,提出新的游戏要求和规则,使幼儿在愉快、自信的感觉中结束,并激发 幼儿下一次继续活动的愿望。
八、活动时间:
周一、周三、周五 上午10:00――10:40
周二、周四 下午15:45――16:25
幼儿小班的工作计划范文 篇34
一、教育活动
1、在大大小小主体中和亲密的爸爸比大小,将喜欢的动物比大小,世界上食物的大小是一种相对的概念,是通过比较得出来的。